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学科的内容不断更新与互相渗透,提高了高校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机能室的建立即是适应了这种要求,可以改变传统陈旧的实验设备和简陋的实验条件;克服以往实验室小而全的重复建设有助于改革实验教学手段及基础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 标签: 改革实验 培养 基础教育 高校 学科 要求
  • 简介:Ⅰ型糖尿病(IDDM)的病因主要是在遗传基因控制下与环境因素协调作用引起。其发病机理目前认为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破坏胰腺胰岛β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反应于临床糖尿病呈现前数月、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就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IDDM 病因发病学 等位基因 HLA一DR T淋巴细胞
  • 简介:疟原虫在其生活史不同的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筛选有效的抗疟药首先应研究其对疟原虫红内期的作用,然后再研究其对红外期及孢子增殖期的作用。1对红内期的作用(筛选控制疟疾症状发作药物)1.1体外培养1.1.1药物配制水溶性药物可用完全培养基配制。水难溶者可用二甲基亚砜。1.1.2培养基通常用RPMI1640或MEN,加HEPES,血清,抗生素等。

  • 标签: 药效学研究 抗疟药 鼠疟原虫 红外期 孢子增殖期 配子体
  • 简介:用小鼠建立咳嗽、炎症、疼痛等模型,观察其咳嗽次数、肿胀程度、毛细血管通透性、扭体次数等试验,结果表明美声喉泰含片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醋酸刺激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引起小鼠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扭体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美声喉泰含片 小鼠 镇咳 抗炎 毛细血管通透性 镇痛
  • 简介:1995年Meunier和Reinscheid等几乎同时从脑组织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孤啡肽(OFQ)或痛敏肽,并证明孤啡肽特异性结合阿片样受体(opioid-likereceptor1,OLR1)为OFQ的同源性配体。由于孤啡肽前体的分子结构与阿片类前体,如强啡肽和脑啡肽原的前体分子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它也可能有着巨大的潜在生物功能。

  • 标签: 孤啡肽 生物学功能 阿片类 OFQ 巨大 痛敏
  • 简介:为观察国产格列美脲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将大鼠、家兔灌服格列美脲2.5mg/kg、5mg/kg、10mg/kg后,通过测血糖、耐糖试验和测血浆胰岛素水平研究格列美脲的作用。结果显示,给药后血糖均明显降低(P<0.01),且药效强于格列本脲;大鼠灌服2.5mg/kg格列美脲已能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随给药剂量升高对抗作用增强;家兔灌服该药上述三种剂量后亦明显对抗糖负荷引起的血糖升高;大鼠和家兔灌服格列美脲后血清胰岛素水平上升,其升高程度与给药剂量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格列美脲能刺激胰岛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对比实验表明格列美脲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强于格列本脲。

  • 标签: 国产格列美脲 药效学试验 大鼠 家兔 降血糖作用 血清胰岛素水平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疾病的增多和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可用于医疗服务的社会经济资源(特别药品资源)却相对有限.探索成本低、效果好的新药;探索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便成为医药研究领域中广泛关注的问题.

  • 标签: 临床药物应用 经济学 评价方法 药物经济学
  • 简介:青蒿(ArtemisiaannuaL)、性寒味苦,为传统清热解暑药物。我国是青蒿高产地区,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蒿的药用价值,宏扬祖国传统医学,我们对青蒿的解热,解暑、免疫调节、抗菌及急、慢性毒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1)青蒿制剂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强于柴胡注射液。(2)解暑试验表明、青蒿能

