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附子炮制品对四逆汤药效、毒性成分控制及药效学的影响,揭示国家药品标准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科学性。方法:取生附片、淡附片、白附片、黑顺片、炮附片分别制备成四逆汤1、2、3、4、5,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甘草酸、甘草苷和6-姜辣素的含量;采用小鼠急性抗脑缺氧模型,以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为药效指标,对比不同四逆汤的药效学差异。结果: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4〉四逆汤2〉四逆汤1〉四逆汤5〉四逆汤3;双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3〉四逆汤4〉四逆汤2;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总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2;6-姜辣素的含量排列顺序为四逆汤1〉四逆汤4〉四逆汤3〉四逆汤5〉四逆汤2;且不同附子炮制品制备的四逆汤中,只有四逆汤2(淡附片)对喘气次数和喘息时间的影响均具有显著差异,有明显的脑缺氧保护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初步揭示了《中国药典》2015年版明确规定四逆汤方中使用淡附片炮制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四逆汤 不同附子炮制品 淡附片 药效 质效影响
  • 简介:本文采用正常小白鼠给药后,通过对NK活性、IL-2活性、Mφ活性、CIC含量、溶菌酶含量五项免疫指标的测定,分析黄芪在当归补血汤内的量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证实:当归补血汤内黄芪的用量既不可增,也不可减,而必须以“五倍黄芪归一份”的组方规律才是黄芪的最佳剂量。说明中医自古摸索与创导的宝贵经验沿用至今,确实是祖国医学的珍宝。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NK IL-2 CIC 溶菌酶
  • 简介:目的:建立虎杖药材的谱-整合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得到不同来源虎杖药材的谱-整合指纹图谱,从而综合评价虎杖药材的质量。结果:对19批药材的化学指纹图谱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指纹图谱分别进行了相似度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13个主要抗氧化成分的色谱峰面积和活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利用HPLC-ESI-MS鉴定了部分成分的化学结构。结论: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所建立的虎杖的谱.整合指纹图谱快速筛选虎杖药材中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这种综合评价方法更客观、有效地反映虎杖药材的质量。

  • 标签: 谱-效整合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虎杖 高效液相-电喷雾-质谱
  • 简介:因多数药物都有随着剂量加大作用增强,作用达峰值后,随着时间延长作用减弱。所以在一定条件下,药物的量关系和时效关系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表达。本文根据药物的量关系和时效关系,研究了党参水溶性部分抑制小鼠自主活动和灭炎灵对小鼠退热作用的量半衰期,药效半衰期(或半效期)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内的体存量,并依据体存量求其表观半衰期。结果表明,药物的上述三种半衰期都比较接近。其中以药效半衰期最长。

  • 标签: 半衰期 党参 灭炎灵
  • 简介:目的:对不同产地的6种沙棘籽油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折光仪法、比重瓶法、干燥法、热乙醇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产地沙棘籽油的折光指数、相对密度、水分及挥发物、酸值、碘值和脂肪酸组成。结果:6种沙棘籽油的折光指数在1.4270-1.4780、相对密度在0.7859-0.9267、水分及挥发物在0.042%-42.87%、酸价在7.560-23.495、碘值在114.05-180.69,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5种组成,6种沙棘籽油中除YS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87%以上,最高达89.13%。结论:不同产地沙棘籽油理化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只有3种样品5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本研究可为沙棘油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籽油 物理指标 化学指标 脂肪酸组分 检测分析
  • 简介:目的:优选人参多糖检测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对比几种检测人参多糖方法的结果,优选人参多糖检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人参最佳检测方法为苯酚-硫酸法;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每次提取1h,提取3次。结论:苯酚-硫酸法检测人参多糖含量准确性高,方法稳定可行;优选工艺操作简单,提取率高,稳定可行。

  • 标签: 多糖检测 人参多糖 水提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中药品质评价与分析检测中心是在其公司十几年中药科研积淀的基础上,于2014年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12月通过CNAS认可,是一家从事中药品质评价和相关质量分析检测的专业机构。检测中心承接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内部委托检测服务,同时承接外部客户委托检验服务。下设综合管理室、检测室,拥有管理及检验人员23人。

  • 标签: 品质评价 中药 检测 中国 检验服务 专业机构
  • 简介:目的:以苏铁叶为研究材料,开展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同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UV法检测的苏铁叶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定性检测显示,苏铁叶中含黄酮、二氢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提取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1.67%。结论:该工艺合理,重复性好,能有效提高苏铁叶总黄酮得率。

  • 标签: 苏铁叶 总黄酮 检测 工艺优化
  • 简介:目的:研究苔类植物石地钱中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大环双联苄类化合物。方法:在具有微管抑制活性的石地钱提取部分中,利用LC-DAD/MS/MS方法检测其中的大环双联苄,通过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和纯化此类化合物、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利用稳定表达EYFP—tubulin的HeLa细胞株考察其抑制微管活性。结果:LC—DAD/MS/MS检测到11个双联苄类化合物,经分离纯化得到其中8个并鉴定为:异地前素C(1)、片叶苔素C(2)、新地前素A(3)、地前素A(4)、异片叶苔素C(5)、片叶苔素B(6)、羽苔素E(7)和地前素C(8)。化合物4和8具有显著的抑制微管解聚活性。结论:化合物3—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并首次报道联苄类化合物具有微管抑制活性。

  • 标签: 石地钱 LC-DAD/MS/MS 双联苄 微管
  • 简介:目的:建立确定葡萄糖绝对构型的方法。方法:葡萄糖经衍生化引入对溴苯甲酰基发色团,从粗产物中分离出口型衍生物,再用配备圆二色(CD)检测器的手性高效液相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D型和L型葡萄糖的β型衍生物在手性高效液相上得到较好分离,通过β型衍生物的保留时间、色谱峰的方向(正峰或倒峰)以及在线扫描的圆二色谱图来确定葡萄糖的绝对构型。

  • 标签: 葡萄糖 绝对构型 圆二色检测器 手性高效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