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健康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健全,能正常对待外界的各种变化,从情绪到内心能适应并能及时调整。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基础。

  • 标签: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 简介:摘要由于今天的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一些其小小年龄本不该接触的东西,如成人电视节目中、电子游戏中、广告中、家长谈话中关于金钱、性、官位、物质享受等等的影响,使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出现了不少过去没有的问题。另外,社会上对高学历、高薪酬过分追求的热浪正通过急功近利、望子成龙的家长冲向幼儿,并对幼儿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社会竞争的波及,使幼儿成长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的健全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

  • 标签: 幼儿 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当前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本文综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医生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儿科医生心理健康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县级医院儿科医生7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基线测评,在测评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工作的基础上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再于1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SCL-90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初次SCL-90心理健康测评,儿科医生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与常规模分相比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总均分及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和偏执因子方面的得分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仍然高于常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各项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医生与传统的人群相比,其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加强对儿科医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对改善儿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SCL-90 心理状况 思想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母亲的喂养行为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选取6~10岁的2014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标准身高体重将其分为肥胖组203名和正常组1811名。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婴幼儿母亲的喂养行为。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添加辅食时间、按时吃辅食均是儿童期肥胖的影响因素,且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各影响因素均是儿童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的母亲喂养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儿童期肥胖,母亲应注意坚持母乳喂养,同时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儿童肥胖
  • 简介:摘要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科,它们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却又存在着联系,这两种学科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影响、制约与促进,在新形势之下,做好政治思想教育最根本的方法之一,就是把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让两种学科可以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 标签: 政治思想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结合
  • 简介:摘要处于青春期的正在发育成长的青少年,正经历着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急剧变化。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健康是人一生健康的基础。如果这一时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那就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好的影响。文章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 简介:摘要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包括具有正常的智力、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完整与健康的人格等六方面,并介绍了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标签: 健康心理 标准 措施 方法
  • 简介:摘要加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不仅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每一个官兵健康成长的需要,还是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开展下去。

  • 标签: 部队 心理健康教育 官兵
  • 简介:摘要目的知识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全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医学院校2011级15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1582名被试者中在具体的10个因子中,躯体化5人,占0.32%;强迫78人,占4.93%;人际关系敏感81人,占5.12%;抑郁18人,占1.14%;焦虑13人,占O.82%;敌对23人,占1.45%;恐怖10人,占0.63%;偏执23人,占1.39%;精神病性2人,占0.13%。结论医学院校生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10个因子调查结果得出,心理问题表现在疑病症倾向、学习负担过重,很容易产生消极人生观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医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应遵循知识传授与问题解决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咨询相结合;健康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起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对其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并研究有效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5年03月创伤骨折患者102例。通过抽签法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组。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所有创伤骨折患者完成护理干预后,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方面,B1组优于B2组创伤骨折住院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患者,临床会表现出焦虑以及抑郁等系列的消极心理,临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能够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改善,最终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

  • 标签: 创伤骨折 住院 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患者的病情对护理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挑选112名直接照顾患者并愿意参与研究的护理者,通过改良护理者压力量表(MCSI)进行评估。结果112名护理者中,12名不符合要求。大多数护理者的年龄在30-39岁(48%)且为男性(70%)。男性护理者中,大多数为儿子。男性护理者中没有护理陪护者。压力评分的平均分为13.8。性别、年龄、夫妻关系及照顾时间并没有对护理者的压力造成很大的影响(P=0.64,0.848,0.839,0.110)。男性护理者在情绪调节方面有更大的挑战(p=0.0075)。单身护理者在人生计划上的变化巨大(p=0.014),已婚的护理者更加包容患者(p=0.0425)。照顾时间的延长减轻护理者的睡眠障碍(p=0.026)、身体健康(p=0.05)、时间需求(p=0.044)。年迈的护理者会感到力不从心。结论发现评估护理者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预防护理者紧张的干预措施,对于维持护理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卒中患者,护理者,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91名社区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社区医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58%;②社区医生心理问题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为主要表现;结论社区医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以强迫、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

  • 标签: 社区医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方法对158名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人际信任量表(IT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学生在授课之后,焦虑、抑郁程度相比较于授课之前有着明显的降低;人际信任度相比较于授课之前有着明显的提升;叛逆行为表现评分相比较于授课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结论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着较为明显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还能提高学生人际关系信任感,减少学生叛逆行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医学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计划生育手术对妇女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100例计划生育手术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人工流产手术组与置(取)宫内节育器组(IUD组),每组50例,与此同时,再选取50例正常非手术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计划生育手术方式对妇女心理健康生活产生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对照组,人流手术组的MH与RE显著要低,除了偏执以及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人流组各因子评分均高于IUD组与对照组。结论人工流产术以及IUD术均会对妇女的生活质量与心理造成影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手术。

  • 标签: 计划生育手术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对医学认识,人们对心理治疗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精神分裂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药物或物理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自知力逐步恢复后,由于受自身性格、社会偏见或其它心理因素影响,会造成他们对重返社会缺乏自信,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紧张,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生活的全面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调查 康复期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XX社区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VS82.4%),且P<0.05;讨论在社区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冠心病 心理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某干休所退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本干休所48位干休所退休人员,由心理健康调查小组负责,分别采用HAMA量表、HAMD量表,分析退休人员的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状况以及心理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48位干休所退休人员中,共出现38例心理异常,其中32位出现焦虑(66.7%),HAMA焦虑量表平均分为16.4±2.9分;17位出现抑郁(35.4%),HAMD评分为24.7±3.1分。心理健康异常的高危因素是离婚/丧偶、与配偶独居、非子女照料、合并基础疾病。结论本干休所退休人员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应重视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针对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危因素,实施针对性指导,以改善退休人员的心理问题。

  • 标签: 干休所 退休人员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对医疗保障需求的提高,人们在关注疾病及健康的同时,也逐步意识到医疗类特殊职业人群的健康问题,护理工作属于医疗服务行业,具有科学性、技术性、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为于一体,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有疾病的弱势人群,工作时间内直接面对的是病人的救治和护理,从而体现疾病的危重、生命的脆弱、责任的重大,都给护理人员心身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在高原特殊环境中,护士的身心健康更需要得到重视。为此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研究进行综述,从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高原上护理人群面临的压力及心理防护措施,以促进高原上工作的护士身心的健康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