  • 标签: 药效学 毒理学研究 解热作用 免疫调节 祖国传统医学 血清溶血素
  • 简介:目的:对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剂的体内外抗菌作用进行试验考察.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颗粒对临床分离290株革兰阳性、阴性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体内保护作用,并与司帕沙星原料及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果:司帕沙星颗粒剂体内外均具有其原料药相同的抗菌作用.对所试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菌株及表皮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均具有较强抗菌活力,MIC50依次为0.125、0.125、0.06,0.06mg·L-1;本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MIC50<0.5(0.03~0.5)mg·L-1.司帕沙星颗粒剂口服对金葡菌98192,铜绿假单胞菌98212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是0.30mg·kg和7.1mg·kg-1与原料药的0.29mg·kg-1与7.2mg·kg基本相同.结论:国产司帕沙星颗粒和司帕沙星原料有相同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 标签: 司帕沙星 颗粒剂 药效学 最低抑菌浓度 半数有效量
  • 简介:护理教育正在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临床系统化整体护理,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卫生部颁发的四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入护理“理念”就是为了让护理教育的所有教师树立整体观念,提高护理教育的整体性效益。护理专业的每一门课程教学改革均应围绕这一目标,淡化学科意识,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 标签: 护理专业 护理教育 药物学教学 整体护理观 整体观念 系统化整体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伏膈核的发育变化的形态规律.方法:选取出生后一个月内不同时期的大鼠,常规切片染色后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分别测量不同组别大鼠伏膈核细胞的密度及直径.结果:细胞直径随年龄呈增长趋势,至PD30已基本接近成年水平.细胞密度在PD0~PD15呈下降趋势,之后基本不再变化.结论:表明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伏膈核细胞在形态上仍要经过一个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

  • 标签: 大鼠 伏膈核 生后发育期 形态学
  • 简介:本文通过国产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进口(日产)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C57小鼠经环磷酰胺造成的骨髓抑制和经60Co辐射所致的造血功能抑制的保护作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产与进口制剂对C57小鼠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降低模型有升高白细胞,促进骨髓细胞集落形成(CFU—GM),脾结节形成增加,和脾脏系数增大作用,且两种制剂在剂量100μg/kg对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rhG-CSF对60Co辐射引起的骨髓抑制均能促进白细胞增加,提高骨

  • 标签: 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重组 人粒细胞 药效学 环磷酰胺 骨髓细胞
  • 简介:中期肌源性(声动)反应及临床应用早在1963年Bickford等人就报道过在人体上几乎所有肌肉对声音的刺激都会产生反应。但真正具有特异性和临床意义的是镫骨肌、耳后肌、头顶肌的反射性收缩。人类的耳部肌肉已退化,声音引起的耳廓运动已不可见,但随着叠加技术的发展,伴随耳后肌、头部肌声动反应的电位变化可获得清晰的记录。目前对声动反应的生理特性虽有些研究,但电位变化发生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楚。

  • 标签: 听觉诱发电位 动反应 临床应用 神经生物学 反应振幅 电生理学
  • 简介:目的:观察舒乳通口服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及肠系膜微循环有无影响,以了解其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大鼠口服该药(大、中、小剂量组)5天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检测,及肾上腺素所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观察.结果:本品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和微循环,且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舒乳通口服液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舒乳通口服液 血流变学 微循环 实验研究 中药
  • 简介:目的:观察影像和脑电图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对照及意义.方法:对65例缺氧缺血性患儿作影像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6例(9.23%),轻度异常13例(22.03%),中度异常37例(61.03%),重度异常9例(16.94%),脑电图异常率为90.77%.脑电图异常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增多和局限性癎性放电.影像异常44例,异常率为67.69%.结论:影像和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电图 影像学 脑电图检查 检查结果 儿童
  • 简介:实验联合应用钩藤总碱(Rhynchophyllatotalalkaloids,RTA)与合用夏天无总碱(Coryadlisambailismigototalalkaloids,COAMTA),观察灌胃给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采用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模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2h模型,经断头喘气时间,神经病评分(Bederson5分制法),脑梗塞范围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观察RTA及RTA合用COAMTA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通过测定脑组织中NOS、SOD活性,MDA含量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作用的机制.

  • 标签: 钩藤总碱 夏天无总碱 实验性脑缺血 药效学 RTA 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