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传动丝弓矫治器及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的综述,分析传动丝弓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正畸医师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传动丝弓技术得到推广。

  • 标签: 传动直丝弓 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对38例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正确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臂丛神经 损伤 康复
  • 简介:摘要对我科22例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观察伤口敷料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进行神经电刺激物理疗法,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强化患肢功能锻炼,药物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能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其余患者自主运动功能未恢复。

  • 标签: 上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电刺激 功能锻炼 自主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腋路丛和肌间沟腋路联合丛在上肢前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患者60例,体重50~80kg,随机分两组A组(腋路组),B组(肌间沟腋路联合组),每组30例,局麻药选用0.375%盐酸罗哌卡因加0.1%利多卡因,总量均为35ml(B组先行肌间沟注射20ml,然后腋鞘注射15ml)。结果肌间沟腋路联合丛组相比较腋路丛组不仅尺神经阻滞较好,桡神经阻滞更满意,患者在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更平稳,循环波动更小。结论肌间沟腋路联合麻醉对上肢前臂手术尺桡神经阻滞更完善,镇痛效果更满意。

  • 标签: 腋路臂丛 联合臂丛麻醉 前臂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减少疼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静脉刺穿刺法,成功率高,病人疼痛少。报告如下

  • 标签: 直刺法 斜刺法 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应用于丛神经阻滞与传统肌间沟阻滞的穿刺比较。方法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C)和对照组(D),每组70例。C组在彩色超声引导下行丛神经阻滞的穿刺,D组传统肌间沟行丛神经阻滞的穿刺。观察两组麻醉药(0.25~0.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量、镇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颈交感神经阻滞、局麻药毒性反应、全脊麻、神经损伤、霍納综合症等并发症。结果与D组比较,C组操作精准、安全,麻药用量减少,阻滞效果完善,起效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论超声引导下的丛神经阻滞穿刺较传统肌间沟阻滞穿刺方法操作精准、安全,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并发症极少。值得在区域阻滞方面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 操作精准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介入下肝动脉化疗药灌注栓塞治疗原发肝癌的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7例原发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药灌注(TAI)和栓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错颌畸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采用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58例牙列错颌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年龄、性别、矫治前模型PAR指数等配对的42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后PAR指数和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两组前牙排列、中线、覆盖、覆颌、咬合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牙排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R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矫治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弓矫治技术可简化操作,提高后牙排列整齐度,缩短矫治时间,是错颌畸形患者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 标签: 直丝弓 牙列错颌 矫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丛加颈丛麻醉用于肩区周围手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方法丛阻滞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行肌间沟阻滞,颈丛阻滞选用C4点颈丛阻滞,局麻药选用1,5%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渡。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有2例阻滞不全,感疼痛,其余患者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丛加颈丛麻醉用于肩区周围手术,镇痛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 颈丛麻醉 肩部 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小儿药证诀》是中国古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儿科代表作,是儿科学发展的重要瑰宝,本文通过对《小儿药证诀》治法的文献研究,全方面地阐述了钱氏补法的心得与体验。对后世医家论治小儿补法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补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突入阴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3月至2009年2月涪阳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25例次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次腹股沟疝病人,疝囊突入阴囊7例(突入阴囊组),发生率为5.6%。与未突入组相比,突入组病程更长,疝囊及疝环口更大,多有慢性咳嗽等致长期腹内增加的因素。结论腹股沟疝可突入阴囊,其发病与高龄、病程长,疝囊巨大以及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致长期腹内压增加有关。

  • 标签: 直疝 疝囊 阴囊 腹股沟管 直疝三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连续肌间沟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满意度。方法40例择期或急诊行上肢外科手术的病人分两组,分别用22G静脉留置针及普通注器针头行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麻醉阻滞效果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麻醉阻滞效果满意,术中生命指征平稳,并发症出现机率少。结论用22G静脉留置针行连续丛神经阻滞是可行的,麻醉效果好。

  • 标签: 连续 臂丛神经阻滞 静脉留置针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引导在用于丛神经阻滞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在我院行上肢手术的144例患者,随机等发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解剖定位穿刺和超声引导穿刺行丛神经阻滞麻醉。结果观察组在阻滞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镇痛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方面虽然略有差距,但差异性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引导穿刺行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着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研究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用于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病例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66例拟行肌间沟丛神经阻滞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成2个组,每组各3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异感定位,两组患者采用的局麻药均为0.75%罗哌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20毫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麻醉效果优良患者31例(阻滞麻醉成功率93.94%),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患者25例(阻滞麻醉成功率75.76%),观察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阻滞麻醉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丛神经阻滞麻醉,比异感定位实施丛神经阻滞麻醉要更加准确,阻滞麻醉成功率高。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异感定位 臂丛阻滞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相同剂量不同浓度的啰哌卡因用于丛阻滞麻醉的最佳浓度。方法120例ASAⅠ-Ⅱ级,35岁—50岁患者,随机分B1,B2,B3组,啰哌卡因100mg分别配置成0.33%30ml,0.5%20ml,0.75%13.3ml。在B超下行丛肌间沟注射麻醉后行上肢前臂手术,术中进行疼痛VAS分级,切皮时感觉阻滞程度评估,并记录发生不良反应。结果显示阻滞程度B2B3组明细优于B1组,疼痛VAS分级及不良反应,B3组明显优于B1组,结论前臂手术中采用啰哌卡因0.33%、0.5%、0.75%,丛肌间沟阻滞麻醉,均可以达到麻醉效果。但以0.5%啰哌卡因最为合适。

  • 标签: 啰哌卡因 臂丛阻滞麻醉 最佳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入阴囊表现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和致病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例突入阴囊表现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诊治,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观察患者致病因素。结果患者出现肿块突出,部分突入阴囊,腹股沟内环处存在肿块。患者存在慢性咳嗽。结论患者症状和慢性支气管炎有关,患者腹内压增加。

  • 标签: 腹股沟直疝 突入阴囊 临床症状 致病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准备与结直肠癌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对112例结直肠癌切除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术前口服灭滴灵及洗肠散,并用灌肠机清洁肠道;治疗组术前不做肠道准备;术后监测有无吻合口漏的发生。结果治疗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对照组2例发生吻合口漏。结论结直肠癌切除手术不做肠道准备,术中用碘伏消毒吻合口,并保证吻合口对整齐,无张力,无缺血,吻合完整,均能达到良好愈合,其手术是安全的。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道准备 吻合口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