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虚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全面检索近年来已发表的针灸治疗虚眩晕的中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虚眩晕的随机(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1427例患者纳入本试验,根据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普遍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虚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RR=2.69,95%CI(1.46,4.95),P=0.002],针刺配合中药优于单纯西药[RR=1.12,95%CI(1.07,1.18),P

  • 标签: [] 针灸疗法 虚证 眩晕 Meta分析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候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内(2018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91例,用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其中医体质,且依据王琦分型法对其体质进行分析诊断,从中剖析体质与候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各种病理体质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瘀血质,而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等为其次;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候特点为心阴亏虚、痰阻心脉及心血瘀阻等。瘀血质与心阳亏虚、痰阻心脉、心血瘀阻之间明显相关,气虚质相关于心阳亏虚、心气亏虚、心阴亏虚,痰湿质相关于心阳亏虚、痰阻心脉,阳虚质相关于心阳亏虚、心气亏虚、寒滞心脉,阴虚质相关于心气亏虚、心阴亏虚。气郁质相关于气滞心脉。结论 冠心病患者较常见的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气虚质、瘀血质,且其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于中医候。

  • 标签: 冠心病 中医体质 证候
  • 作者: 汪奇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中心卫生院,重庆万州404199
  • 简介:目的:研究膝痹汤治疗肝肾亏虚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84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21年3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肾亏虚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膝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肾亏虚膝骨关节炎患者通过膝痹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膝痹汤;肝肾亏虚证;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痔疮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中运用参芪槐榆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04例痔疮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20年4月-2021年2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进行组别的划分,实验组与参照组均包含患者51例。实验组患者运用参芪槐榆汤治疗,参照组患者运用槐榆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经分组比较研究后发现,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比较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示之为P

  • 标签: 参芪槐榆汤 痔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住院患者的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的患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50例,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症状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护理舒适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中医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 护理效果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冠脉血运重建后胸痛(心绞痛)心血瘀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8年11月-2021年9月,在我院中选取44例冠脉血运重建后胸痛患者,将其按照试验目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进行医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与统计。结果:比较中医症候疗效,结果发现研究组为95.45%,对照组为72.72%;比较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发现研究组为90.91%,对照组为68.18%,差异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冠脉血运重建 胸痛 心绞痛 心血瘀阻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对中医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段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每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加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治疗,比较对两组患者中医候积分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中医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注射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疾病症状、恢复患肢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子午流注纳子法 穴位注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症候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