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Ⅰ型糖尿病(IDDM)的病因主要是在遗传基因控制下与环境因素协调作用引起。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破坏胰腺胰岛β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反应于临床糖尿病呈现前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就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IDDM 病因发病学 等位基因 HLA一DR T淋巴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与脑梗死发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岁以上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0例为病例组,同期本科室住院的50岁以上的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于入院时检测间接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NIHSS)评分,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异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死组IBI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3.将入院时脑梗死患者分为NIHSS评分〈7分和NIHSS评分≥7两组,两组IBIL、LDL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IBIL水平增高;脑梗死急性期血清LDL、IBIL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相关,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 标签: 间接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 脑梗死 发病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中工作中留置尿管对尿道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病人由于留置尿管后造成尿道狭窄的原因,根据其发生原因了解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临床工作中留置尿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4例尿道狭窄病人中尿道损伤14例,尿道感染8例,导尿管选择和使用不当2例。结论:留置尿管过程中如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尿道狭窄,其中尿道损伤发生率最高,是导致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尿道感染,临床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上述原因的发生,防止尿道狭窄的发生。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道狭窄 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
  • 简介:100例儿童弱视患者与营养不良有关的占75%。年龄越小,影响越大。单纯眼科治疗疗效欠佳,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理想,不仅视力恢复快,同时还大大促进了整体的生长发育。

  • 标签: 儿童 弱视 营养不良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诊PCI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抢救措施,旨在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择期PCI、急诊PCI共10800例,其中55例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分析VF发生原因和抢救措施。结果:10800例冠脉介入手术并发VF55例(0.51%),其中冠脉造影术并发VF29例(0.39%),择期PCI术中并发VF9例(0.29%),急性PCI并发VF17例(6.27%)。冠状动脉造影并发VF原因:造影导管超选进入圆锥支10例、造影导管嵌顿9例、气体栓塞6例、冠脉痉挛4例;择期PCI并发VF原因:指引导管嵌顿右冠状动脉开口6例、左主干病2例、球囊加压扩张缺血1例;急诊PCI并发VF原因:再灌注性VF7例、缺血性VF3例、临时搏器电极导致7例;随访结果: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源性休克,其余54例进行了12±4月的随访,无VF复发和猝死病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择期PCI、急诊PCI术中并发心室颤动(VF)的原因及发生率不同。冠脉造影术并发VF与导管操作相关,择期PCI术中并发VF与冠脉严重病变相关;急诊PCI术并发VF与心电不稳定相关。随访无VF复发和猝死病例。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纤颤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