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甘草为我国常用药材,其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大孔树脂在分离纯化甘草皂苷类成分、甘草黄酮类成分及甘草多糖应用,并提出相关研究建议:加强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除甘草酸以外甘草活性成分研究;不同类活性成分通过一个大孔树脂柱完成分离;大孔树脂法与其他分离纯化方法联用方面的研究;建立相关树脂分离纯化工艺模型,进而指导工业化生产.

  • 标签: 甘草 活性成分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 简介:目的:为浮萍质量标准建立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不同产地浮萍无机元素含量,用聚类分析法对其所含元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同产地浮萍中含有19~23种无机元素,其中B,Co,Cr,Cu,Fe,Mn,Mo,Ni,Zn9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P,K,Mg和Na等5种为人体必需宏量元素.结论:多种元素与浮萍药理活性存在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浮萍对有毒重金属元素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具有一定发展前景.

  • 标签: 浮萍 无机元素 产地 分析评价 综合利用
  • 简介: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芪和黄芪药材进行鉴别和定量分析,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柱为TC-C18(2)柱(250mm×4.6mm,5μm),TC-C18保护柱(1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8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15批红芪样品芒柄花素质量分数均高于毛蕊异黄酮,其中芒柄花素质量分数在77.51~424.94μg·g-1,毛蕊异黄酮质量分数在2.27~26.13μg·g-1;而7批黄芪芒柄花素质量分数均低于毛蕊异黄酮,其中芒柄花素质量分数在4.84~29.94μg·g-1,毛蕊异黄酮质量分数在12.95~62.98μg·g-1.结论: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相对质量分数可作为红芪与黄芪定性鉴别和质量评价主要特征之一.

  • 标签: 红芪 黄芪 毛蕊异黄酮 芒柄花素 HPLC
  • 简介:我国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成药出口额为2.6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84%,中成药出口基本上与2012年持平.通过对2013年成药出口情况分析,中成药出口贸易可以看作是中药国际化进程风向标.

  • 标签: 中成药 出口 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清咳平喘颗粒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polloC18(250mm×4.6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5∶9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0.0518~0.51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4.5%;RSD=0.64%(n=6);盐酸伪麻黄碱线性范围0.01958~0.1958μg,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0.6%;RSD=0.95%(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分离度与稳定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该药品质量方法.

  • 标签: 清咳平喘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畲药地稔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影响,确定地稔最佳干燥温度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畲药地稔没食子酸、槲皮素含量随干燥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以室内阴干效果为最好.5月份初采收地稔两成分总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是影响地稔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重要因素.以两成分含量为指标,最佳采收时间在5月初,花未开时.

  • 标签: 地稔 没食子酸 槲皮素 干燥温度 采收时间
  • 简介:目的:从中枢神经系统角度探讨了桃红四物汤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及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五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影响,为桃红四物汤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mg/kg/d)和缩宫素(1ml/kg)复制大鼠痛经模型,冰水浴及注射肾上腺素(0.8ml/kg)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脑组织5-HT、β-EP和NA含量。结果:在大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血浆5-HT含量模型组(332±22ng/ml)高于空白组(130±1ng/ml)(P〈0.05)。给药后0.918g生药/kg剂量组降为190±15ng/ml,4.59g生药/kg剂量组降低为181±5ng/ml(P〈0.05),但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脑组织5-HT含量模型组低于空白组,给药后略有增高,但不显著。血浆β-EP含量模型组(4.63±0.33ng/ml)高于空白组(2.66±0.61ng/ml)(P〈0.01),给药后0.918g生药/kg剂量组降为2.20±0.67ng/ml,有非常显著性异(P〈0.01),4.59g生药/kg剂量组具有下降趋势;脑组织β-EP含量模型组(0.21±0.02ng/ml)低于空白组(0.33±0.05ng/ml)(P〈0.05),给药后0.918g生药/kg剂量组略有升高,4.59g生药/kg剂量组反而略有降低。血浆NA含量模型组(58.31±6.81ng/ml)高于空白组(25.44±9.70ng/ml)(P〈0.05),给药后0.918g生药/kg剂量组降为33.34±7.69ng/ml(P〈0.01),4.59g生药/kg剂量组降低为34.54±4.90ng/ml(P〈0.01),但各剂量组间差异不显著;在脑组织模型组NA含量略有降低,给药后反而下降。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浆和脑组织,5-HT含量模型组低于空白组,给药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血浆β-EP含量模型组略有增高,给药后含量增加;脑组织β-EP含量模型组下降,给药后变化不大。血浆NA含量模型组略有升高,给药后略有降低;在脑

