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四叶酸还原(MTHFR)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62例URSA(复发性流产组)及59例正常对照组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复发性流产组病人总的突变T等位基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性流产组MTHFRC677T基因型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复发性流产组T等位基因型频率为53.2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URSA发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自然流产 基因 MTHFR
  • 简介:摘要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和H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亚甲基四叶酸还原,(MTHFR)为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生化代谢过程关键,各种因素使MTHFR基因突变可引起Hcy水平升高。目前已经被发现MTHFR有10余种类点突变,C677T的突变为最常见类型。对于不同民族与地域而言,其基因型分布与表达存在差异。早期发现其不同的基因亚型并根据相关情况开始相关干预,对于有效控制高血压及H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从亚甲基四叶酸还原C677T基因多态性与H型高血压关系角度展开综述。

  • 标签: H型高血压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多态性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基四叶酸还原(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对37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及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MTHFR基因677C/T等位基因检测,并同时用生化法测量两组孕妇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结果妊高征组677TT突变型频率24%明显高于正常组10%(P<0.05),妊高征组677T等位基因频率47%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8%(P<0.05);同时,妊高征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为14.1±2.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6μmol/L(P<0.01)。结论MTHFR基因677C/T多态是妊高征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它可以导致孕妇血液中同型半胱氨(HCY)水平升高而引发妊高征。应普及推广MTHFR基因677C/T多态性及HCY在孕前、孕期的检测,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 标签: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 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HCY)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TR)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癌症组),45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及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TR指数进行测定,并做出分析。结果癌症组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t=8.863,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48,P<0.01);良性病变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17.5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中不同级别间表达比较及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间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通过对硫氧还蛋白还原指数进行准确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并监测病情变化。

  • 标签: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土曲霉3.04072(Aspergillusterreus3.04072)次生代谢产物对α-糖苷活性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多种柱层析技术从土曲霉A.terreus3.04072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得到6个次生代谢产物,并以Acarbose为阳性对照药,对所得单体化合物测定α-糖苷抑制活性。结果体外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5和6均具有较强的α-糖苷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是0.542,0.409,0.282和1.086mM。结论本论文首次发现化合物5和6具有很强的α-糖苷抑制活性

  • 标签: 土曲霉 次生代谢产物 &alpha -糖苷酶抑制活性 丁内酯 阿卡波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锦香中酚性成分抑制脂肪酸合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单体化合物对脂肪酸合抑制作用。结果金锦香酚性成分中鞣花酸类和含有酯基基团的化合物对脂肪酸合抑制活性抑制IC50值范围在3.7-87μg/ml。结论金锦香中黄酮苷类与鞣花酸类成分具有脂肪酸合抑制活性

  • 标签: 金锦香 酚性成分 脂肪酸合酶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这三种含抑制剂复合药对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革兰阴性杆菌482株,使用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分析,采用K-B法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最高。三种含抑制剂复合药对于非发酵菌的耐药率均高于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为33.7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为33.33%。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对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弱,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鲍曼不动杆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含酶抑制剂复合药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抗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海蜇活性肽制备与抗肿瘤活性。方法海蜇先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解条件,然后将解物离心得到海蜇活性肽粗品。粗品经超滤、SephadexG-15凝胶层析、冷冻干燥纯化得到海蜇抗肿瘤活性肽,通过MTT法及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测定了其对肿瘤细胞体外增值的影响。结果碱性蛋白在温度为55℃,料液比为12,加量为1000U/g,时间为4h的解条件下对海蜇进行解,解液中的氨基氮含量为41.3mg/100ml。从海蜇中分离纯化得到活性肽,MTT法表明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量效依赖关系;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显示该肽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经碱性蛋白解制备的活性肽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海蜇酶解抗肿瘤活性活性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CKMB)质量与活性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免疫抑制法同步检测急性心肌梗塞(AMI)组、非AMI组血清中CK-MB的质量和活性,并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AMI组CKMB质量和活性均高于非AMI组(P<0.01),CKMB质量升高较活性早;非AMI男性组CKMB质量高于女性组(P<0.05),但CKMB活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和NAMICKMB质量和活性相关性比较,男性组r值为0.857,女性组r值为0.893,均呈正相关,女性组相关性较男性组好。结论在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CKMB)质量与活性者无明显差异。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MB质量检测较活性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 标签: CKMB质量 活性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TT法筛选赶山鞭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MTT实验法检测quercetin(1),rutin(2),hyperin(3),quercertin-3-O-α-L-arabinofuranoside(4),quercertin-3-O-β-D-glucoside(5)五种赶山鞭单体化合物对HUVEC细胞的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化合物浓度梯度为0.1、1、5、10、50、100μg/mL。结果在此浓度梯度范围内,化合物1、2均抑制HUVEC生长,化合物1浓度<1μg/mL时不显著,≥1μg/mL时极显著(P<0.01),化合物2均极显著(P<0.01)。化合物3、4浓度≤5μg/mL时抑制生长,≤0.1μg/mL时有极显著生长抑制效应(P<0.01),>5μg/mL时有极显著的生长促进效应(P<0.01)。化合物5浓度<1μg/mL时抑制生长,≤0.1μg/mL时有显著生长抑制效应(P<0.05),>5μg/mL时促进生长,>10μg/mL有显著的生长促进效应(P<0.05),>100μg/mL有极显著的生长促进效应(P<0.01)。结论化合物1、2有抑制HUVEC生长的作用;化合物3、4、5低浓度(<5μg/mL)抑制HUVEC生长,高浓度(>5μg/mL)促进HUVEC生长。

