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中采用熊去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临床疗效及对TBIL、AL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脂肪性肝病治疗的病患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患分为治疗组共40例病患和对照组共40例病患,给予治疗组病患熊去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照组病患单一的熊去胆酸进行治疗,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TBIL、ALT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患,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病患的TBIL、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中采用熊去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脂肪性肝病 还原型谷胱甘肽 熊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胆酸用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BI)胃肠外营养(PN)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防治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PN持续时间超过14d的VLBBI,符合本研究条件9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参考2006《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制定静脉营养应用方案,同时补充电解质、微量元素、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PN的能量控制在70~80kCal/(kg·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PN开始2天给予原型谷胱甘肽和熊去胆酸治疗10天。两组患儿在入院后2d、7d、14d、21d时分别检测TBA、DBil、TBil、ALT和r-GGT等血生化指标;记录患儿基础疾病及住院期间合并症,黄疸及大便颜色;PNAC的发生率;PN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有无皮疹、食欲不振、呕吐、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其PNAC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体质量增长速度和日摄乳量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PN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性(P<0.05)。两组在出生后2d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在出生7d、14d和21d时,两组的多项生化指标水平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胆酸防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PNAC安全有效。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熊去氧胆酸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硫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将其分为空腹血糖高组(A组)、餐后血糖高组(B组)及空腹餐后血糖均高组(C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TXNIP、IL-1β水平。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A、B、C三组的血清TXNIP、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组血清TXNIP、IL-1β水平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血清TXNIP与IL-1β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氧化应激因子TXNIP及炎症因子IL-1β水平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推测慢性炎症可能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硫氧还原蛋白相互作用蛋白 白细胞介素1&beta Ⅱ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 标签: 长期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烯磷脂胆碱合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在戊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戊型肝炎患者的97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51),对照组用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多烯磷脂胆碱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肝功能指标(ALT、AST与TBi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戊型肝炎的治疗中,采用多烯磷脂胆碱合用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还原性谷胱甘肽。

  • 标签: 戊型肝炎 还原性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治疗小儿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溴敌隆中毒小儿19例随机分成GSH组11例和对照组8例,均给予维生素k1等常规治疗,GSH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GS100ml+GSH0.3g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分别对比用药后的出血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周末出血现象明显好转、凝血功能PT、INR、APTT、TT、FIB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但GSH组较对照组出血症状消失更为明显(P<0.05),PT、INR、APTT、TT、FIB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GSH辅助治疗小儿溴敌隆中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溴敌隆中毒 辅助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具有抗氧化、解毒、保护肝细胞、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重要功能,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食品领域。其在生产中易被氧化成GSSG而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重点是控制有关物质及残留溶剂及主药的含量。

  • 标签: GSH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4555,用20%氢氧化钠调PH至2.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结果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及有关物质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试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RSD<2%),平均回收率为98.5%~100.4%。结论RP-HPLC应用于熊去胆酸中熊去胆酸及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熊去胆酸片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去氧胆酸片 胆酸 胆石酸 鹅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高压治疗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牙周病的常规护理和高压治疗时的专科护理及特有心理疏导。结果所有患者高压治疗时未出现治疗及护理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牙周病患者顺利、规则、足疗程地进行高压治疗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胧甘肤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6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还原型谷胧甘肤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实验组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胧甘肤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还原型谷胧甘肤 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以市场上易得的2,3-吡嗪二羧酸酐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环合制得6-(5-氯-2-吡啶基)-5,7-二-5,6-二氢吡咯并3,4-b吡嗪(Ⅰ),后经在强极性溶剂中还原,再经多步后处理制得浅黄色粗品,用80%乙醇的水溶液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该合成路线条件缓和、收率较高。

  • 标签: 镇静药 环合 还原 重结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与护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促进肝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病毒性肝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纳入观察的158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复位、固定、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治疗组在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8岁组;P<0.0518—40岁组及41—60组P<0.01。结论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高压氧骨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角膜炎(浅层病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共137眼)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51例(共74眼)研究组以及42例(共63眼)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8%)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1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在眼角膜(浅层病毒性)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角膜炎(浅层病毒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有病例均行高压治疗。结果高压治疗效果确切。结论高压治疗对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颅脑外伤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疗(HFNC)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5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观察患者的和指数、气道湿化、病情转归的情况。结果46例过渡到鼻塞吸氧,6例气管插管,2例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经鼻高流量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保证疗效果,减少气管插管、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期家庭疗(LTOT)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康复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COPD患者缓解期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但是由于多数患者对疾病及疗认知的缺乏,以至于LTOT应用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就LTOT的现状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期家庭氧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