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轻型脑外伤患者进行RBMT3与MMSE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外伤组80例,另选择40例匹配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采用RBMT-3和MMSE进行评定,对其评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的MMSE量表得分,仅记忆力这项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RBMT3量表的粗分,仅信件即时及延迟回忆两项目没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仅MMSE中记忆力这项与RBMT3中记住姓名延迟回忆、路线即时回忆、路线延迟回忆、信件即时回忆、信件延迟回忆、定向与日期各项间没有相关性。结论轻型脑外伤患者的RBMT-3行为记忆量表与MMSE量表具有高度相关性。

  • 标签: 脑外伤 行为记忆功能 RBMT-3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中医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行为现状及影响手卫生执行的相关因素,为做好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医院196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度高,但实际手卫生执行较差,主要影响因素有洗手设施不健全、工作忙、应用手套及担心手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等。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情况与行为不符,建议采取知信行模式,进行有效干预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认知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某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一步提高本社区对高血压病的综合管理能力。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卫生服务中心站点门诊就诊及随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40.0%~100.0%之间,高血压病相关治疗措施的认同率在75.0%~100.0%之间,社区高血压患者在知识、态度、行为(KAB)总得分及格率为73.3%。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KAB总分及格率尚可(73.3%)。高血压病人有较高知识知晓率,对高血压相关治疗措施认可度也较高,但行为水平欠佳,存在态度、行为分离现象。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 知识 行为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在冠心病行为护理中两种模式的作用特点和效果。方法挑选出我们医院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计80例,随机将其等份地分为生物医学护理模式组和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组,将传统生物医学护理模式施用于40例的冠心病患者,将现代医学护理模式施用于另外的40例病患,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等指标和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等指标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躯体功能的生活质量方面来说,现代医学组与生物医学组比有更为可观的效果,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01)。就满意率方面来说,两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治疗的应用中存在明显的观察价值,可以增强护士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患者信心,此护理方式适合在全院各科室推广。

  • 标签: 生物医学护理 现代医学护理 冠心病 行为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产妇产后中轻度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90例产后中轻度抑郁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与干预组(实施认识行为干预),比较二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二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GQOLI-74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中轻度抑郁者在常规抗抑郁治疗同时辅助于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产妇 中轻度抑郁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糖尿病前期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可逆阶段,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指血糖水平处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时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和预警信号。在我国,IGR患者有19%~60%将转变为2型糖尿病,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BMI增加或肥胖、体力活动缺乏及未重视疾病早期等有关1。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在2008年10月发表的《糖尿病前期诊治共识》2-3中特别重申了关注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性,建议采用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体质量、针对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等异常的药物治疗等来优化IGR患者远期转归的方法,其中首选生活方式干预。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能减缓IGR转变为糖尿病,而且能减少其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4。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调查研究显示5,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亿人之多,这主要分布在一些发达国家,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的强大后备军,所以采取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来说刻不容缓。现就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为的干预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前期人群 生活行为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出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50例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早发型双相障碍患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自杀自伤、健康妥协、攻击暴力、破坏纪律、无保护性行为、吸烟饮酒、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发型双相障碍存在比较多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临床应该加强患者各个疾病时期的重视,实施相应防范措施。

  • 标签: 早发型双相障碍 危险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恐惧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和心理护理的疗效。方法本次试验的调查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恐惧症患者。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以及心理护理)。治疗周期为三个月,对患者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测定,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的病人焦虑测评分数、抑郁测评分数显著降低,说明认知行为和心理护理在对恐惧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结论认知行为和心理护理在治疗恐惧症的过程中作用明显,改善恐惧心理,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护理疗法治疗恐惧症患者。

  • 标签: 恐惧症 认知行为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随访对慢阻肺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在患者住院时开展常规护理,未开展护理随访工作,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出院后对其开展为期半年护理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健康行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肺功能相关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的FEV1指标和PE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情况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随访能有效规范慢阻肺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随访 慢阻肺 健康行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时期母亲的喂养行为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选取6~10岁的2014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标准身高体重将其分为肥胖组203名和正常组1811名。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婴幼儿时期母亲的喂养行为。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添加辅食时间、按时吃辅食均是儿童期肥胖的影响因素,且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各影响因素均是儿童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的母亲喂养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儿童期肥胖,母亲应注意坚持母乳喂养,同时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儿童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病人暴力行为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原因并进行护理。结果病人暴力行为较前减少。结论对精神科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明显提升病人治疗顺应性和护理质量,对病人暴力行为的减少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神科病人 暴力行为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功能状况。

  • 标签: 慢阻肺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冠脉造影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收的86例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压迫器去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例,与对照组的6例有显著差异(P<0.O5)。结论对于冠脉造影术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确保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脉造影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转变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就诊的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行为转变模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在糖尿病基本知识、健康合理饮食、参加身体锻炼、血糖监测知识及管理血糖自信度等5个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行为转变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转变模式 妊娠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延续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4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

  • 标签: 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高血压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复查依丛性和对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治疗新技术的认可度,以推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发展。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5月118名住院行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换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复查率及对我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认可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38%,对照组满意度85.71%(P<0.05),实验组复查率22.58%,对照组复查率3.57%(P<0.01),实验组对我院开展新技术业务的认可度72.58%,对照组35.70%(P<0.01)。结论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条龙式护理服务,收效良好,值得推崇。

  • 标签: 多元化 行为角色转变 神经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出走行为的各类要素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出2015年12月到2018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住院精神病患者46例,记录全部患者产生出走行为的各类要素与护理方法。结果全部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出走行为的关键要素即患者心理的要素、医护人员的要素、监管的要素与环境的要素,占了关键要素的41.30%、23.91%、19.57%、15.22%。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出走行为与各类要素间具备关联性,要予以具备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才可以极大地减小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出走的概率,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性。

  • 标签: 出走行为 精神病 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临床试验的日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势必要求中国的法律法规能与国际接轨。中国的临床质量管理规范是以WHO和ICH-GCP为蓝本,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与欧美GCP有一些不同。本文从审批制度、试验机构和对患者保险制度的不同进行讨论,并结合最近影响较大的几个案例进行思考,希望能给广大从业者提供帮助。

  • 标签: 临床试验 中国 欧美 GCP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简介:摘要目的以复方肠愈宁为模型药物,制备四种多糖材料时滞-酶解型结肠靶向片,比较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考察指标,筛选成膜剂与致孔剂比例、增塑剂和抗粘剂用量、包衣增重,制备四种结肠靶向片,考察释放度。结果包衣处方为ECEudragitS100=82,DEP0.4g,滑石粉2.0g,增重5%。结论含果胶和瓜尔胶的时滞-酶解型结肠靶向片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性。

  • 标签: 时滞-酶解 结肠靶向 多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