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黄芩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选择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 分析其活性成分的结构信息。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并通过GeneCards和Open Targets数据库选择结直肠癌疾病相关靶点,并与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作为黄芩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靶点,导入 Cytoscape构建黄芩活性成分-结直肠癌疾病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根据拓扑分析筛选黄芩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药效成分与核心靶点。应用 DAVID(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数据库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GO生物学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黄芩108个活性成分通过调控67个结直肠癌相关的疾病靶点,产生了199对化合物-靶点关系,其中黄芩素、黄芩素发挥了中药作用,在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减少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发挥作用,干预IL-17、AGE/RAGE、PI3K/Akt、p38γMAPK等信号通路可对结直肠癌有治疗作用。结论 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素类等多成分,通过多种靶点、多条通路协同发挥抗结直肠癌的作用,PTGS2 PTGS1 AR SCN5A PRSS1 NOS2 OPP4 PIK3CG ADRB2 KCNH2等可能是其核心靶点,IL-17、AGE/RAGE、PI3K/Akt、p38γMAPK等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通路。

  • 标签: 结直肠癌 黄芩 活性成分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恶性淋巴瘤是否能通过调节免疫起到增效作用。方法:共入组符合纳入标准的恶性淋巴瘤患者30例,入组前抽取患者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相关指标,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予以浙贝芩连汤治疗,同时予CHOP化疗治疗。12周后再次抽取患者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项指标情况,根据治疗前后比较,对比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患者共30例,初治患者7例,临床有效100%,复发/进展患者共23例,临床有效率59.1%,临床获益率达91%。浙贝芩连汤辅助治疗前后Treg细胞变化情况发现,治疗前Foxp3比例为6.33±0.98,治疗后Foxp3比例为3.87±0.71,治疗前后Foxp3比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浙贝黄芩汤 增效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和柚皮,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简单、高效、准确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t-C18(250 mm × 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4︰86);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葛根素和柚皮达到基线分离,分别在3.192~159.6 mg·L ,2.568~128.4mg·L 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1%(RSD=2.7%),100.1%(RSD=1.9%)。结论: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保济丸中葛根素和柚皮的含量,为该药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HPLC 葛根素 柚皮苷
  • 简介:摘要目的三七总皂对胃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探讨三七总皂抗肿瘤作用的机理,为三七总皂作为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项目研究应用临床样本在体研究MMP-9/TIMP-3-MAPK是否是TSPN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通路。选择细胞模型进一步研究TSPN抗癌作用及分子机制。通过形态学检测、体外细胞培养、Transwell侵袭实验,随机计数10个视野内的细胞数,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实验重复3次。侵袭抑制率%=(对照组穿膜细胞数—处理组穿膜细胞数)/对照组穿膜细数×100%。结论三七总皂对胃癌侵袭能力预防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七 胃癌 侵袭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甘草酸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3月(2020年0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皮肤性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2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复方甘草酸治疗,对比预后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研究组综合满意46例(95.83%),对照组综合满意39例(81.25%),(p<0.05);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研究组综合有效47例(97.92%),对照组综合有效42例(87.5%),(p<0.05);对比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2例(4.17%),对照组不良反应9例(18.75%),(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联合常规皮肤性病治疗可改善皮肤性病患者病症,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满意率高,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皮肤性病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矫治牙龈炎患者接受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情况,评估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菌斑菌群组成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入选接受固定矫治牙龈炎60例患者,结合治疗方式划分2组,即接受生理盐水治疗的一般治疗组与复方黄芩漱口液治疗的复方组,两组患者数量相同,研究患者菌斑菌群结构的实际变动。结果:治疗之后,复方治疗组人员牙龈指标、菌斑指标与龈沟出血指标依次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单纯化疗及联合黄芩汤治疗对晚期胃癌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4年2月期间,到我院肿瘤内科就诊的160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80例,给予单纯化疗)与观察组(80例,给予单纯化疗及联合黄芩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2周期后的中医症候评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周期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面对晚期胃癌患者,我院给予单纯化疗的基础上,联合黄芩汤治疗,有利于促进中医症候好转,改善凝血功能。

