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柱微创技术是指通过一些特定的操作器械及辅助仪器,对脊柱疾病进行治疗的微创技术和方法。患者术后创口小,降低感染率,而且对周围组织损伤最小化,恢复快,降低功能损失,因此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同时能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的微创技术主要有经皮穿刺脊柱外科技术、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脊柱显微外科技术、导航系统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及联合治疗的脊柱微创技术。此外,脊柱微创技术还体现在针刀技术治疗脊柱慢性疾患方面。

  • 标签: 微创技术 脊柱外科 技术发展
  • 简介:膜过滤法是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收录的一种微生物检验方法,本方法最早被应用于去除药品中某些成分抑菌作用。随着相关技术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膜过滤法微生物检验技术开始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发挥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膜过滤法微生物检验技术基本原理与优势的基础之上,以牙膏膏体色素原料中的微生物检验为例,对比分析常规检验方法与膜过滤法在微生物检验方面的应用价值,望能够引起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膜过滤法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不断涌现,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超微型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医学实现结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科,即纳米生物医学。本文主要对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粗浅的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医学诊断、药物治疗、疾病预防三方面的应用,希望为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摘要柠檬酸作为有机酸的一种,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妆等行业备受喜爱和应用,且其因为具有较为良好的物化性能,因此,在作为酸化剂运用到动物饲料配比中,可以对动物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本文主要结合了一些实际试验的权威数据,对其在生长、增产、消化、抑菌以及免疫方面起到的具体作用进行实际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柠檬酸 动物 生物学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所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观察分析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反馈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在全身经过辐射照射的事故中,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是最适合利用生物剂量系统的。对于局部照射事故中,为让计量分布资料能够更加详细,皮肤呈纤维细胞以及毛发染色体畸变,对毛发预定有较大的优越性。并且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细胞仪以及毛囊染色技术等免疫化学方法,是可以到广泛应用的。

  • 标签: 辐射事故 生物剂量学 现况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的微生物检验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妇科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分别使用培养法和凝集法对为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培养法与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得到的结果基本相似,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能够方便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感染状态,培养法与凝集法的使用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以使用凝集法进行初步筛查,而后利用培养法进一步确诊,全面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妇科炎症感染 微生物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验证将生物指示剂放入使用胶塞密封的玻璃试管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装置的可行性。方法: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检测玻璃试管胶塞装置内生物指示剂内的芽孢等是否被完全杀灭,同时监测整个灭菌过程中玻璃试管内的温度。结果: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下,经过合格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后,部分菌片上的芽孢未被杀灭。结论:玻璃试管胶塞结构作为生物监测装置存在缺陷,出现假阳性的概率较高,使用此装置做出的生物监测结果不能证明灭菌过程是否合格。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试管 胶塞 生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临床治疗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标本培养出菌株143株,并对菌株展开微生物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3株菌株中,检出革兰阴性菌81株,构成比为56.64%,其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检出革兰阳性菌34株,构成比为23.78%,多为粪肠球菌;检出假丝酵母菌28株,构成比为19.58%,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发现,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舒巴坦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鸟肠球菌对舒巴坦、亚胺培南、阿莫西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头孢呋辛、青霉素G、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原菌有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应依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避免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