  • 标签: 桃红四物汤 痛经 血瘀 神经递质
  • 简介:目的:研究人肠内细菌对牛蒡苷48h转化和转化酶性质。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混合菌液与牛蒡苷在37℃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分离转化产物;根据核磁共振波谱鉴定转化产物结构;采用超声破碎方法,提取人肠内细菌总酶。结果:牛蒡苷在48h内可被人肠内细菌转化为牛蒡苷元和牛蒡苷元脱甲基化产物;转化酶可能为组成酶和诱导酶。结论:牛蒡苷在48h时主要转化产物为牛蒡苷元和脱甲基化产物。

  • 标签: 牛蒡苷 人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 简介: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是广西民间长期使用茶、糖、药三位一体甜味植物,具有茶文化特征.民间饮用经验证明,甜茶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止咳、利咽功效.甜茶含有黄酮类、二萜及其苷类、多酚类、鞣质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甜茶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防龋齿、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且安全无毒.笔者还对甜茶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甜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甜茶 别样茶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 简介:目的:探索阜康阿魏植物内生真菌组成及分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应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对阜康阿魏不同生长期、不同部位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形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通过分离频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系统发育树等分析阜康阿魏内生真菌组成、分布及多样性.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59株,分别归属于20个分类单元,其中,Pleosporalessp.,短枝霉属和叶点霉属为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11.86%、8.47%和8.47%.阜康阿魏1~2年根多样性指数最大,达到1.48.结论:阜康阿魏在不同生长期及不同部位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差异,具有一定年份及组织专一性.

  • 标签: 阜康阿魏 内生真菌 组成 分布
  • 简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茶饮系统整理和研究,从生物演化、传统应用以及现代研究等角度来探索茶饮(特别是别样茶)对防治慢性疾患理论依据.氧化应激是导致人类衰老、产生慢性疾患主要因素,而茶饮普遍含有较高多酚化合物则可抵抗或减轻这种氧化应激反应.这已在茶、水果或蔬菜研究得到了验证.在实践,某种特定茶饮往往会对某种或某几种慢性疾患产生较好预防甚至治疗作用,而对某些其他疾患作用不明显甚至有反作用.今后研究应探索这方面存在规律性.

  • 标签: 茶饮 别样茶 慢性疾患 氧化应激 理论依据
  • 简介:目的:研究太白贝母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实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实验、小鼠气管段酚红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升高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结果: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起效剂量分别为4g/kg和0.32g/kg,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有效剂量范围分别为4g/kg~20g/kg和0.32g/kg~1.6g/kg。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能明显抑制氨水所致小鼠咳嗽,能明显延长枸橼酸致豚鼠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升高,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取有明显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其效果与川贝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太白贝母 川贝母 止咳 祛痰 抗炎
  • 简介:中药科技服务贸易是一种新型以提供智力和高技术服务为特点服务贸易。本文对中药科技服务贸易主要内容、发展中药科技服务贸易目的及意义、面临机遇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需要采取措施。

