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嘉鱼HIV/AIDS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经过WB法确认的HIV/AID逐例进行个案调查,详细询问婚姻状况、婚外性行为史及性伴数、有偿供血史、受血史。对HIV确认阳性者的配偶、子女全部采血,免费检测HIV抗体。结果全县累计有HIV/AIDS52例,其中外地4例,本县47例。在47例感染者中,男24例女23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20—49岁占87.23%;已婚30人,占63.8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占65.95%;农民占72.34%;经性途径传播占78.72%、经血液途占19.15%、不详占2.13%。结论嘉鱼HIV/AIDS的传播方式以性接触传播为主。传染源主要是外出打工者,他(她)在外地感染后,将HIV传给他(她)们的配偶和其他的性伴。目前尚未发现母婴传播。

  • 标签: 嘉鱼县 HIV/AIDS 传播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阳婚前医学检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结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登记结婚的11821对,自愿婚检的男女11450对,男11423人,女11437人,共22860人进行医学检查,婚检率96.9%,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疾病患者3145例,患病率13.76%。其中精神疾病16例、传染病(性病)156例、内科系统病736例、生殖系统病807例、HBsAg(+)1430例,现孕3663例。结论婚前检查是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应该加大妇幼保健工作的力度,相关部门包括政府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措施干预,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使适婚男女树立健康的生殖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殖行为。

  • 标签: 婚前保健 生殖健康 未婚先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涟水1951~2011年流脑发病情况和发病规律,为合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涟水历年流脑疫情数据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的分布。结果涟水1951~2011年共发生流脑22719例,年均发病率为44.96/10万,1965年发病率最高达1970.86/10万,死亡843例,历年平均病死率为3.71%。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多,发病以农民最多,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小学生。结论涟水流脑发病仍以A群流脑为主,自1986年广泛使用A群流脑疫苗后,发病率逐步下降。但随着近年来C群流脑的出现,应加强流脑监测,掌握流行菌群的变迁情况并普及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

  • 标签: 流脑 流行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与死亡原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宾阳2009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宾阳居民粗死亡率为658.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1.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74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676.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66.4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3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5.41%。0-29岁主要死因为意外伤害,30-64岁主要死因以恶性肿瘤为主,65-79岁主要死因以脑血管疾病为主。结论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损伤和中毒是宾阳居民的主要死因。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赣榆的税务干部血清UA水平。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对175例税务干部的血清UA进行测定,然后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税务干部血清中的UA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男性组的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组。将检测数据与文献报道其它地区干部人群的数据进行比较,证实存在地区差异。结论男性税务干部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组。对男性税务干部应加强健康教育,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及科学的生活方式。

  • 标签: 税务干部 血清 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利于基层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工作模式,以全面提高基层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免疫接种服务;方法对洪泽万集镇2008年以来的免疫规划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领导重视、健全组织、细化分工、规范操作、儿童动态管理、查漏补种、现代化信息管理等途径,使基层儿童免疫规划工作逐渐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结论政府关注与投入、壮大基层工作队伍力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等措施让基层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一个质的蜕变。

  • 标签: 基层 儿童 免疫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1年龙川小儿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干预提供社会调查及相关治疗防范措施。方法对龙川小儿进行调查,总结其意外伤害原因及年龄段伤害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意外伤害在2~5岁之间,占全部病例的73.27%。男童比女童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2.31%、47.83%。烧(烫)伤、跌伤和锐器伤这三项致伤原因位于前3位,分别占伤害人数的19.04%、16.55%和14.41,随年龄增长,这3种致伤类型发生率逐渐下降;2岁以后的儿童在溺水、交通意外和爆炸伤这三样致伤类型中占据一定数量,并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儿童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与儿童意外伤害息息相关,家庭也是意外伤害发生几率比较大的场所之一。因此,加强看护及其他干预措施以减少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 标签: 意外伤害 儿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科技高速发展阶段,基层医疗设备日益增长,充分利用和管理好设备是医院设备科的主要职责。方法根据医院各科室特点,制定分级标准,快速应对医院各科的诊断和治疗需求。结果实行医疗设备电子化和有价值资料纸质化完整管理,及时解决设备维护、维修,得到价值大化。结论随着医疗设备快速增长态势,实行医疗设备电子化和有价值资料纸质化完整管理,极大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掌握宾阳主要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或参考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11年共检测食品18类共193份,其中合格150个份,总合格率77.72%;其中油条、馒头、玉米及其制品、花生、液体奶、腌制蔬菜、凉拌菜、幼儿配方粉、蛋类合格率均为100%;饼干合格率91.67%、糕点合格率83.33%、鲜榨果汁合格率83.33%、速冻熟制米面制品合格率83.33%、盒饭合格率66.67.33%、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50.00%、熟肉制品合格率44.44%、大米合格率40.00%、蔬菜合格率20.00%。在193份食品样品中,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常规监测的食品81份,合格63份,合格率77.78%;食源性微生物监测的食品112份,合格87份,合格率77.68%。结论宾阳主要食品存在污染物或有害物质污染,蔬菜、大米、熟肉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率较低,通过监测测为宾阳食品安全预警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食品 安全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宾阳1998~2010年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8~2010年宾阳HIV/AIDS的传播途径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98~2010年艾滋病疫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06年以前,感染途径以吸毒为主,2007年性传播的比例超过经静脉吸毒传播。结论宾阳的艾滋病疫情多种传播途径并存,但目前以性传播为主,防控难度加大。

