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功能连通(functionalconnectivity)已经发展为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MRI)研究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我们采用时间相关方法,选取后扣带回(posteriorcingulatedcortex,PCC)为感兴趣区(regionsofinterest,ROI),提取ROI所有体素的平均时间信号,并与其他区血氧依赖的磁共振(BOLD)信号进行相关,同时去除全局效应和头动误差,对14例志愿者的计算和静息数据进行组内分析和组间分析,研究逻辑计算任务下默认网络(defaultmodenetwork)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默认网络受到抑制,各区信号改变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逻辑计算状态下各区BOLD信号变化不同,与PCC时间相关性发生改变所致。

  • 标签: 功能连通 时间相关 感兴趣区 逻辑计算 默认网络
  • 简介: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fNIRS)的运动想象机接口(BCI)在中风患者神经康复训练发挥着不可或缺和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分类率较低。以功能核磁共振(fMRI)作为参考金标准,针对运动想象范式,本研究开展了fMRI-BCI与fNIRS-BCI的对照研究,以探究限制fNIRS-BCI分类率的主要因素。实验选取了12名被试,分别获取两种模态下左右手运动想象数据,并利用共空间模式算法提取空间特异性信息进行分类。从血液动力学响应来看,由于受到浅表血流信号干扰,fNIRS获取的运动想象在双侧运动区响应的对比度明显低于fMRI。同时,fMRI-BCI的分类准确率显著高于fNIRS-BCI,超过10个百分点,分别为80.3%±16.0%与67.3%±10.2%。这些结果表明,fNIRS及目前常用的拓扑式排布在获取皮层响应信息上存在不足,是运动想象fNIRS-BCI分类率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

  • 标签: 功能近红外光谱 运动想象 功能核磁共振 共空间模式 脑机接口
  • 简介:通过分析比较非线性时间序列动力学分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算法,选择出适合电分析的算法。这些算法时空复杂度较高,计算耗时。我们对这些算法进行了串行优化和改进,使其时间复杂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提高了其准确度;再对其进行并行化,进一步提升了算法效率。最后整个计算过程运行时间缩短为优化前运行时间的1/50。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电非线性动力学快速分析系统的设计,并使用该系统分析了癫痫电数据,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 标签: 脑电 非线性系统 关联维 优化及改进 并行化
  • 简介:目的探索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amino-terminalkinase,JNK)基因表达与神经功能修复状态的关联。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大鼠50只,随机选取,假手术对照组18只,实验组32只。损伤后1、12、24、72h行PCR检测,比较大鼠脊髓组织中JNK(JNK1、JNK2、JNK3)表达水平变化;损伤后12、72h选取L4/5节段脊髓行HE染色、,比较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变化状态(NSSh结果PCR结果显示,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JNK1、JNK2、JNK3的表达,在损伤后1、12、24、72h除JNK3在相应时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水平下降外,其他两项表达与假手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L4/5脊髓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后12h损伤的脊髓皮质周边EHE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增多。随着时间推移,染色阳性细胞出现明显减少的趋势,损伤后12h的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少于72纪损伤组NSS评分则明显更高,但脊髓损伤损伤后不同时点比较,NSS评分渐减。结论脊髓损伤后出现JNK3表达下调的情况,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关联。

