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确保药品运输的全程冷,指导保温箱运输药品,本文就冷藏药品运输用保温箱的验证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从人员、设备、测点布置、验证项目、验证结果等多方面来分别阐述。

  • 标签: 冷链运输 保温箱 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入。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前入组患者采取前入无张力修补术,后入组患者则采用后入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前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要高于后入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前入组中切口血肿患者2例(7.14%),术后疼痛患者2例(7.14%),术后尿潴留患者3例(10.71%),术后异物感患者2例(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后入组当中,切口血肿患者和术后尿潴留患者各1例,没有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术后异物感达到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7.14%)。另外,前入组当中有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3.57%,后入组当中无复发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入的方式为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减小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腓骨入和后外侧入治疗旋后外旋转Ⅲ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50例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腓骨入组和后外侧入组,各25例。比较他们的具体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并没有差异性,后外侧入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与经腓骨入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后外侧入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都比较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也比较好。

  • 标签: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尿游离轻水平检测在不同肾脏损伤时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病42例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肾病综合征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IgG及血、尿轻水平,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对其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IgG、κ、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κ、λ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IgG、κ、λ水平均低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尿κ、λ水平高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者(P<0.05)。多发性骨髓瘤组与观察组的血清κ、λ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多发性骨髓瘤组与观察组的血清κ、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组κ/λ比值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κ/λ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轻水平检测在不同肾脏损伤时可出现不同改变,尤其是鉴别慢性肾脏疾病与骨髓瘤性肾病方面,κ/λ比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轻链水平 尿轻链水平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入斜坡脊索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鼻入斜坡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各种检查的护理、实施充分的术前准备等,术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饮食护理与基础护理,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恢复良好。结论经鼻入斜坡脊索瘤,经采取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经鼻入路 斜坡脊索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iltse入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内固定治疗的8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1选择Wiltse入作为观察组,41选择后正中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与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年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ltse入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轻,更有利于脊柱功能恢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Wiltse入路 内固定术 骨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stoppa入手术对髋臼前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按照选择的不同手术入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选择髂腹股沟入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改良Stoppa入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手术对髋臼前柱骨折有显著疗效,其可以避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 标签: 髋臼前柱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 髂腹股沟入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盲选本院在2016年1月—12月接收的肝胆管结石患者92例,任选其中46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取石;而另外46例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进行取石。对比两组的患者住院天数以及手术之后各项指标间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数据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应用于在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可以保障治疗的效果并缓解患者所承受的病痛,可用于临床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肝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跟腱旁后内侧入治疗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后内侧入,实验组患者采取跟腱旁后内侧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OFAS踝-后足和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腱旁后内侧入可以很好的暴露出骨折的部位,尤其适用在后踝骨折复杂、关节塌陷严重的骨折患者,具有精确复位及可靠固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跟腱旁后内侧入路 HaraguchiⅡ型后踝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额下入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例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存在嗅觉障碍8例,癫痫3例,视神经损伤4例,头痛及头晕9例,精神障碍2例;手术根据Simpson分级,I级11例,II级4例;术后平均随访12.4月,1例考虑复发,其余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额下入是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嗅沟脑膜瘤 额下入路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经鼻-蝶入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内镜下经鼻-蝶入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肿瘤切除程度、视力视野改善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日。结果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手术时间1.5~2.5h,绝大多数患者2周内治愈,术后闭经、泌乳、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时间7~10d。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未见颅内感染、视神经损伤、颅内出血以及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发生。结论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效果好、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 经鼻-蝶入路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鼻-蝶入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拔除膨胀海绵后鼻出血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3例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拔除膨胀海绵后鼻出血的急救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以及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垂体腺瘤切除术后鼻出血患者进行抢救和护理,对于病情变化需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增加抢救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垂体腺瘤 鼻出血 膨胀海绵 急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骨下静脉、右侧颈内静脉两条入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0例接受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分成100例/组。对照组经锁骨下静脉植入,观察组经右侧颈内静脉植入。比较手术用时、置管结果与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置管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相对而言,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采用右侧颈内静脉入效果较锁骨下静脉更好。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右侧颈内静脉 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胸乳入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按照计算机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6月27日-2017年12月27日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3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32例、参照组31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则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经胸乳入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胸乳入路 腔镜 甲状腺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联合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组肌间沟入和腋阻滞。记录穿刺操作的实践,对各主要神经的痛觉阻滞情况、运动阻滞程度以及麻醉效果分别记录并观察。结果对于痛觉阻滞情况,观察组患者在注入药物30min后,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完全阻滞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较多,P<0.05;对于运动阻滞运动,观察组患者在注入药物15~30min后患者运动阻滞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来说较好,P<0.05;对照组麻醉总效率为71.4%,而观察组总效率为10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上使用具有良好安全性,且麻醉效率非常理想,阻滞操作的时间却较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 腋路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经腹直肌后入腹股沟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对比检测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研究经腹直肌后入腹股沟探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分为两组,对照组该组30例患者使用普通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该组30例患者使用经腹直肌后入腹股沟探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低、平均住院日短,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中使用经腹直肌后入腹股沟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经腹直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 腹股沟嵌顿疝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糜胸采用右胸入胸腔镜辅助下行胸导管结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乳糜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右胸入的胸腔镜辅助下行胸导管结扎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左胸手术入进行胸导管结扎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糜胸患者采用右胸入胸腔镜下辅助行胸导管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在医师操作熟练的情况下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糜胸 胸腔镜 右胸入路 胸导管结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额入软通道微创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1月因高血压脑出血就诊的13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68例联合微创锥孔引流,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肿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NIHSS评分)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59%(65/68),高于对照组的83.87%(52/62),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前额入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且创伤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经前额入路软通道 微创 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髓内钉与髌上入髓内钉在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胫骨近端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照组传统髓内钉治疗,实验组髌上入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膝关节的活动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上入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骨科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时广泛推广。

  • 标签: 传统髓内钉 髌上入路髓内钉 胫骨近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侧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共9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侧椎间孔镜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改良Macnab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依据Macnab评价标准,93例患者中有44例治疗效果为优,有42例治疗效果为良,有5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可,有2例患者治疗效果为差,治疗的总优良率为92.5%。结论应用侧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侧路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