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外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治疗后外型踝关节骨折43例,其中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2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除保守治疗2例关节僵硬外,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后外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均可尝试进行手法整复,但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否则需手术治疗。合理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 标签: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老年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47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其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对患者手术结局展开评价。结果对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方式后,全部患者手术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患者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8±0.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低为9个月,最长随访时间为三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8±0.4)年。依据相关踝-后足功能评价标准对患者术后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做出评断,发现评断结果显示为优、良、差的病例数分别为19例、23例、5例,优良率为89.36%。结论对老年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内固定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骨折块类型及形态、患者骨折位置变化程度及患者软组织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内固定方式及手术操作路径。

  • 标签: 内固定 旋后外旋型 Ⅳ度踝关节骨折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过手法复位保守治疗后外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在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的31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行保守治疗(部分患者由于合并有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周围血管病变的缘故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和临床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观察疗效。其中,后外型I度骨折4例,后外型Ⅱ度骨折7例,后外型Ⅲ度骨折2例,后外型IV度骨折18例。对随访患者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分,按具体得分将疗效分级为优(90~100分),良(75~89分),一般(50~74分),差(<50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13~20个月),后外型I度优为100%;II度优为85.7%,良为14.3%;Ⅲ度优为100%;IV度优为72.2%,良为16.7%;一般为1.1%。结论采用保守方法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大部分后外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结果比较满意。

  • 标签: 保守治疗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保守治疗用于后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所接收的100例后外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测量结果、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影像学测量结果、愈合时间、并发症,以及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旋后外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保守治疗 旋后外旋Ⅳ度 踝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32例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后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2±0.7)个月,术后无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外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 内固定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入钉固定治疗7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结果所有78患者术后均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问为22~47min,平均31.8min,术中出血量为21~29ml,平均39.5ml,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末次随访时按Neer2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2例,良33例,可3例,优良率为96.2%。结论肱骨入钉内固定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旋入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各15例,保守组行手法复位,手术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86.67%VS93.33%),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无论是行保守疗法还是手术疗法,都有显著的效果。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保守疗法 手术疗法 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骨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骨科疮高危病人疮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骨科358例疮高危病人运用疮可能发生评估表,积极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带入疮治愈,无新发疮,护理人员预防疮的意识提高。结论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疮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骨科 压疮 压疮高危 评估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Braden疮危险因素评分表对疮风险患者进行筛查筛查,采取针对性的疮预防性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院内疮的发生。方法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疮风险患者132例,采用Braden评分表筛选疮风险程度,并对疮风险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实施压疮预防管理前后疮风险患者疮发生率。结果实施压疮预防性管理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疮预防措施,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疮风险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管理,能有效地降低院内疮的发生。

  • 标签: Braden量表 压疮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报告一例骶尾部疮(3级)患者应用VSD负吸引治疗及给予合理护理、健康教育,创面逐渐好转直至愈合出院。

  • 标签: 重度压疮(3级)VSD负压吸引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腓骨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后外旋转Ⅲ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中选取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50例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和对比,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腓骨入路组和后外侧入路组,各25例。比较他们的具体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指标并没有差异性,后外侧入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与经腓骨入路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后外侧入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都比较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也比较好。

  • 标签: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旋后外旋型 踝关节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级质控体系在预防及护理外科疮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采用三级质控体系改进疮管理,与2011年常规护理进行历史对照。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疮有效申报率明显提高(p<0.01),瞒报率明显降低(p<0.01),难免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院外带入疮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三级质控体系能预防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压疮 三级质控体系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疮的预防及院外疮的护理。方法对高危疮患者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对院外疮患者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对高危疮患者落实各项预防措施,能有效地预防院内疮的发生,对院外疮患者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预防院内疮的发生和促进院外疮的愈合。

  • 标签: 老年患者 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颅内脑灌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了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脑部疾病治疗的27例病患,对本次参加实验的所有病患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对其颅内压进行有创监测,即将微型的传感器植入病患颅内进行监测,分别使病患进行平卧,后将床头抬高,分别为10°、20°、30°、40°等进行监测。结果在床头处于0到40°之间时病患的颅内与床头的角度呈现负相关关系;病患的平均动脉压与床头的角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当床头高度在0到30°时,病患的脑灌注有上升趋势,但床头高度超过40°时,成下降趋势。结论体位是影响危重症病患颅内、脑灌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将病患的床头抬高30°左右对于病患来说是非常适宜的体位,不仅可以有效的使颅内降低,同时还可以使得血压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正常数值,避免脑供血不足等情况的发生,有效的降低病患在手术后由此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等情况。

  • 标签: 危重症 颅内压 脑灌注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封闭负吸引技术治疗疮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三期和四期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全身治疗相同或相似;局部伤口护理对照组单纯采用伤口湿性愈合敷料、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封闭负技术为主同时辅以湿性愈合敷料,比较两组伤口愈合速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疮是慢性难愈性伤口,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局部伤口换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压疮 改良式封闭负压技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帮助护理人员、护工、病员及家属掌握疮护理知识,提高压疮护理效果,避免疮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方法疮小组对26名护士、20名护工、106名患者及家属进行疮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分别进行检查和考核。结果通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后,疮高危患者的疮发生率较同期显著下降。结论相关人员掌握疮基本知识,能科学的预防疮,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 标签: 知识培训 骨科患者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疮护理与居家护理相联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疮病人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从2014年10月-2018年8月钱清镇农村65岁以上卧床老人中选取66例疮病人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33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病人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将病人的疮好发部位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病人。对照组病人接受院内疮护理,而实验组病人使用居家护理与疮护理相联合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治疗疗程为4个星期。4个星期后,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33例病人,治疗有效的病人29例,有效率为87.88%。而对照组33例病人,治疗有效的病人27例,有效率为81.22%。两组病人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居家护理与疮护理相联合的护理干预模式与院内规范化疮治疗效果相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护理模式。但是居家护理联合疮护理对疮治疗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居家护理 压疮护理 压疮患者 影响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