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06月我科接受120例躁狂症患者展开调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冲动行为干预,在护理干预三周后,护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定,应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展开分析,分析观察对躁狂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的社会能力因子分明显比观察组低,而激惹、精神病理以及迟滞因子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冲动行为干预对躁狂患者的护理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社会能力,降低冲动行为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冲动行为干预 护理 躁狂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士观察量表(NOSIE)在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入组住院精神病患者243例为研究组,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于入组后24h内由专门培训的精神科护士进行NOSIE评定,并观察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存在冲动行为。最后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无显著性差异,而NOSIE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组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NOSIE量表的激惹、精神病理因子分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出现冲动行为的危险因素,而社会能力因子分则是保护性指标。结论护士观察量表能够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评估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 标签: 护理研究 精神病患者 冲动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职卫校学生零食消费的现状和特点,为以后的干预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宿州市某卫校230名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获取信息。结果卫校学生零食消费现象很普遍,卫校学生吃零食的主要原因是无聊(48.7%),购买零食最看重口味(76.5%),吃零食的时间主要是午饭和晚饭之间(49.6%),女生吃零食的频率高于男生(P<0.05)结论卫校学生零食消费现象很普遍,应该加强营养与膳食指导课程的学习以及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多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时期对青年的教育务必要关注其消费观念和行为,深入认识和掌握其特点,端正消费态度中消极部分,对青年进行道德观念教育、理财教育和勤俭节约教育。本研究设计调查问卷,涉及消费的各个方面,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的青年,在调查中,可见当代青年积极的以实用、理性为主流的消费文化,也提示慈善意识正在提升的积极信号。

  • 标签: 青年 消费文化 消费意识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