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护生综合能力考评新方法,优化考核程序。方法护士长和科室总带教老师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2012~2013届我科的23名护生组织床边考核,考核程序包括汇报病史、系统评估、执行1项操作、开展健康教育、应急处理、回答相关提问、总结点评、评分等环节。结果护生认为床边考核模式对提高护理评估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自信心有很大帮助,并能巩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床边考核模式反映很好的19名,占8261%;较好的4名占1739%。带教老师认为床边考核模式对提高带教老师自身业务水平,360°评估新护生综合能力,指导今后带教计划制定有较大意义,对床边考核模式反映很好的占84%,较好的占16%。结论“床边综合技能考核”法一方面起到巩固护生理论知识,提高护理评估、实际操作、交流沟通、独立思考、沉着应对各种意外情形的综合能力,对她们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促使考核小组成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便于全面评估各级护士的综合能力,指导制定培训、带教计划等。

  • 标签: 床边综合考核 实习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用于母婴同室病区护理的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130名母婴同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开始时间、泌乳量充足时间及母乳喂养率。采用科室自制问卷,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估,调查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泌乳开始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时间分别为(21.30±10.25)h和(43.12±10.56)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1.54%(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危重护理、病房环境、健康教育等临床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12±1.25)分,高于对照组的(85.12±2.03)分(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母婴同室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母婴同室 病区管理 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护理工作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产科收治的82例分娩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产科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和对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经过对所选产妇调查显示,研究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各项护理技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取得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母婴护理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不仅注重医疗质量,也十分关注服务态度,环境设施等。而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逐渐成为现代产科护理的核心内容。现就我国产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母婴护理 产科 床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母婴同室新生儿 120 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60 例),研究组施行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家属投诉例数 3 例,投诉率 5% ,对照组家属投诉例数 12 例,投诉率 20% ( P < 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6.6% ,对照组满意度 81.6% ,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对于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减少投诉率,使其护理满意度全面提升。

  • 标签: 共同参与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产科78例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9例,常规组实施产科传统护理,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以及对各项护理工作掌握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并且其对各项婴儿各项护理操作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对婴儿的护理操作能力。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产科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床边康复仪器对偏瘫患者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为该疾病的临床恢复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偏瘫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方式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床边康复仪器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康复训练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血细胞比容及全血比黏度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应的临床康复之后在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血细胞比容、全血比黏度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康复仪器对偏瘫患者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显著的降低血细胞比容以及全血比黏度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床边康复仪 偏瘫 功能锻炼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 130 例新生儿,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均 65 例,观察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 对新生儿进行体温变化比较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 98.4% ,较高于对照组 89.2% ,差异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母乳喂养初始时间,持续时间,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新生儿护理过程,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护理,可以提升母婴喂养的成功率,保证母婴生命安全。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