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在广泛地向社会人群宣传重视口腔卫生,传播口腔知识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大学生”该群体。本文将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懂牙,爱牙,护牙”的行列中,增强其口腔保健思想教育意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手术应用基于风险预防的循证护理价值探讨。方法选取108例来我院进行耳鼻喉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疾病确诊均行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手术室护理,之后随机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评价两种预防手术风险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常规+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理想,大部分患者对护理方法持满意态度,护理质量评分高,各项护理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耳鼻喉科手术,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室风险,给予患者满意、舒适的护理服务,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促进患者身体的尽快康复。

  • 标签: 耳鼻喉专科 护理技术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医疗水平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因考虑到控制成本和病源等方面的原因,不能和大型医院一样对科室进行比较细的划分,并且,在内科住院患者当中,中老年人占据着一个比较重的比例,由于中老年患者在心里及生理等方面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对于心脑等系统疾病患者来说,其病情往往比较严重,且还具备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等特点,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导致其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少的隐患。对此,临床还应针对基层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作出详细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显著提升临床内科安全管理的效果,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概率。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基层医院内科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 标签: 基层医院内科 安全管理 存在的问题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人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探讨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制定防范措施,有效的规范和化解护理风险,为老年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老年人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提出防范对策后,2018年开始实行防范性护理,对比分析两年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风险防范,2018年老年人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家长投诉率均明显低于2017年,且2018年老年人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2017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危脸因素评估。制订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保证老年病人的住院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病人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摘 要】内科护理工作主要针对各种类型的内科患者展开,借助护理来促进患者的康复。随着医学服务模式产生变化,医院护理工作者必须面对更多复杂的护理要求,通过学习与累积护理经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在实施内科护理服务时,必须紧紧把控护理管理与医疗管理质量间的联系,消除现有护理不足,提升综合护理效果。本文根据对内科护理管理层面的事务的认识,探讨潜存风险因素与应对措施。

  • 标签: 内科护理管理工作 潜在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5%、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健康宣教、营造良好病房环境及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护理风险管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内科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湿包产生的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常见湿包现象,及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提出针对湿包问题和随着医疗器材的不断更新,跟进和完善管理制度,以避免湿包,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结果实施后清洗消毒灭菌、灭菌物品储存以及湿包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管理实施前,且风险事件发生率仅有0.63%,明显低于实施前的5.38%,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消毒供应中心湿包的产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后续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湿包 风险防范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措施。结果在护理人员认为,导致心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患者因素与文书书写不规范占的比例较大在患者认为,导致心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中,护理专业水平缺陷、护患交流沟通障碍及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占的比例较大。结论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良好住院环境,可以有效的防范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6例(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33例)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33例),观察患者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aO2、PaCO2、心率、呼吸频率改善情况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意识障碍Ⅱ型呼吸衰竭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