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病患者康复临床路径的具体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97例膝骨关节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有52例,给予临床路径的治疗,其中有初期康复训练,中间的康复阶段,递进阶段的锻炼,恢复阶段的练习;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8.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86.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关节病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管理后,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膝骨关节病 康复治疗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0名,随机的把他们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在观察组中,采用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有很大的差异,分别为92.26%和7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康复临床治疗不仅可以将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重建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康复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如何提高护理效果。方法观察65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过程。结果65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有13例(20%)患者得到完全康复,显效22例(33.9%),有效18例(27.7%),总有效率为81.6%。结论在积极有效的护理护理实施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方法及其对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1年8月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语言训练等康复护理训练,之后采用Brunnstrom分级方法分别对偏瘫患者护理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偏袒患者行康复护理后,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69例完全恢复,占86.3%;6例可生活独立自理,占7.5%;3例仍需借助拐杖行走,占3.8%;2例生活不能自理,仅占2.5%;同时,Brunnstrom分级法对护理前后患者的评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训练能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对患者生活

  • 标签: 偏瘫患者 康复 护理 肢体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予以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2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K)评分为(68.25±17.25),运动能力评分为(78.2±1.8),平衡能力评分为(7.89±0.15),对照组在2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8.20±15.23),运动能力评分为(45.3±1.6),平衡能力评分为(4.21±0.1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采用常规治疗加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是急性脑卒中的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早期康复 急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干槽症患者44例在彻底清创后用明胶海绵粘取康复新液置于拔牙创内,观察治疗后镇痛效果和疗效。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1,3日复诊42例患者治疗有效,止痛有效率为95.5%结论康复新明胶海绵治疗干槽症能迅速减轻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适用于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干槽症 康复新液 明胶海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予以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60例,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2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K)评分为(68.25±17.25),运动能力评分为(78.2±1.8),平衡能力评分为(7.89±0.15),对照组在2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8.20±15.23),运动能力评分为(45.3±1.6),平衡能力评分为(4.21±0.1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采用常规治疗加运动疗法和言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质量,是急性脑卒中的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早期康复 急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期康复治疗与晚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17例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参照组17例患者采用晚期的康复治疗,分别依据FIM(功能独立性评定)与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半年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IM与Barthe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的患者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功能的独立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晚期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共42例,按患者到我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入院之后只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1.7±4.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4.76%(1/21),低于对照组的33.3%(7/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脑卒中术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脑卒中手术 偏瘫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肛提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功能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有效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提升患者盆底肌力并降低尿失禁等事件的发生,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高很有帮助,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5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105例、51例。对照组给予肛提肌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会阴肌力4~5级的比例为86.67%,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比例(1.90%)明显低于对照组(9.80%,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其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治疗 会阴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干预剖宫产术后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通过进行中医干预康复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生化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56.25%,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在产后恢复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医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产妇术后康复情况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可提高产妇的机体免疫方面的能力,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医干预剖宫产 术后康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的64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2例。康复组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和康复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康复组的护理有效率31例(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23例(71.88%),康复组并发症发生几率1例(3.13%)显著低于对照组7例(21.8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吞咽障碍患者 康复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盆底功能性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对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良好的效果,是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 盆底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体位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患者进行加强体位护理,同时结合按摩、针灸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肌力阳性率为83.33%,对照组肌力阳性率为57.23%,实验组肌力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加强体位护理,并结合按摩、针灸等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期 体位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康复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总体满意度46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79.17%),两组干预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康复组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塞患者 早期康复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肌劳损患者的康复推拿治疗。方法对2014年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40例临床推拿按摩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腰肌劳损患者经治疗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例,症状体征基本消失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并可有肌肉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制痛等症状出现。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 标签: 腰肌劳损 推拿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着重饮食营养平衡、心理指导、康复锻炼指导以及防护并发症指导等护理,就这两组试验组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试验组A的疼痛好转率为93.3%,并发症率10.0%,高于对照组B的66.7%和26.7%(P<0.05);两组间的再手术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总住院时间等均差异明显。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更加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

  • 标签: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对烧伤患者进行功能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烧伤外科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随机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分别通过传统路径和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开展功能康复指导工作,比较两组功能康复指导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前两组烧伤病例的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指数(63.40±5.90)分高于对照组(6.10±5.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康复护理路径来进行烧伤后的康复功能指导,能够实现促进机体功能快速恢复的效果,因此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康复护理路径 烧伤患者 功能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性瘫痪患儿12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为其指定教育康复和医疗康复计划。所有患儿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周和12周进行测评,比较结果。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儿的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观察组患儿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中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脑性瘫痪 教育康复 医疗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