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管挤压排脓与泪管切开术治疗泪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断泪管炎38例(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经泪管挤压排脓的患者为25例,其中13例(52%)经1次治疗后痊愈,10例(40%)经至少3次治疗后治愈,2例(8%)治疗多次均复发,改行泪管切开术;行泪管切开术均为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共13例,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泪管挤压排脓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泪小管炎 泪小管切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发生雾的原因,从而改善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方法对我科2012年住院病人中30个需要中心氧气雾化吸入的病人,采用观察及与病人和家属沟通的方式,了解并查找原因。结果30个病人中心氧气面罩雾化时雾,没有达到雾化吸入的效果。结论及时准确地纠正雾的原因,能使中心氧气面罩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心氧气 面罩雾化 雾小的原因分析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两种方法,即直接测序与扩增突变阻滞系统(ARMS),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进行对比。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病理科通过病理标本活检确诊为非细胞肺癌的患者127例,采用ARMS和直接测序检测该人群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综合两种方法,最终确定有突变的患者为64例,ARMS检出60例,敏感性为93.75%,测序检出33例,敏感性为51.56%。ARMS的检测突变率为47.2%,而直接测序检测突变率为26.0%.通过两种方法四格表的,得出两种方法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MS的突变检出率要明显高于测序(P<0.05),可见ARMS是更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 基因突变 测序法 扩增突变阻滞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苦柏洗剂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建立可靠的定性定量方法,来控制苦柏洗剂的质量,为制剂进入临床和生产阶段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方法采用HPLC,对本品的黄柏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盐酸檗碱、盐酸巴马汀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phenomenexC18(250×4.6mm,5um)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按梯度比例洗脱;检测波长345nm。结果盐酸檗碱、盐酸巴马汀在进样量1~2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99;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1,99.0%,RSD为1.2%,1.2%(n=9)。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为苦柏洗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甲状腺外科疾病是由多因素综合导致的疾病,其中大部分病因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高碘饮食、内分泌紊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放射线接触史等有关。甲状腺外科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正在成为一种高发病。为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变化特点以及这种变化的可能的相关因素,本文就甲状腺外科疾病的相关参数、因素及其变化特点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甲状腺 外科疾病 构成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康人群白细胞VCS(体积、传导率和光散射)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利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36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74名,女性186名)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VCS参数。结果研究发现白细胞的VCS参数值成正态分布,VCS参数与年龄和性别无关,而与白细胞总数相关。结论建立了健康人群白细胞VCS参数的参考范围,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指标。

  • 标签: 白细胞 VCS参数 Beckman-Coulter LH750
  • 简介:摘要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3]存在切口大、损伤重、愈合慢、术后散光大,视力提高慢的缺点,在大城市已逐渐被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取代,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设备要求高,投入大,许多基层医院无法进行。引入超声乳化环形撕囊及联合显微眼用镊劈核能在以前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设备下达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大部分优点且无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高能量对角膜内皮损害的缺点,术后观察角膜水肿影响小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结论虽然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散光大一些(植入硬晶体需要扩大切口),但视力不受影响,对角膜水肿影响。因此,对年龄大、晶状体核硬的患者或基层无超声乳化设备的医院,可以选用切口环形撕囊联合显微眼用镊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标签: 小切口环形撕囊 显微眼用镊劈核法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检测非细胞肺癌患者PTEN、VEGF和RRM1mRNA表达水平的体系,并对表达水平进行评价。方法以正常人外周血构建PTEN、VEGF、RRM1和管家基因actin的定量标准曲线,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中的“双标准曲线”模型对80例肺癌患者和200例正常人的上述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标准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TEN和VEGF基因在非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正常组织,PTEN、VEGF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P-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两者的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RM1基因表达与患者的性别、组织学类型以及P-TNM分期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较好的对非细胞肺癌患者体内PTEN、VEGF和RRM1mRNA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并给予客观评价,为后期的治疗和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荧光定量PCR PTEN VEGF RRM1 表达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步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0例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按照随机分号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60例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三部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克氏针固定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3.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26.46±3.06)d、9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1.20±5.43)d、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部复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三部复位法 小夹板外固定 克氏针固定治疗 儿童肱骨踝上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症者50例为高脂血症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测定所有入组者血小板计数,并计算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将新鲜血液离体后观察其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结果高脂血症组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粘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大于对照组(P<0.05),高脂血症组离体血块开始收缩及完全收缩时间均显著长于正常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凝血活性增强,提示血小板功能受到破坏。

  • 标签: 高脂血症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粘附率 血小板聚集率 凝固时间
  • 简介:摘要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主要是对血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血常规的检测目的在于发现许多全身疾病的早期迹象,贫血、血液疾病及骨髓造血功能的诊断。本研究旨在对血常规中各项参数及其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血常规 参数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血小板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为临床急需应用冰冻血小板的治疗及抢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采集健康人新鲜血进行离心,制作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比较冰冻保存前后血小板数量PLT、PCT,MPV,P-LCR,PDW,PH试纸测PH值;将分离的血小板分别加入保护剂二甲基亚砜(5%DMSO)后迅速置于-80℃低温冰箱保存。1月后对血小板进行复苏,再次检测Plt、MPV、PDW、PCT、P-LCR、PH值。然后对冰冻前后指标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Plt、MPV、PDW、PCT、P-LCR、PH值冰冻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在-80℃条件下冰冻保存1月,血小板相关参数保持稳定。

  • 标签: 冰冻保存二甲基亚砜血小板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所提供的参数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分析,给予所有慢性心衰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以及血浆脑钠肤(B型利钠肤,BNP)指标,比较患者超声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BNP指标以及心功能分级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慢性心衰患者LVEF与血浆BNP水平以及心功能分级均呈负相关,其他超声参数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且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心脏超声参数为自变量,以心功能分级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方程为心功能分级Y=5.21-2.08X(LVEF)。结论心脏超声诊断对于患者的心脏功能所提供的参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超声心动图为慢性心衰患者提供心脏超声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慢性心衰 心脏超声诊断 参数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子痫前期患者病情的预测和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子痫前期孕妇50例(患者组)和正常妊娠孕妇50例(对照组)进行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比较两组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诊断和干预病情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小板参数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在制药企业洁净区空间灭菌的几种常用方法中,臭氧灭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对臭氧发生器灭菌效果的几大决定因素的分析探讨,结合实际应用开发合适的臭氧灭菌程序,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臭氧灭菌的效力,提高制药工艺特别是无菌制剂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无菌保障水平。

  • 标签: 臭氧 空间灭菌 制药 洁净区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初步探讨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5例作为肝硬化组,6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t检验对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硬化组血小板组四项参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肝硬化 血小板参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简述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参数与临床应用关系。方法利用文献资料,对部分抗菌药药学参数和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论依据药学参数制定的给药方案,能有效防止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产生。

  • 标签: 抗菌药 参数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的PLT、MPV、PDW、PCT、P-LCR等血小板相关参数,并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组的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PC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小板功能增强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可快速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诊断鉴别贫血病人中的意义。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贫血病人进行分组研究,其中48例缺铁性贫血病人被选为乙组,48例地中海贫血病人被选为甲组,同时将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其血液红细胞参数,并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通过对比3组受检者血液红细胞的相关参数(HCT、MCV、MCH、RBC、RDW)水平,发现乙组与甲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较显著,P均<0.05。结论在诊断贫血病人时,应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价值较高,可准确的鉴别贫血的不同类型,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红细胞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