  • 标签: 化疗 黄芩汤 晚期胃癌 中医症候评分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是与绝经相关的雌激素戒断相关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当前的研究发现,橙皮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果实中(如柑橘等)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一定的药理作用;通过建立摘除双侧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的大鼠模型,比较橙皮及安慰剂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的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可探讨橙皮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本文就这一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橙皮苷 绝经后骨质疏松 氧化应激 炎症 破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行气坦尼卡尔胶囊中的芦荟和胡椒碱建立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AKZONOBEL Kromasil100-5C18,4.6*250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50nm。结果 采用HPLC法测定行气坦尼卡尔胶囊中芦荟、胡椒碱的含量,方法学研究表明,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好,其他成分和辅料对样品测定无干扰。芦荟和胡椒碱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荟的线性范围为0.095~5.700ug,相关系数r=0.9995;胡椒碱的线性范围为0.02~1.20ug,相关系数r=0.9999。芦荟的检测限为0.011ug,定量限为0.330ug;胡椒碱的检测限为0.024ug,定量限为0.084ug。精密度连续五次进样的RSD分别为1.36%和1.08%;24小时稳定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44%和1.47%;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2.49%和2.7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82%和101.70%,RSD分别1.18%和1.93%。以上结果说明此方法稳定、可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旨意为临床治疗白癜风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实验择取2019年6月16日至2020年6月16日我院所收治的202例经确诊为白癜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按照患者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101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患者经口服用复方甘草酸片。以对照组治疗方式为基准,观察组患者经口服用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疾病,分析结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前患者皮损片数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皮损片数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白癜风患者使用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片治疗疾病安全性强,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具有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芪胶升白胶囊 复方甘草酸苷片 白癜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选择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参照对照组)联合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肝功能三项指标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在干预之前差异不显著,在干预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在干预之前差异不显著,在干预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注射液治疗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作用理想,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 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黄叶总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 66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自愿参与,随机分成对照组( n=33 ,肾炎康复片)、观察组( n=33 ,地黄叶总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 血 Cr 、 24h 尿蛋白定量,治疗前两组血肌酐( Cr )、 24h 尿蛋白定量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血 Cr 差异不显著(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 24h 尿蛋白定量较低 ( P< 0.05)。结论 :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予以地黄叶总胶囊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 24h 尿蛋白定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地黄叶总苷胶囊 肾炎康复片 肾病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节脂联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以2019年3月-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帕金森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6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针对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治疗。其中对照组提供复方左旋多巴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脂。在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就患者的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收集,并统计分析。结果:经过3个月的区别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UPDRS三部分评分为:1.94±0.69,11.59±3.55,23.74±5.94;观察组患者的UPDRS三部分评分为:1.25±0.72,7.08±3.15,16.99±6.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神经节脂联合复方左旋多巴对治疗帕金森疾病有确切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在降低患者帕金森评定量表评分,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复方左旋多巴 帕金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型颅脑外伤(STBI)中应用神经节脂(GM-1)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研究抽取病例样本共100例,样本抽取年限为2021.01~2022.04,均确诊为STBI疾病,分组方法为双盲法,将全部病例分为甲、乙组对比,各纳入50例。甲组接受常规治疗,乙组在前组方案上应用GM-1治疗。对比2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疗效结局,以评定效果。结果:统计显示,治疗后2组对比NIHSS评分、治愈率等结果,乙组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在STBI中应用GM-1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病情和预后,可进一步借鉴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神经节苷脂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和咪唑斯汀的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皮炎湿疹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咪唑斯汀治疗,B组联合雷公藤多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具备临床应用借鉴价值。

  • 标签: 皮炎湿疹 雷公藤多苷 咪唑斯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依托泊+顺铂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研究共选取46例患者,均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小细胞肺癌,并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将4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另外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依托泊+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卡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卡氏评分之间无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卡氏评分变动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用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依托泊+顺铂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将该方法广泛推广于临床。

  • 标签: 西药治疗 小细胞肺癌 沙参麦冬汤 顺铂 卡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