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代谢及皮肤瘙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和对照组(25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血清和血清钙指标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钙、血清水平和皮肤瘙痒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血清水平和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明显改善钙代谢指标,缓解皮肤瘙痒,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钙磷代谢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整体护理在脊柱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科室进行脊柱治疗的病人共计 80例进行调查与研究,此次调查时间为 2019年 6-2020年 2月。将病人分为 2组,每组 40例。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分析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与研究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 P值 <0.05。结论:脊柱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中,责任整体护理方式应作为首选的护理方案,此方案实施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脊柱 围术期 责任制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产科产妇采取责任助产护理后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影响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4 月,选择我院产科 124 名产妇,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60 例产妇分娩过程中采取常规助产护理(甲组), 64 例产妇给予责任助产护理(乙组),对比两组助产后自然分娩率以及母婴结局。 结果 乙组产妇在责任助产护理后自然分娩率( 96.8% )高于甲组( 85.0% );乙组产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 3.1% )低于甲组( 13.3% ), P < 0.05. 结论 对产科产妇采取责任助产护理后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概率,同时能够降低不良母婴结局。

  • 标签: 分娩方式 责任制助产 母婴结局 产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采用飞秒激光瓣LASIK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中收治的近视患者共计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采用飞秒激光瓣LASIK手术进行治疗的近视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飞秒激光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利妥昔单抗与环酰胺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5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实施环酰胺治疗的25例患者划分为A组,将实施利妥昔单抗与环酰胺联合治疗的其余25例患者划分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计数(PLT)以及B淋巴细胞中CD20+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A组相比,B组的PLT水平较高,而IgG及CD2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当中,实施利妥昔单抗与环酰胺的联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紫癜症状。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实施利妥昔单抗与环酰胺联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共5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按照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实施环酰胺治疗的25例患者划分为A组,将实施利妥昔单抗与环酰胺联合治疗的其余25例患者划分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血小板计数(PLT)以及B淋巴细胞中CD20+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A组相比,B组的PLT水平较高,而IgG及CD20+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治疗当中,实施利妥昔单抗与环酰胺的联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紫癜症状。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急诊早期应用呼吸机抢救急性重症有机农药中毒导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情况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情况。方法 选取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急性重症有机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0 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抢救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抢救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应用呼吸机,并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情况、呼吸功能恢复的时间情况以及患者们后期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97.50% 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77.50% ,此外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的时间,观察组明显的要早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结论 急诊早期应用呼吸机抢救 急性重症有机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 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和突出,同时还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了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时间,在临床救治上有着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早期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呼吸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钛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10-2020.10在我院治疗小儿四肢骨折的患者60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使用钛弹性髓内钉治疗)和对照组(30例,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情况(96.67%)优于对照组患儿(8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的患儿可以采用钛弹性髓内钉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骨折愈合情况,帮助患儿恢复健康,该方式值得普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