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α波是指8~13Hz范围内的电活动,又称基本波;α节律是指重复而有节律性地出现的8~13Hz的波活动,又称基本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μV。α波以枕区为主,亦可见于顶、颞后区,其数量因人而异,其指数可多达90%以上,或少至10%以下。

  • 标签: 临床意义 Α节律 节律性 脑震荡 血管性头痛 脑动脉硬化
  • 简介:在应用常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的基础上加做转颈试验,检测了32例椎基底动脉短暂脑缺血发作(VB·TIA)间歇期患者。发现BAEP异常率由46.88%提高到81.25%,两者相比差导显著(P<0.05)。而对照组转颈前后检查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BAEP转颈试验能显著提高VB·TIA的检出率,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采用。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转颈试验 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发作
  • 简介:具有心室长间歇的患者的自然病史和安置永久起搏器的指征,目前仍是一个在争论的问题。为了检验这个问题,本文复习了1990至1993年间463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发现有1.5秒以上心室长间歇者共21例,男19例女2例,平均长间歇时限为2.1秒;其心电图改变依次为ST—T改变12例,窦性停搏8例,心房纤颤伴长间歇3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21例中仅2例有头晕,而且晕厥与长间歇有关;有1例患者安置了永久起搏器。全部患者经随访均存活。因此可认为1.5秒以上心室停搏并不少见,这些长间歇多为无症状性的,长间歇的存在不一定指示予后不良,对那些无症状的患者也不需要安置起搏器。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间歇 起搏器
  • 简介:基因转录因子NF-κB由诺贝尔奖得主Baltimore于80年代中期发现以来,在短短10余年间就召开了3次国际专门研讨会,说明其在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中的重要性。NF-κB分子家族已成为理解细胞外信号如何诱导高等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一个焦点。本文就NF-κB的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激活机制及其信号传导、在医药学中的意义、检测方法的进展,作一概要综述。

  • 标签: NF-κB 基因转录 医药学 研究进展 中期 信号传导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图在脊髓灰质炎麻痹早期的应用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麻痹早期(平均4.2天)行神经及肌电图检查,采用肌电图、MNCV、SNCV、Hr、Fw及股神经运动潜伏期联合检测,复查时间为发病后平均5.8周.结果:早期的肌电图改变同文献;SCV均正常;Hr、Fw分别46.15%和38.46%的异常,为出波率的减少;MCV出现65.38%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或缺失;股神经100%异常亦为波幅降低或缺失,与MNCV结果相比有显著意义(P<0.005).复查结果均支持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改变.结论:神经电图配合肌电图检查可在早期为诊断脊髓灰质炎提供依据,股神经运动潜伏期检测在脊髓灰质炎疾病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 标签: 神经电图 检查 脊髓灰质炎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EEG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进行了EEG检查,对其结果与临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46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急性期EEG异常16例(34.8%),EEG异常主要见于伴有面、舌部感觉异常的中、重型面瘫病例,异常程度主要是轻、中度异常,异常特点是以面竣对侧为主的低、中波幅θ活动。结论:周围性面神经炎中、重型急性中伴有脑电活动异常。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脑电图 急性期 EEG
  • 简介:目的:观察影像学和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对照及意义.方法:对65例缺氧缺血性患儿作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6例(9.23%),轻度异常13例(22.03%),中度异常37例(61.03%),重度异常9例(16.94%),脑电图异常率为90.77%.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和局限性癎性放电.影像学异常44例,异常率为67.69%.结论: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电图 影像学 脑电图检查 检查结果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