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螺钉种植支抗在临床口腔正畸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40例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矫正支抗技术,实验组采用螺钉种植支抗技术正畸,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钉种植支抗正畸有效率高,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口腔正畸中采用螺钉种植支抗的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2月到2015年10月200例我院收治的错颔畸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口外弓强支抗治疗和螺钉种植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位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采用螺钉种植支抗的治疗,大大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口外弓强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型种植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例安氏Ⅰ类双颌前突患者矫治设计均为拔除双颌两侧第一前磨牙,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其中实验组微型种植植入双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内,牵引钩向远中直接与微型种植相连内收前牙;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横腭杆和双尖牙磨牙联合结扎,下颌双尖牙磨牙联合结扎内收前牙。2组均以滑动法内收上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上下颌前牙切缘平均内收量6.93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0.14mm;对照组上下颌前牙切缘平均内收量为5.84mm,支抗磨牙平均前移量1.25mm。实验组矫治时间比对照组平均少4个月。结论微型种植能进一步增强磨牙支抗,减少支抗磨牙前移,缩短治疗时间,对获得最大磨牙支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磨牙最强支抗
  • 简介:摘要种植义齿如今已经成为口腔修复主流。但是种植义齿骨整合式的定植、固位方式与天然牙牙周韧带支持形式有明显不同,因此在咀嚼感受,咀嚼力缓冲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缓冲体系的过大的咀嚼力可造成牙冠折裂、牙槽骨骨折等不良后果,导致牙种植术失败。从“师法自然”的原理看,模仿天然牙的牙周膜支持式种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案。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牙周膜支持式牙种植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 标签: 牙周膜支持 牙种植体 牙周韧带
  • 简介:摘要种植修复后应规律复诊,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各项检查指标,正确判断种植周围的软硬组织以及各部结构的状态;其次,应彻底清洁种植修复和余留的天然牙;最后,要强调维持良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正确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正常情况下,第一年应分别在修复后一周、一个月、3个月、6个月和一年时复诊;以后每半年或一年复诊一次。每次复诊拍摄一张X线片,或每年拍摄一张X线片。

  • 标签: 种植体 修复后 检查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种植支抗和多用途弓在治疗高角型深覆牙合正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0例高角型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微种植作为支抗压低上下前牙。对照组采用多用途弓压低前牙解除前牙深覆牙合。结果实验组压低前牙,打开咬牙合需3~4个月(平均3.6个月)。对照组经6~8个月(平均7.2个月)打开咬牙合,解除深覆牙合。结论使用种植支抗在高角型深覆牙合患者矫治过程中,在疗程及防止后磨牙升高的疗程中明显优于使用多用途弓技术。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多用途弓 高角型深覆牙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于本院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78例患者资料,按照患者的治疗方式纳入微型组与常规组(n=39)。常规组应用非种植支抗治疗,微型组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型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与上中切牙凸距差均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微型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1例,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5例,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且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体支抗
  • 简介:摘要因在骨量不足区域的应用优势,短种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短种植在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短种植体 理论依据 危险因素 存留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运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取资料回顾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至今所收治的共120例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当中共有患者60例。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经过了本人或者家属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根据患者的牙根情况进行印牙模。当中观察组的患者主要使用的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措施,对照组则采取金属托槽牙齿矫正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采取定期随访,治疗时间为1~2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正畸的治疗当中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并且有着操作简单和稳定高等优势,因此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非种植支抗治疗,观察组采用种植支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磨牙位移、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两组并发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效果良好,可以较好的进行固定,同时不会对患者产生明显的并发症,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牙科诊所2012年7月—2013年10月78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横腭杆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正畸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 口腔正畸 横腭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种植在牙周病缺失牙修复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上对牙周病患者的缺失牙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具体手术方法采用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式为植牙手术、牙周翻瓣术、牙半切术、截根术、冠延长术,手术完毕采取种植修复义齿,然后才有磁性附连体覆盖式义齿、K?nus双重冠、植支持式覆盖式义齿等方式对可摘式义齿进行固定。治疗过程主要包括病因期、手术期、修复期、维护期;治疗完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上述病例经过种植牙辅助修复,在患者牙周炎缺失牙修复过程中,能够更有效的减少缺失牙周围对邻牙的破坏。并且可以明显的增加可摘式覆盖义齿的固持力。无种植后排斥、无牙龈萎缩的状况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追踪发现,患者的牙槽骨也几乎没有被吸收,种植没有发生松动,在修复后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种植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修复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牙周病 缺失牙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76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9例与37例。其中为对照组实施非种植强支抗治疗,实验组实施专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结果与非种植强支抗治疗后的效果比较,种植支抗治疗后的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与凸距显著减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型种植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抗以及正畸治疗,同时便于操作,可靠性较高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强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NdYAG激光治疗种植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名种植周围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①NdYAG组NdYAG激光治疗(波长1.06nm,输出功率0.25~20W,光纤直径0.5mm);②对照组碳纤维头超声洁治辅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局部抗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4﹑6﹑8﹑10周测定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探诊出血(bleedingonprobing,BOP),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结果两组治疗后种植周PI、BO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2周和4周时NdYAG组BOP评分指数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过程PD也呈下降趋势,从第4周起两组PD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同一时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种植周围炎上述各临床指标;②在BOP方面,NdYAG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NdYAG激光 种植体周围炎 超声波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手术全过程的护理,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24例患者口腔种植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总结口腔种植手术的经验。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顺利地完成手术,并且已经完成永久修复。结论人工种植牙的成功与否,除了医生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外,离不开护士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密切的配合、术后精心的护理

  • 标签: 口腔种植 全过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成人口腔正畸治疗的30例患者,均予以微型种植支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所有患者对微型种植支抗表现出很好的耐受性。在正畸手术结束之后,30例患者的面形较好,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微型种植支抗用于成人口腔正畸治疗,具有操作流程简单、体积相对微小、支抗持续作用稳定、对患者创伤面较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支抗 成人 口腔正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型种植支抗在临床上治疗口腔正畸的应用并观察使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微型种植支抗治疗的60名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非种植强支抗治疗,研究组给予专用的微型植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的减少量较大,磨牙位移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支抗对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临床效果较佳,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应用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西吡氯铵含片治疗种植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名轻度种植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洁治组)和实验组(洁治+西吡氯铵含片组),观察其治疗前后牙周各项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有所改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均有所降低(P<0.05)。经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牙周各项指数接近治疗前(P>0.05),实验组牙周各项指数均有所善(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治疗和预防种植周围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西吡氯铵含片 种植体周围炎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内收前牙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上颌前突或双颌前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患者均采用纯钛微型螺钉种植作为支抗内收前牙,总疗程为1~2年,平均疗程16.54±3.75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4例患者中40例顺利完成正畸治疗,正畸成功率达95.24%,其中2例患者因微型螺钉松动,改为头帽口外弓治疗。采用微型螺钉种植支抗治疗的40患者II类磨牙关系均得到成功纠正,前牙覆盖关系也得到正常建立,面型凸度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结论?微型螺钉种植支抗系统具备舒适、稳定特点,支抗控制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支抗磨牙的稳定,矫正患者口腔前牙前突、畸形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 螺丝钉 种植体支抗 前牙正畸 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