  • 标签: 中药 科技服务贸易 科研服务外包
  • 简介:目的:比较六种代料栽培配方栽培茯苓前后土壤活性变化,探讨影响茯苓生长土壤活性因素,指导代料配方改良。提高代料栽培茯苓产量和质量。方法:以传统松木栽培茯苓为对照,选择土壤含水量、pH、有机物、多种酶和微生物等土壤活性指标,采用现代分析方法,测定六种代料栽培茯苓前后土壤活性变化。结果:代料配方与传统松木栽培茯苓前后各项土壤活性指标均发生变化;加权综合分析表明,代料配方E试验组与传统松木对照组G土壤活性变化较接近。结论:为优选代料配方及其改善栽培茯苓土壤环境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茯苓 种植 代料栽培 土壤环境
  • 简介:目的:建立党参ISSR-PCR反应体系,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党参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序.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党参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ISSR-PCR反应体系MgCl2、dNTPs、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模板DNA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影响.结果:建立了重复性好,分辨率高ISSR-PCR反应体系,即在25μL反应体系,含有10×PCRBuffer缓冲液2.5μL,MgCl22.0mmol·L-1,dNTPs0.5mmol·L-1,引物0.4μmol·L-1,TaqDNA聚合酶1.0U,模板DNA为30ng;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然后94℃变性30s,51.7℃退火1min,72℃延伸1.5min,共计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在72℃延伸7min,4℃保存.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党参ISSR-PCR反应体系,为应用ISSR技术鉴定党参种质资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党参 ISSR-PCR 反应体系 优化
  • 简介:目的:探讨甘草干姜汤对肺纤维化信号转导通路影响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甘草干姜汤0.5g/kg、1g/kg和2g/kg剂量组。采用博莱霉素气管注入法,制备肺纤维化模型,于实验第28天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活性氧、谷胱甘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羟脯氨酸含量,采用免疫组化实验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SIRT1和TGF-β1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g/kg和2g/kg甘草干姜汤作用28天后能够显著提高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活性氧、丙二醛和羟脯氨酸含量,同时,显著下调TGF-β1、Smad3、α-SMA、ColⅠ和SIRT1蛋白表达并上调Smad7蛋白表达。结论:甘草干姜汤能够减轻博莱霉素导致大鼠肺纤维化程度,并通过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和调控SIRT1和TGF-β1发挥作用。

  • 标签: 甘草干姜汤 肺纤维化 活性氧 TGF-Β1 SIRT1
  • 简介:目的:研究并建立穿山龙提取物纯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和薯蓣皂苷综合评价为指标,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穿山龙提取物.结果:以生药质量浓度为1g·mL-1上柱液,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依次用4BV水,体积流量为1BV·h-1,5BV65%乙醇,体积流量为2BV·h-1洗脱,并收集65%乙醇洗脱流分,减压干燥,分离转移率平均分别为84.8%、84.2%.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能较好地纯化穿山龙提取物.

  • 标签: 穿山龙提取物 总皂苷 薯蓣皂苷 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 简介:对影响紫锥菊植株内有效成分含量因素如生长环境、栽培措施、植株器官与组织差异、生长发育时期和干燥加工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对其栽培及加工技术提出了建议.认为生长环境和紫锥菊不同部位都会造成有效成分含量较大差异,不恰当干燥方式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

  • 标签: 紫锥菊 有效成分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牛大力水提物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诱发小鼠耳肿胀实验、腹腔注射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和大鼠棉球肉芽实验观察牛大力水提物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刺激法观察牛大力水提物镇痛作用.结果:牛大力水提物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醋酸所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和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痛阈值.结论:牛大力水提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对热和化学刺激引起疼痛反应有明显镇痛作用.

  • 标签: 牛大力 水提取物 抗炎作用 镇痛作用
  • 简介:对全国太子参药材资源调研基础上,分析太子参资源从北向南五大栽培产区种植状况变迁趋势,并对其商品药材现状和质量评价进行探讨.分析了太子参药材在栽培选址、质量评价标准及规范栽培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在产地适宜性区划、化学成分与指纹图谱评价以及合理施肥、采收加工等栽培管理建议,为全国太子参资源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太子参 资源现状 质量评价 生产布局 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