  • 标签: 艾滋病 传播途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宾阳居民被动物致伤的现状及特征,以便采取措施减少动物伤人的危害,防止狂犬病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到宾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门诊就诊的1608例动物致伤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08例动物致伤者中,男性暴露多于女性,男性占59.14%,女性占40.86%;0~9岁占41.06%;各年龄组均有暴露,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3个月,以0~9岁组为最多占29.10%;1-12月份均有发生,7-10月份最多,占总数的41.79%;暴露以Ⅲ级为主,占63.42%;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总数的71.70%。致伤后71.84%在24小时内就诊,均接种狂犬疫苗。结论动物致伤人群以犬伤为主10岁以儿童是动物伤害的重点人群,下肢是受伤的主要部位。

  • 标签: 动物致伤 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为迎接省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所小学,在所抽取小学各随机抽检20名8-10岁儿童(男女各半)的尿样,按照WS/T107-2006方法检测尿碘,(由省疾控实验室完成)。每所小学采用问卷调查30名,5年级学生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居民户碘盐按照GB/T5009.42-2003方法检测。结果儿童碘中位数351.1ug/L;居民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为100%,学生健康教育调查知识知晓率为87.07%。结论嘉鱼已实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 标签: 消除碘缺乏病 尿碘 碘盐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玉藏族人群ABORh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方法ABO采用正反定型,Rh采用直接凝集法。结果ABO血型分布为O>B>A>AB,Rh血型均为阳性。结论ABO血型属于我国北方1。Rh血型阳性率比我国其它民族Rh阳性率低2。

  • 标签: 白玉县藏族 ABO Rh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约有60%的人感染过乙肝病毒(HBV),10%的人为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每年乙肝新发病例数约30万人,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乙肝疫苗接种是迄今为止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我国自2002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加快乙肝控制,降低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和乙肝及相关疾病发病率。为评价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开展乙肝免疫以来的接种质量,根据乙肝免疫规划的三项主要考核指标免疫接种率、免疫成功率、乙肝发病率来评价兰坪2009~2011年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质量。结果发现2009~2011年免疫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0%以上,血清学检测抗-HBs阳转率达93%,目标发病率控制在12.8/10万~38.18/10万。说明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 标签: 新生儿 乙型肝炎 疫苗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泽沙河镇7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情况,为今后临泽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和儿童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1年临泽沙河镇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体格检查情况。结果临泽沙河镇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90.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5.1%,影响儿童健康的前五位因素是龋齿、小儿单纯性肥胖、营养性贫血、Vit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6.3%、4.4%、3.0%、2.7%、0.9%。结论临泽沙河镇7岁以下儿童营养水平总趋势良好,但龋齿、小儿单纯性肥胖罹患率较高,指导儿童合理营养和探索有效干预措施成为我县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儿童 健康体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商河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商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组织实施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分析2011年商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资料。结果2011年商河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3起,波及24368人,发病968人,死亡2人,传染病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多,地区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事件发生以3~5月、11~12月最多,人群分布以学生和农民为主。结论针对商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点,加强对学校和农村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防控,完善应急体系和预警机制,对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监测 预防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