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35例,分析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5例患者较使用普通钛网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外观满意,且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皮瓣下积液及钛网外露等情况。结论使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钦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塑形外观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成型 三维钛网 颅骨修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发病月份、病原菌、临床表现。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组中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岁以下,6~8月份发病最多,以柯萨奇病毒感染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呈明显的季节趋势,主要症状为发热和皮疹,综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手足口 临床特点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采用一次成型手术治疗103例马蹄型高位复杂性肛瘘,治愈76例,治愈率100%。治愈时间27~50天,平均35.1天。术后随访三个月至三年,暂无复发,并无肛门失禁、肛门移位、肛门畸形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

  • 标签: 一次成型 马蹄型高位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诊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30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手足口病以患儿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对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抗病毒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以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红色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尽早进行对症和抗病毒治疗,可以确保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降低疾病的危害。

  • 标签: 手足口病 抗病毒 对症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腺瘤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85例胸腺瘤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44例为单纯胸腺瘤,41例为合并MG(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85例患者术后3例死亡,另82例痊愈或缓解。在病理分型、临床分型以及病理分期方面,单纯组与合并组未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对单纯组中27例、合并组中25例实施随访,比较其在术后第1、3、5年的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接受随访的52例患者术后第5年的生存率在分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腺瘤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与其病理分期有显著联系,与有无并发MG未有明显关联,该病症以淋巴细胞型为其常见病理类型。

  • 标签: 胸腺瘤 MG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近期南充市中心医院行pvp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有效护理、并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腰背部疼痛均在术后6-48h有明显缓解;手术时间20-45min。结论加强对行pvp手术患者的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脊柱骨折/外科学 脊柱骨折/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腹部平片特点,为临床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诊断正确率,最终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4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均进行临床腹部X线平片检查,检查范围为患儿腹部全面扫描,并拍摄腹部平片。选取一至两名具有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的医学影像检验人员对所有患儿完成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结果2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均经X线腹部平片检查,且经空气灌肠进一步证实诊断,X线腹部平片检查准确人数为16例,准确率为66.67%;患儿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越长,则完全性肠梗阻发生率越高。结论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患儿病情诊断正确率较低,因此仅作为辅助临床检查手段,若需进行确诊还应对其进行空气灌肠或B超检查。但对患儿进行腹部X线平片仍具有一定意义,如患儿腹部平片检查可知体内出现局限性积气,且发现结肠内部充盈缺失,可基本明确诊断患儿病情。

  • 标签: 小儿 急性肠套叠 腹部平片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老年患者因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受各种慢性疾病的困扰,且往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心理波动较大,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心理而不愿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老年患者身体疾病的同时,更应关注其心理方面的隐患,针对患者不同的家庭背景、病情等因素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秉承治病先治心的原则,通过与患者耐心的沟通交流,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增加其治疗的依从性,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患者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10年l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58例急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对于存在危险因素者,要提高警惕,尽快行血气分析、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CTPA)等检查,抗凝治疗能安全有效治疗肺栓塞。结论正确认识APE的高危因素,提高诊断意识,有助于APE的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诊断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特点。方法收集GIST患者23例,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3例患者手术切除率100%,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成功获得随访19例,随访率82.6%,随访时间1~2年,随访的19例患者中有2例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均存活至今。结论GIST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多见于胃,其次为小肠,外科手术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惊厥患儿均治疗有效。除复杂性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患儿各有1例发展成为癫痫,其他患儿均无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小儿惊厥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但除去先天性或外伤性因素外,一般预后较好。惊厥复发频率与发育程度有关,应该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复发率,使之能尽量顺利成长,顺利度过惊厥危险期。

  • 标签: 小儿惊厥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分析归纳。结果50例患者中,45例患者肺部出现白色粘稠、黄色或黄绿色浓痰,49例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有48例患者出现体温>38℃,X线胸片出现浸润性阴影50例,肺间质改变1例,其中双侧改变22例,单侧改变27例。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均于在机械通气后2-18天之内发病,有1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后2-4天发病,属于早发型,有4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超过4天后发病,属晚发型,早发型死亡4例,晚发型死亡19例。50例患者共检测出71株病原菌菌株,其中格兰阴性菌感染49例,占6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8株,大肠埃希菌14株,肺炎克雷伯菌8株,不动杆菌6株,其他3株;格兰阳性菌感染12例(16.9%),其中6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3株为表皮葡萄球菌,3株为其他菌株感染,真菌10株(14%)。可见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细菌多为格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菌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有较强的耐药性,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选择抗生素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进行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一年发现患者的咽腔明显增宽,悬雍垂逐渐缩短,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完全消失者32例,明显减轻者6例,治愈率100%。结论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不仅能够在有效增大咽腔通气面积的同时保持咽腔粘膜的正常功能,而且还能够避免误咽、腭咽关闭不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综合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进行有效疏导,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两组患者,并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案,对心理症状改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心理症状均有所改善,但通过综合系统的心理护理有效率更高,达到了94.45%。结论坚持“以人为本”医学理念,在癌症患者护理研究中,发现全面系统的心理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对帮助病情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癌症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8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老年胃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上腹疼痛、烧心泛酸,黑便、消瘦以及恶心呕吐;临床Ⅲ期和Ⅳ期患者约占85.2%,其中30.1%的患者合并有其他器官病变。癌灶多位于胃窦、胃体、贲门胃底等;行胃-空肠吻合术9例,姑息性切除17例,根治性切除6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高龄胃癌多发于胃窦部,其恶性程度较高,临床以Ⅲ、Ⅳ期较常见;根治性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通过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老年 胃癌 临床特点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急性心梗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2年-2013年两年期间来院接受急性心梗治疗的93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对其分成两组。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护理作为对照组,而另一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周密的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病症表现及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分析后得出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只出现轻微胸痛症状,出现心理障碍的患者为73.1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2.15%,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的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入周密的护理干预,对预后效果的改善较为明显,有效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减少病死率。

  • 标签: 老年 急性心梗 临床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