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过程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疗法的成效。方法以288例2011年1月1日—2014年2月28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加药物疗法)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了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每组人数分别为140例和148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死亡率、气管插管率、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以上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一般治疗与药物治疗对于慢阻肺疾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和气管插管率,同时缩短住院的时间。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阻肺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创经鼻正压通气与常规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儿分为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正压通气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3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经鼻正压通气治疗能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无创经鼻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锦草的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浓度及倍数为研究考察的主要影响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进行实验设计,以没食子酸的含量、槲皮素的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综合进行评分,确定地锦草最佳醇工艺条件。结果地锦草最佳醇工艺为加10倍的60%乙醇溶剂浸泡24小时,回流提取三次,前两次回流提取每次2小时,后一次回流提取1小时。

  • 标签: 正交试验法 地锦草 槲皮素 没食子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重症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重症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气管插管发生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管插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降低气管插管发生概率,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无创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RR、HR、pH、PaCO2、PaO2/FiO2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RR、HR、pH、PaCO2、PaO2/FiO2各项指标上无论是在组间还是组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使用BiPA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 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基础疾病及类型,从而为临床老年心率失常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150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最常出现的心律失常类型为室性早博,其检出率为26.0%,其次依次为房性早博、窦性心动过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其检出率分别为23.3%、10.0%、9.3%、6.7%。其基础疾病,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患者所占比率最高。结论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与老年心律失常的形成有重要关系,对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老年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腔镜 切口疝 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9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方式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加速患者的术后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接治的116例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pH、PaO2、S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HR、R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价值。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 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应以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治疗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呼吸衰竭且具备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positiveventilation,NIPPV)治疗基本条件的病员,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1h)SaO2(血氧饱和度)、PaO2(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R(呼吸频率)、HR(心率)、MBP(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匹配组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未治疗时初始基础情况相同,具有可对比性。治疗后SaO2、PaO2、PaCO2匹配组P均<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R、HR、MBP及给氧流量匹配组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组的心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结论NIPPV在急诊应用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机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都按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研究组的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较高,死亡率明显较低,而不良反应则差别不明显。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的提高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急诊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早产儿呼吸暂停等疾病的抢救。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呼吸心跳骤停、窒息、呼吸窘迫患儿69例,抢救中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抢救患儿69例,除3例效果不佳改为气管插管外均获良好抢救效果。结论操作简单、安装容易、所需设备少、费用低、患儿耐受较好;既能迅速投入抢救,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又可避免气管插管有创操作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的发生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婴幼儿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分别施予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64/70)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1.4%(50/7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aO2(72.0±7.6)、PaCO2(42.4±7.5)和肺功能FEV1/FVC(67.0±7.1)、FEV1(75.4±9.5)改善优于参照组的(52.5±7.8)、(51.6±6.6)、(59.2±7.4)、(70.2±6.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身体损伤。

  • 标签: COPD 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随着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患者长期治疗中需反复静脉穿刺所造成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留置针被堵塞、反复多次冲管、封管、挤压等,既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和耗材,也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的概率。

  • 标签: 正压接头 留置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呼吸衰竭疾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相应护理服务,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有关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手段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的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在经过相关护理后,病人在PaCO2、PaO2,及HR等相关指标方面,都要明显好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疾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式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相应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病人病情,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状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治疗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疾病(COPD)所致呼衰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120例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阻肺疾病所致呼衰患者,按照奇偶数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提高,并发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疾病所致呼衰的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血气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依从性,安全性高,临床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治疗时对pH值、PaO2、PaCO2、临床症状及住院时间的影响,进而判断无创通气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1例明确诊断为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同时加用面罩无创通气(BiPA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症状缓解程度、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2h及72h后pH值、PaO2值上升和PaCO2值降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可改善呼吸困难及氧合情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无创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留置针在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88例传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留置针,研究组患者均行正压留置针,指派巡视护士进行观察,记录输液整体状态,发生回血、静脉炎、堵管、红肿、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情况,针对使用现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输液流畅、穿刺部位红肿、血管损伤、留置时间、所需费用等输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发生回血、静脉炎、堵管、红肿、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情况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正压留置针具备较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在感染性传染病患者的使用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在保证血管通路得到有效维持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护理人员安全,建议在临床使用。

  • 标签: 正压留置针 传染性疾病 应用进展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