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中国群中对自填型剑桥-霍普金斯不宁腿量表(Cambridge-Hopkinsquestionnaireforrestlesslegssyndrome,CH-RLSq)诊断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syndrome/Willis-Ekbomdisease,RLS/WE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验证。方法:共26例RLS/WED患者和21例对照(18例其他疾病患者和3名正常人)入组,其中其他疾病指类似RLS/WED表现的疾病(包括4例神经根病变,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例痛性痉挛,1例静脉曲张,另6例患者的诊断暂不确定),所有对象均进行CH-RLSq量表检测,进行临床诊断与问卷诊断的一致性研究,并同时记录RLS/WE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RLS/WED的临床诊断和CH-RLSq量表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45,McNemartest:P=0.216)。CH-RLSq量表诊断RLS/WED的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95.2%。RLS/WED患者中女性患者较多见,且患者的家族史阳性率较高、合并症较多。结论:CH-RLSq量表在我国人群的RLS/WE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来作为筛查RLS/WED的问卷。

  • 标签: 不宁腿综合征 剑桥-霍普金斯不宁腿量表 问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以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方法采用调查方法对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身的精神症状和护患关系,是否是自愿住院,病友和家庭闹矛盾,病房环境影响,护理人员态度,药物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有效防范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攻击行为

  • 标签: 住院精神病患者 攻击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2例)及该基础上的行为干预(观察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2%)与对照组患者(84.6%)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能有效提升先兆流产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先兆流产 护理干预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中进行共同注意训练治疗的临床表现,归纳并总结出孤独症儿童治疗的应用方法及原则。方法在临床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应用共同注意力从一级到五级差别强化训练,观察并记录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表现,将其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分析。结果共同注意训练在临床对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上有着良好的疗效。结论共同注意训练在孤独症行为上疗效确切,根据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力级别的不同,在临床上应灵活应用共同注意力训练。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行为干预 共同注意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认知行为对于焦虑症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31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患者的临床治疗选择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并且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评定,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选择问卷调查和生活满意度量表(LSR)进行评定。结果对本研究31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17例患者获得痊愈,显著进步患者5例,还有8例患者进步,1例患者无效。治疗结束以后对患者进行HAMA评分,患者较治疗之前下降,而且患者的社会功能、LSR以及GAF总分和之前明显提升,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认知行为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社会的功能,并且能够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使患者在具体生活过程当中获得较为满意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等不良生活质量,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焦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兆流产护理中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先兆流产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对象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行为干预护理,最终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结束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采取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提高其对医院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其焦虑情绪,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持其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行为干预 先兆流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进一步做好传染科护理感染预防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本院传染科发生的护理行为危险事故63例,对导致这些危险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这些感染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再观察2018年2月到2018年7月传染科发生的护理行为危险事故的情况。结果?传染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发生感染的危险程度比较高,要针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护,同时提高感染科护理行为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感染。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行为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对孕妇膳食行为的影响,以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促进母儿健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孕检、并要进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根据孕妇是否自愿参加围生期营养指导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孕妇围生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妊娠36周末孕妇的营养及妊娠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0周末、孕28周末及孕36周末时进行营养认知和膳食行为两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3,P<0.05;t=8.794,P<0.01;t=16.775,P<0.01)。孕妇妊娠36周末的营养、妊娠情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36,P<0.05)。胎儿偏大、胎儿生长受限、无营养性疾病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4.566、3.897、3.426,P均<0.05)。结论孕妇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认知水平和膳食行为习惯,并能明显减少围生期并发症、胎儿发育不良等情况,有效促进母体和胎儿健康。

  • 标签: 孕妇 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 营养认知水平 膳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Bathel指数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为(68.04±9.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8±9.42)分,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68.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进行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死 运动障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湘市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选取临湘市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的577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结核病知信行量表对所有结核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577例结核病患者知识评分(16.75±1.24)分、态度评分(13.40±1.35)分、行为评分(42.38±1.12)分。结论临湘市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普遍较差,今后尚需要围绕结核病展开更大力度的宣教活动。

  • 标签: 临湘市 结核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延续性护理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行为,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仅嘱按时复查,3个月后,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方面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衰 自护行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将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及行为干预有利于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糖,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所取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在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住院患者中共计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数字表法作用下将其均分为各48例的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与联合认识行为干预的研究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参照组低于研究组,护理后两组SAS评分明显降低,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升高,而研究组护理后冠心病知识掌握评分远比参照组高,SAS评分较参照组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冠心病住院患者,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协助治疗获取更佳的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住院患者 认知行为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胃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3到2017.05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综合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为(2.26+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3+0.67)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嗜烟、嗜酒、缺少体育锻炼、饮食不规律、高盐饮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5.35+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64+3.56)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综合护理管理 胃癌手术 生活行为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行为安全的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综合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某血液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职的8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为节点,对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实施前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28.75%、工作满意度85%,实施后职业暴露发生率10%、工作满意度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护人员实施基于行为安全的综合干预可大幅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儿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6月普通外科住院的60例学龄期阑尾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干预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通过改变患儿及家长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不合理认知,减轻其对疼痛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能有效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阑尾炎 早期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任意选取6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与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定期复诊以及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水平,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保健知识、行为以及技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社区在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对100名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同时将100名产妇纳入本次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分析孕产妇健康教育前后其保健知识、保健行为等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孕产妇的各项技能指标均差于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进行健康教育前,孕产妇对孕期潜在的危险因素了解有60%,健康教育后上升为98%;教育前孕产妇对入院物品准备的了解有75%,教育后上升为100%,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产期女性行母婴保健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率,提升孕产妇保健行为和技能分数,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孕产期 母婴保健 健康教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4例为样本,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有漏服行为、有擅自调整时间/剂量行为、服用其他药物未征询的意见、经常有可能导致眼内压上升的行为、饮食管理不到位导致便秘、呼吸道感染不到位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全程规定时间内复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自我管理 综合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