  • 标签: C-JUN氨基末端激酶 急性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修复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软骨损伤与半月板破裂的关系.方法85例共96膝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受伤到手术时间参考Keene时间划分标准分为三组:①急性期组;②亚急性期组;③慢性期组.观察半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病程与关节软骨破坏程度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整个病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软骨病损.其中急性损伤的软骨病损多为Ⅰ-Ⅱ度,亚急性损伤软骨病损为Ⅱ-Ⅲ度,慢性损伤以Ⅲ度为主,开始出现Ⅳ度病损.9例交叉韧带损伤及14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软骨损伤明显较同期患者严重.软骨损伤程度与半月板破裂时间成正相关(P<0.01).结论半月板破裂能导致软骨损伤,同时软骨损伤能加重半月板损伤.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半月板破裂,减少伤残的发生.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 关节软骨 损伤
  • 简介:本文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电反馈方法,该方法将电生物反馈和电磁场生物效应有机结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电反馈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改善大脑代谢和循环,调节敏感的血化学成份,起降脂、解聚、镇痛、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等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这种电反馈对一些脑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电反馈 电磁场 生物效应 神经元
  • 简介:根据血氧检测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具有实用性血氧检测的设计方法.用Lambert-Beer定律推导出适于血氧检测的经验公式%ScO2=A+B(D1/D2)+C(D1/D2)2.采用了双CPU分块设计并创新设计了背景噪声消除电路.传感器的设计考虑了消除颅外组织影响和穿透深度的矛盾关系,选择了合理的发射和接收器件的间距,设计的装置选用了ANOLOGDEVICE公司的ADUC812单片机作为核心.结果表明,这是一款集成了多种接口有较高性价比的8位单片机,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经人体初步实验,证明了设计科学、有效.整机采用双CPU模块化设计,有效地发挥了CPU控制、运算功能,明显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

  • 标签: 脑血氧 近红外光 传感器 检测 设计
  • 简介:对血压影响,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了高血压患者用心通药丸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观察对象按WHO对血压的诊断标准:凡符合该标准者纳入观察组。长期患有高血压病者,经常服用药物维持,而在本次血压测量中,尚在正常范围者,也纳入本观察组。本组共检查

  • 标签: 心脑通 脑阻抗血流图 血压变化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 血压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分成亚低温(32~34℃)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亚低温组生存率66.7%(10/15),对照组46.7%(7/15),随访良好率亚低温组亦高于对照组(70%>42.8%)。结论:早期亚低温治疗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而且亚低温治疗是安全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 标签: 亚低温 脑干损伤 原发性 治疗
  • 简介:本文研究了脉安冲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安冲剂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和任何层流速度血液的全血比粘度,对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也有所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押制作用。

  • 标签: 脑脉安冲剂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 简介:目的研究APA介入显影栓塞剂对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法制成单纯栓塞剂,包埋金属粉制成在X线下显影栓塞剂.将2种栓塞剂分别在X线下观察体外显影效果,注入兔股动脉观察体内显影效果,并对2例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与单纯栓塞剂相比,显影栓塞剂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将显影栓塞剂注入家兔股动脉后在X线下显影效果良好,临床试验表明不但显影效果良好,而且栓塞效果可靠.结论APA介入显影栓塞剂治疗动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放射介入显影栓塞剂 脑动静脉畸形 治疗
  • 简介:构建了一个可以微创在位测量组织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系统,主要元器件包括一个USB光纤光谱仪、一个卤素光源和一个双光纤小距离探头。系统定标方法是利用悬乳液和全血的混合溶液作为生物组织模型,建立组织模型在不同SO2下可见光区实时吸收光谱与血氧分析仪所测SO2数据的样本集,建立可见光区血液吸收光谱特征与血氧饱和度的经验公式。最后利用该系统获得了10只大鼠不同深度组织的SO2,实验误差为±5%。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光谱仪 光纤探头 脑组织 在位
  • 简介:当前癫痫自动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结合电信号变换规律进行检测,易受到噪声的干扰,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据此,深入研究基于子波变换的癫痫电信号检测方法,依据子波变换检测癫痫电信号的原理,采用子波变换对含噪的电信号进行去噪后,考虑到癫痫患者发病时,电信号里异常特征波导致信号波动幅度较大,采用TQWT小波分解并重构电信号,提取重构后的电信号里有效值与峰峰值指标构成特征分量,根据特征分量设定正常与发病两种样本,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分类器对脑电波信号样本分类,实现患者癫痫电信号的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检测癫痫电信号,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均值分别是98.73%、18.84%、98.87%,适用于癫痫电信号检测。

