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近期有一个“金鸡独立测中风风险”的帖子在网上十分流行,大意是说,如果单站立撑不到20秒钟,就预示着这个人有可能会中风。那事实又怎样呢?在小中风的各种前兆中,的确有身体“失去平衡力”这一项,但不能说平衡性不好的人就一定是潜在的小中风患者,因为平衡性出现问题有很多原因。比如缺乏维生素B12、低血钾、帕金森病等。所以,平衡性不好仅仅是小中风发作的前兆之一,不能以此作为判断是否会中风的依据。

  • 标签: 中风 维生素B12 平衡性 帕金森病 平衡力
  • 简介:摘要目的就整体干预治愈29年巨大橡皮的个案报告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1月收治的1例巨大橡皮患者,对其采取整体干预治疗。结果该例患者手术相当顺利,22天出院。切除标本重达15KG,活动受限明显改善。出院后1周进行门门诊随访,切口愈合佳,但切口周围轻度肿胀,局部无瘢痕形成;患者能够自主活动。以后按出院后的第136个月门诊随访。结论正确的术前评估、安全有效的手术是改善患者功能的基本保证,但是长期的术后管理是控制病情反复的手段。

  • 标签: 整体干预 治愈 巨大橡皮腿 个案报告
  • 简介:本文通过对温病的重新认识,认为温病病机是上热下寒、本虚标实,进而找到与伤寒论176的契合点,提出了对176的新认识,认为白虎汤证确实'表有热,里有寒'。

  • 标签: 温病 金不足 木太过 表有热 里有寒 本虚标实
  • 简介:历代研究者对《伤寒论》第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 标签: 《伤寒论》 148条
  • 简介:下肢慢性溃疡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臁疮"范畴,多为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外伤感染引起,因其易溃、难敛、难愈,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少数尚有癌变可能等特点,成为临床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我们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复方溃疡宁纱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5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及病房,均符合下肢慢性溃疡的诊断标准[1]。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58~76岁,平均65.5岁,病程平均(40.5±3.4)天,

  • 标签: 慢性溃疡/中医药疗法 @复方溃疡宁
  • 简介:《伤寒论》第7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发于阳”和“发于阴”历代注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看法:第一,辨外感病阴证阳证的总纲;第二,发于阳是发于太阳,发于阴是发于少阴;第,发于阳是发于阳经,发于阴是发于阴经;第四,发于阳是风伤卫阳,发于阴是寒伤荣阴。

  • 标签: 发于阳 发于阴 伤寒 中风
  • 简介:杨栗山是清代著名医家,所著《伤寒温疫辨》,融合百家之长,辨明伤寒温疫,创立升降散名方,在中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读《伤寒温疫辨》,不仅要学习先贤运用升降散及其变方的临床经验,还要领会杨栗山传承创新的精神,发皇古义,创新学术,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杨栗山 伤寒温疫条辨 升降散 方剂 瘟疫
  • 简介:一位在机关工作的女士向我说,你知道我买了多少本《养生记》吗,20多本!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两遍,好就好在真实,可信,在保健品失去公众信任的今天,这很难能可贵。我把这本书送给亲戚、朋友、同事和领导,钱虽不多,他们都很喜欢。养生保健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人人都关心,许多人都希望能同你交流,你应当多和读者沟通,并继续写下去。

  • 标签: 养生保健 读者沟通 作者 机关工作 公众信任 保健品
  • 简介:级查房是医院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目的在于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思想、生活情况,进一步明确诊断,制订合理治疗方案和观察治疗效果,并可通过这个过程,对经管医师的水平和工作情况进行了解.落实级医师检诊制度,全面控制医疗质量,是培养和发现人才的过程,更是体现病历质量和医疗安全监控的过程.

  • 标签: 三级查房 诊断 合理治疗 三级医师 医院质量管理 病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