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碘伏皮肤消毒效果 方法:将不同温度的碘伏分为三组,20℃组、30℃组及40℃组进行细菌及动物实验,记录不同温度下碘伏的变化情况及兔皮表情况。结果:三组不同温度下用去的硫代硫酸钠体积及碘伏消毒液中有效碘含量差异不大(P<0.05);30℃组的碘伏菌落数分布及不良反应均显著优于20℃组及40℃组。结论:建议临床术前皮肤消毒选择30℃的碘伏可有效保证消毒灭菌作用的同时,还能减少患者因碘伏挥发所致的冷刺激,从而预防发生其他围术期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碘伏 温度 消毒 灭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阴道超声( 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3D-TVS)在宫内节育器( intrauterine devices, IUD)形态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 182例临床疑诊 IUD异常及要求取环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二维阴道超声( Two-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2D-TVS)和三维阴道超声检查,并以宫腔镜、腹腔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者对 IUD形态显示的准确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2例中, 2D-TVS完整显示 IUD形态共 56例,完整显示率为 30.77 %(56/182), 3D-TVS完整显示 IUD形态共 179例,完整显示率为 98.35%(179/182)。两种检查方法对 IUD形态的完整显示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与 2D-TVS相比, 3D-TVS可清楚显示宫腔内的 IUD形态,可视化效果更好,对于判断 IUD的变形、成角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三维阴道超声 宫内节育器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菌斑显示液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在牙周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牙周炎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刷牙指导患者为对照组,50例,采用菌斑显示液强化口腔卫生宣教患者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刷牙时间变化情况以及菌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每次刷牙时间明显延长,牙周菌斑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菌斑显示液 强化口腔卫生宣教 牙周炎 菌斑指数 刷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菌斑显示液强化口腔卫生宣教在牙周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期间诊治的牙周炎患者当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刷牙指导患者为对照组,50例,采用菌斑显示液强化口腔卫生宣教患者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刷牙时间变化情况以及菌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每次刷牙时间明显延长,牙周菌斑指数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菌斑显示液 强化口腔卫生宣教 牙周炎 菌斑指数 刷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远程药学服务模式对初诊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影响。方法 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初次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挑选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常规服务)和实验组(n=40,常规服务+远程药学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远程药学服务可有效改善初诊高血压患者用药的疗效.

  • 标签: 远程药学服务模式 初诊 高血压 用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应用在脑外伤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耳蜗温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7月的40例脑外伤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20例,采用单纯冰帽降温)、观察组(纳入20例,采用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评价组间耳蜗温度。结果:降温前,组间耳蜗温度无差异,P>0.05;观察组降温1h、2h、4h、8h、9h时的耳蜗温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体温干预下头颈部降温,能够尽快降低耳蜗温度,维持核心体温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体温干预 头颈部降温 脑外伤 耳蜗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示肿瘤细胞及间质成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已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证实诊断的乳腺、肺、肾、胃、膀胱、淋巴结、软组织等器官肿瘤组织石蜡块共30例,重新包埋,切片厚4μm。进行网状纤维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验。结果上皮来源肿瘤主质和间质分界清楚,癌细胞常形成细胞巢,压迫周围网状纤维,癌细胞巢常被网状纤维包裹,形成大小不等的巢状,条索状结构,巢内癌细胞不产生网状纤维。结论肿瘤的间质成分反应程度是随着肿瘤的发展而发展,网状纤维的形态变化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生长方式有关。增生的网状纤维对癌巢形成的包裹状态,提示网状纤维增生可能是机体对病灶的防御性免疫反应。

  • 标签: 网状纤维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肿瘤细胞及间质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甲硝唑冲洗宫腔对阴道试产转剖宫产孕妇产褥期感染的影响。方法:时间段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对象取阴道试产转剖宫产孕妇,共有75例。所有产妇全部采用甲硝唑冲洗宫腔,其中有25例甲硝唑的温度选择23℃左右(正负2℃),为研究1组;有25例甲硝唑温度选择40℃左右(正负2℃),为研究2组;有25例甲硝唑温度选择37℃,为研究3组。对比三种温度甲硝唑冲洗下,三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三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研究3组感染总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对于阴道试产转剖宫产孕妇产褥期感染的预防,采用37℃甲硝唑冲洗宫腔效果更优。

  • 标签: 不同温度甲硝唑 宫腔冲洗 阴道试产转剖宫产 产褥期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根治消化性溃疡Hp感染中实施远程护理干预对提高Hp清除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共70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每组各35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远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及Hp清除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整体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94.29%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82.86%,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根治消化性溃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温度下的清洗液清洗创口后对糖尿病足创口表面细菌清洁率和创口愈合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足创口患者120名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40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温0.9%氯化钠溶液清洗,实验组一组将0.9%氯化钠溶液加温至37.0℃进行清洗,实验二组将0.9%氯化钠溶液加温至40.0℃进行清洗。记录并比较治疗第1d、第4d的创口表面细菌数量,并计算细菌清洁率,测量计算治疗第4d、第7d、第14d、第21d、第28d创口面积,并计算创口愈合率。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第1d的细菌清洁率有差异,且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细菌清洁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第4d、第7d、第14d、第21d、第28d创口愈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交互作用,在不同时间间的愈合率也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加温清洗液对创口进行清洗,可以有效的提高细菌的清洁率,并促进创口的愈合,将清洗液加温至37.0℃的效果最佳。

  • 标签: []糖尿病足创口 创口愈合 创口细菌 清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