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管理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将23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117例。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诊疗质量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路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明显下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传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发现,两组治疗效果之间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路径管理,脑梗死患者和医院获得双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其它疾病中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脑梗死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5年来在临床路径变异管理中的经验,找出变异管理的主要方法,规范临床路径变异的记录,分析变异原因,加强医院流程管理减少变异。变异分析是临床路径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医院管理者应当认真研究变异的原因和对策,并以此为切入点,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服务得到提升。

  • 标签: 临床路径 变异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临床路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医院急诊科就诊的STEMI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实施急诊临床路径前的患者22例,对照组为实施急诊临床路径的患者37例。对两组患者进入急诊科到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急诊留观治疗费用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急性STEMI患者开始静脉溶栓的实践短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诊留观时间短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患者的急诊临床路径诊疗路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诊疗,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

  • 标签: 急诊临床路径 STEMI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防治路径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在某社区选取100例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路径进行讨论,分析施以综合防治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综合预防意识显著高于综合防治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防治可以通过心理防治、健康知识防治等多路径实施,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预防意识,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综合防治路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临床路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性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采用了临床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率、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临床路径,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路径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在医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基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种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形势紧迫,医学实验教学需要朝着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以及提升医学人才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进行研究。

  • 标签: 机能学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0例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两组均给予日常治疗,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康复时间、并发症的发病种类及发病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比对照组治愈率高,实验组康复时间也比对照组康复时间短。实验组并发病的发病几率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肺炎疗效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8月到2016年10月接收的150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在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平均为(20.02±1.63)min,对照组为(28.33±4.36)min;观察组患者确诊后等待治疗的时间为(24.69±3.71)min,对照组为(41.03±4.6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功能评价指标和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护理路径 综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以电子病历为基础,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平台,于医嘱系统中设定临床路径病例的治疗及检查范围,通过对变异的实时管理,不断改进医嘱内容,每季度对实施病种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达到临床路径持续改进。结果对同一病种在实施路径管理进行环向比较,医疗费用得到较好的控制,药费比例明显下降,医嘱出院率显著提高。结论医院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可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 医疗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B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透析护理的满意度;血液透析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对透析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比A组高,P<0.05;B组血液透析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显著比A组好,P<0.05;B组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A组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高,可有效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减少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检查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76例在我科进行诊疗的患者,按照检查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常规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造影剂注射后观察组不良反映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成功扫描率、满意度远远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检查中临床应用护理路径,能保证扫描过程的顺利进行,增加扫描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CT增强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4月我科住院的16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入院时发放对其进行整体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的知晓率及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患者每日询问需要做检查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首次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焦虑程度及每日询问护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临床检查路径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让患者对整个住院检查过程整体掌握,减少焦虑及减少护士重复宣教的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临床检查路径表 健康教育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CT增强检查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CT增强检查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到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和CT医师的满意率,发现观察组均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检查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良好,对于患者和CT医师的满意率均能进行有效的提升,同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CT增强检查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路径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50名患者平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进行本组研究,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与护患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护患纠纷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当中,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门诊护理 安全管理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临床路径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临床路径白内障手术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晓率等方面的指标,以总结出临床路径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没有发生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控制了住院费用。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提高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发挥了较理想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白内障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探讨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70例,并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85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临床路径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此外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更高,出院后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参照组,所有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不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还明显缩短了其住院时间,这也使得住院治疗费用得以减轻,同时也使患者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此法。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临床路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率情况与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率为70%,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率为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施以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认知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可有效控制血糖,使护理效果更为满意。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路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安徽省75家县级临床路径实施公立医院之一,自2016年2月开展临床路径。在路径实施前后,进行了有效药学干预,比较实施前后与过程中辅助用药情况、药占比、处方点评与费用情况。结果表明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给予有效的药学干预,医院的药占比、辅助用药与治疗费用均得到大辐度的下降,并能全面提高医院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临床路径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手术治疗小肠梗阻患者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接诊的30例小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肠梗阻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相比传统手术更值得推广。

  • 标签: 小肠梗阻 腹腔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VSD引流术后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需实施VSD引流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路径的护理。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VSD引流术治疗后,通过使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可明显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 VSD引流术 术后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