  • 标签: 子波变换 癫痫 脑电信号 检测 去噪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来进一步评价小儿疾病,探讨DT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患各种病的小儿进行MRI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为生后3天至11岁(平均年龄4.8岁)。采用PhilipsInteraAchieva3.0Tesla的超导MRI仪,用回波平面成像(EPI)的DTI技术,b为800s/mm^2,15个方向。观察彩色分数各向异性(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图。结果15例患儿中,发育畸形2例,分别是胼胝体发育不良、巨回;脑室旁白质软化(PVL)7例;缺氧缺血性病3例;软化2例;脑积水1例。在巨回病例,常规MRI见右侧回发育不良,呈巨回畸形,右侧脑室扩大,在DTI上见右侧病变区白质束明显较对侧少。胼胝体发育不良病例在DTI张量图见胼胝体菲薄。在PVL和缺氧缺血性病病例均可见白质纤维束在放射冠颜色混杂,方向性混乱。软化病例可见白质纤维束部分中断。在脑积水病例可见白质束受压推移。结论DTI能够显示白质束的走向、绕行、交叉及推挤、中断等异常,可能对今后评估小儿病的预后转归有帮助。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 各向异性 儿童
  • 简介:据JohnsonBN2015年9月18日(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2015.doi:10.1002/adfm.2015017.)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3D打印技术或许有助于神经系统修复。神经系统疾病一直是困扰着医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其中神经元的损伤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如果要治疗这些疾病,如何修复受损神经元就成为了摆在科学家面前的头号难题。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有效方法来促使受损神经元再生。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证实了这一想法。利用3D扫描获得了小鼠坐骨神经的轮廓,然后再利用3D打印技术打造出了一个内含能够促进神经元再生化学成分的硅酮类支架。

  •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元损伤 神经元再生 明尼苏达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支架植入
  • 简介:利用脑-计算机接口这种新颖的人-机交互模式构建一种控拼写装置,其主要问题是实时、准确地从头皮电极记录到的电背景信号中提取视觉诱发电位,以决定用户选择按键。由于在一个短时程内可以认为自发电是平稳的,利用靶刺激出现前记录到的非靶刺激信号计算自回归模型参数,构造一个白化滤波器,再将实时信号通过白化滤波器滤波,使自发电得以白化,然后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滤除白噪信号。结果表明靶刺激信号更加突出,提高了后续模式分类的正确率。采用模拟自然阅读诱发模式使短时信号的平稳性得到了保障,利用白化滤波器去除自发电是可行的。

  • 标签: 自回归模型 白化滤波器 脑-机接口 脑电 视觉诱发电位
  • 简介:损伤微量体液电导传感器,可接触人体,使电导仪能直接测量人体所分泌的微量液体的电导值。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在通过对传感器选用不同的电极材料、探头形状、电极间距等所做的对比实验后,提出了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实用传感器模型。

  • 标签: 体液 电导测量 传感器
  • 简介:目的水凝胶是含水量高和体表面积大的化学性惰性合成高分子,当植入到脊髓组织中,为细胞和轴突提供力学支持。本研究对修复脊髓损伤水凝胶制备、物理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交联的水凝胶由2-甲基丙烯酸羟(HEMA).2乙基三甲基氯化物(methacryloyloxy,MOETACL)共聚物合成。利用氯化钠(NaCl)微粒制备水凝胶的孔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结构。结果计算水凝胶在单位体积上的孔隙数,孔的平均直径和平均体积。以HEMA.MOETACL为基础的水凝胶在其组成上具有显著特征。结论均质多孔的水凝胶,其在修复脊髓损伤的生物特性上具有显著特征。

  • 标签: 水凝胶 脊髓损伤 生物材料
  • 简介:产科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母婴死亡极高的危重病症,正确及时地抢救该病是关系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近两年成功地抢救了2例产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报告如下:患者1,26岁,住院号211190,于1998年7月13日急症入院、查体:BP23/16KPa,子痫面容,眼睑及球结膜水肿,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膝腱反射亢强。

  • 标签: 多脏器功能衰竭 心肺听诊 产科 孕产妇死亡率 化验检查 术后
  • 简介:为了提高颈椎病治疗效果,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角度控制的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多功能颈椎牵引椅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选用ATMEGA16作为核心处理器,实时监测和处理各通道传感器采集到的牵引力、牵引角度等信号,通过对机械系统的精确控制,实现力量、角度的组合牵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精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症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颈椎病 角度控制 多功能颈椎牵引椅 生物力学原理 组合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