  • 标签: 赶山鞭 HUVEC MT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ALP)的活性水平在死胎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法测定100例正常孕妇晚孕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和100例妊娠至晚孕死胎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死胎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也是动态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死胎
  • 简介:摘要TAFI于1989年被发现,其激活状态通过水解纤维蛋白凝块表面的C端赖氨酸发挥抗纤溶作用。TAFIa于37℃时半衰期仅为8到15分钟,虽然目前没有发现内源性抑制物,但TAFIa的活性是可控的。研究发现TAFI对各种静脉、动脉疾患有影响。另外TAFI在炎症过程中发挥作用。高TAFIa水平是血栓性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抑制TAFI系统可能为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或溶栓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 标签: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该类药物从降压、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到保护缺血性心肌,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临床应用中要掌握其用法和禁忌证,改变“小剂量与大剂量同样有效,小剂量可减少副作用”的观点,宜与相应药物联用,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药效。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内科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神经氨酸抑制剂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是针对活性位点进行药物设计。本文根据神经氨酸抑制剂的结构,活性,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介绍,合成一种新的神经氨酸抑制剂。

  • 标签: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合成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凝血Ⅲ在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上海太阳抗凝血Ⅲ试剂盒在德国BECompact-X全自动血凝仪测定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活性。结果30例新鲜冰冻血浆和30例普通冰冻血浆的凝血活性分别是110+8.6%和90+8.5%。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抗凝血活性明显高于普通冰冻血浆的抗凝血活性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冷上清(CRP)现在又称为冰冻血浆1中的抗凝血活性差异。方法运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60份新鲜冰冻血浆和60份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及不同时段检测的活性区别。结果1周内检测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94.08±7.67和96.60±15.03。48周检测的新鲜冰冻血浆和冷上清的抗凝血活性分别为83.20±4.79和88.05±8.24。结论冷上清可替代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抗凝血的补充制剂,针对性地拓宽冷上清的使用范围和适应证。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冷上清 抗凝血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eJA、ABA和Ca2+处理对甘草(Glycyrrhizaspp.)幼苗活性氧代谢及保护活性的影。方法以甘草幼苗为材料,分别用10-4mol/LMeJA和ABA及8mmol/LCaCl2溶液处理甘草幼苗24h,测定其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丙醛(MDA)含量及保护(SOD、POD、CAT)的活性。结果甘草幼苗在上述三种处理下H2O2含量均较对照显著下降,而O2-含量除在MeJA处理下较对照上升外,在其他两种处理下的变化则相同于H2O2含量的变化;脯氨酸的含量除在Ca2+处理下较对照上升外,在其他两种处理的变化则相同于H2O2含量的变化;MDA含量除在MeJA和Ca2+处理下较对照上升外,ABA处理下低于对照;SOD活性在Ca2+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在其他两种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POD活性在ABA和Ca2+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在MeJA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CAT活性则表现出在MeJA和ABA处理下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在Ca2+处理下显著低于对照。三种处理下甘草幼苗SOD,POD,CAT三种保护相互协调,有效地清除了三种处理条件下产生的少量活性氧,使活性氧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有效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防止其他伤害过程的发生,使甘草植株维持较正常的生长发育。

  • 标签: 甘草幼苗 MeJA ABA和Ca处理 活性氧 丙二醛 保护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抑制分泌的治疗情况作比较。方法收集自1995年6月至2015年6月这20年间在我院住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共298例,分别对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加贝酯/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奥曲肽联合加贝酯/乌司他丁等三组药物治疗与非使用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结果使用组与非使用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单用蛋白抑制剂和联合抑制治疗死亡率较非使用组更高(P<0.01)。结论使用生长抑素类、蛋白抑制类药物或两者合用未能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手术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蛋白酶抑制剂 生长抑素 奥曲肽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大鼠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CYP450活性研究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肝微粒体CYP450进行介绍,并总结和归纳中药在CYP450活性研究方法的应用。结果CYP450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实验CO吹泡法,化学显色法,体外温孵和体内cocktail探针实验。该方法的应用从中药单体成分逐渐发展到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结论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体外方法对CYP450研究越来越深入,合体内cocktail探针法,提高药物体内代谢清除预测的准确性。

  • 标签: 中药 P450 肝微粒体 温孵 cocktail探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腺苷脱氨(ADA)活性对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08年1月到2012年08月,选择在我院结核性浆膜炎的患者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其他炎性浆膜炎2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胸腔积液腺苷脱氨活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前胸腔积液腺苷脱氨活性为54.1±12.8(U/L);对照组检测胸腔积液腺苷脱氨活性为14.9±4.9(U/L),显著低于研究组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2.824,P<0.01)。结论腺苷脱氨活性检测可以用于结核性浆膜炎的诊断。

  • 标签: 腺苷脱氨酶结核性浆膜炎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