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尼洛替尼与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各 39例的研究组和参考组,分别给与尼洛替尼与马替尼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早期分子学反应( EMR) BCR-ABLIS小于等于 10%,以及分析学反应 MR4.5 BCR-ABLIS小于等于 0.0032%的患者比率分别为 94.9%和 53.8%,均显著有接受马替尼治疗的参考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且均在耐受范围,符合用药安全性要求。结论: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过程,尼洛替尼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于马替尼,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洛铂联合立替康治疗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洛铂联合立替康治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0例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1例(3.33%)病情完全缓解,11例(36.67%)患者病情部分缓解,9例(30.00%)病情稳定及9例(30.00%)病情进展,治疗的有效率为40.00%,疾病的控制率为70.00%;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30例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为Ⅰ~Ⅳ级,其中包括恶心19例(63.33%),呕吐12例(40.00%),腹泻13例(43.33%),白细胞减少24例(80.00%),血小板减少19例(63.33%),患者在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或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治疗过程未出现患者死亡情况。结论:临床治疗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洛铂联合立替康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也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洛铂 伊立替康 疗效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作为一种间叶来源性肿瘤其患病率逐年呈增高趋势,目前该类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等均已基本完善。多数患者确诊为胃肠间质瘤后均需要行手术治疗或服用分子靶向药物如马替尼、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等。本治疗中心于 2018 年收治一名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系统性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间质瘤, 根据检查结果予甲磺酸马替尼治疗 2 个月后出现严重皮肤损伤。本文意通过检索Sci-hub、知网、万方等医学数据库分析引起该类副作用机制、概率及治疗手段并结合文献复习。 【关键字】:胃肠道间质瘤 马替尼 皮肤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我院 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团队实施多样化健康教 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数值低于干预前所得数值,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所得数值高于干预前所得数值,观察组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依从性评分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医护合作的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稳定了负面情绪,提升了依从性,提高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 护理
  • 简介:摘要 :近几年,对于道地药材的认知度越来越重要,并且国家对道地药材发展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为了让更多地区的人群能够享受到道地药材。我们因此构建了刺五加加种植合作新农商模式,提高药材质量,扩大药材范围把刺五加的生产销售同互联网结合起来,提高刺五加的附加值,使刺五加道地药材更好的发挥作用。

  • 标签: 刺五加 互联网 服务 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作业治疗对其上肢及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1月内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抽选174例,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87例接受接受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87例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作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前,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评分之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作业治疗 上肢 手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关节松动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临床效果及VAS评分。方法:选择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到本院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分析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24/25(96.00%)优于对照组18/25(72.00%),P<0.05;实验组FMA评分与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关节松动结+作业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感,值得运用。

  • 标签: 关节松动 作业治疗 脑卒中 肩手综合症 临床效果 VA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在对重度创伤患者进行抢救时采用创伤护理机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截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某院所诊治的重度创伤患者共180名当做临床研究对象,采用任意分配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一组称作对比组(n=90),另一组叫做普通组(n=90)。普通组的病人所应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性护理,而对比组的病人所采用的是创伤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人的有效抢救时间与成功率进行观察和登记并展开探讨分析。结果:对比组病人的有效抢救时间(46.84±16.34)min与普通组(76.34±19.27)min相比更短,而抢救成功率(92.22%)与普通组(81.11%)相比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创伤护理的方式对重度创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病人的有效抢救时间,增加抢救成功率,具有显著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创伤护理程序 中重度创伤 抢救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术压疮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04月--2020年04月将本院接收的11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通过常规护理进行预防)、研究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进行预防),每个小组分别56例。结果:研究组术压疮发生率明显更低,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压疮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流程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杭州萧山中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住院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流程管理。对两组护理前后跌倒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SAS、SD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流程管理 肿瘤化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DCA循环法在降低眼科手术巡回护士外出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手术室巡回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组建眼科手术室“守护圈”,利用品管圈分析工具对术巡回护士外出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主体,按照活动制定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确认以及调整,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控制工作。结果: PDCA循环法活动实施后眼科手术巡回护士外出率明显降低,由活动前每台手术平均外出率 4.89次将至活动后 2.16次,达到活动目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活动后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结论: PDCA循环法有助于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地降低手术巡回护士外出的次数,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

  • 标签: PDCA循环法 眼科手术 巡回护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