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肿瘤、AIDS等免疫缺陷患者不断增多,广谱抗生素常规应用于危重病人及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大量使用,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酵母菌感染也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现象又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 标签: 纸片法 微量稀释法
  • 简介:“人上了岁数。身高会降低.总会有些驼背;岁数大的人易骨折.而且不容易好。”这些现象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了,但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种被人忽视的疾病一骨质疏松。

  • 标签: 骨密度 体检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采血用于改良式急性等容稀释自体输血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将术中可能失血超过500ml且具有急性等容稀释自体输血适应症的手术患者180例,男96例,女84例,年龄20~70(52±7.8)岁,体重50~81(62±11.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I组经左或右侧肘正中静脉采血,II组经左或右侧颈内静脉采血,III组经左或右侧桡动脉采血,I组为对照组,II组和III组为观察组。每组在采血前经静脉输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500ml后,再采自体血500ml,并在室温下保存,在手术结束前或采血4h内回输给患者。分别观察三组的患者在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采血即刻(T1)、采血开始5min(T2)、采血开始10min(T3)、采血15min(T4)、采血20min(T5)以及采血开始30min时MAP、HR、SpO2以及BIS(脑电双频指数);观察三组采血前和采血后CVP之值;记录三种方法采血所需的时间。测定三种采血方法在采血前和采血结束时Hb的含量。观察各组在采血、输血后24小时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手术种类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在T0时点各组间比较MAP、HR及BIS之值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组内比较在T0时点的MAP、HR及BIS之值明显高于其它各时点之值(P<0.05)。三组组间和各组内的SpO2之值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三组在采血前和采血后Hb、CVP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III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I组和II组(P<0.05);II组采血时间明显短于I组(P<0.05)。I组有1例患者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升高,3天恢复正常,三组其余患者未见输血其它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采血用于改良式自体输血的方法安全、可靠,采血时间短,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等容稀释自体输血 采血方法 桡动脉 血液保护
  • 简介:摘要本文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微血管密度检测方法及标志物选择、微血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其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综述,对其指导临床判断不同肿瘤类型生长、浸润及转移程度所存在的差异做一简要评述,为后续通过开展微血管密度的深入研究以完善临床预测、治疗肿瘤,准确判断其预后的方法提供指导。

  • 标签: 恶性肿瘤 微血管密度 临床病理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 DN) 患者血清甲 状旁腺激素( PTH) 及骨密度( BMD) 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7年1月 至2018年3月 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 依据DN诊断标准分为A组( 终末期DN) 16例、 B组( 临床DN) 23例、 C组( 亚临床DN) 30例、 D组( 无DN) 27例, 同时选取25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 测定其血清PTH与BMD, 比较结果。 结果 A、 B组血清PTH明显高于对照组, A组高于B组, C、 D组低于对照组; 血磷值仅A组高于对照组, 血钙值均低于对照组; 糖尿病患者不同骨骼部位BMD均低于对照组, A组最低, 依次为B、 C、D组。 结论 血清PTH与BMD的测定对于DN的诊断具有提示作用, 并可以 反映DN肾功能损害情况。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骨密度 血磷 血钙
  • 简介:目的研究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骨密度的疗效.方法:1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60例.对照组每天口服维D钙咀嚼片1次,每次2片.治疗组除服维D钙咀嚼片外,加服阿法骨化醇,每次0.5μg,每日1次,服用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腰椎L2-L4侧位以及左股骨颈骨密度测量.结果:治疗组患者L2-L4椎骨及股骨颈的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骨密度,能预防骨质疏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钙剂 阿法骨化醇 老年 子宫内膜癌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