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分子血液病研究室张广森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报告了一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新的亚型,发现并克隆了该型APL的致病基因GTF2I-RARA。相关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英国血液学杂志》。这是我国学者发现并报告的第三种APL致病基因,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报道的第十种变异型APL融合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立体异构体,是新型镇静催眠药,2004年12月5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症,能有效地治疗急慢性失眠症,降低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和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患者的精力,没有宿醉现象,不影响白天的注意力和记忆。本文对右佐匹克隆的临床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 标签: 右佐匹克隆 镇静催眠药物 急慢性失眠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佐匹克隆用于慢性原发性失眠症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以118例接受回访及调查问卷调查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59例以右佐匹克隆治疗,对照组59例以艾司唑仑治疗,1月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分别对两组中患者实施睡眠质量评价,对比本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QSI评分均明显地低于治疗前评分,观察组6.31±1.24分<18.51±1.61分,对照组8.21±1.04分<18.52±1.28,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地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两种药物用于慢性原发性失眠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效果,但是,右佐匹克隆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痊愈。

  • 标签: 慢性原发性失眠 右佐匹克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以市场上易得的2,3-吡嗪二羧酸酐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催化环合制得6-(5-氯-2-吡啶基)-5,7-二氧-5,6-二氢吡咯并3,4-b吡嗪(Ⅰ),后经在强极性溶剂中还原,再经多步后处理制得浅黄色粗品,用80%乙醇的水溶液重结晶得目标化合物。该合成路线条件缓和、收率较高。

  • 标签: 镇静药 环合 还原 重结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定义和研究人体假死状态,发现和提出量子;同时简述量子鼓等实验证据。方法定义假死概念;同时结合病例,分析和研究人体假死状态。结果量子处于“死和活”的叠加状态,也就是处于“死和活”的本征态。直到医生宣布量子死亡或抢救存活下来,这个人即取“生或死”其中一个的本征值。结论量子是对宏观人体量子效应的首次观测和研究。这种既死又活的叠加状态在宏观世界尤其在人体上体现出来这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种十分奇妙又意义重大的量子宏观效应。

  • 标签: 量子 量子鼓 本征态 本征值 假死 死亡
  • 简介:摘要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鼠源性单抗,最初鼠源单克隆抗体药物治愈疾病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医药界在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因此,此药物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文着重分析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物研究背景、研究进展及其市场动态等。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药物 市场动态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劳拉西泮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劳拉西泮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劳拉西泮片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RSS数据均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劳拉西泮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劳拉西泮 右佐匹克隆片 慢性原发性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劳拉西泮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劳拉西泮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劳拉西泮片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RSS数据均低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劳拉西泮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 标签: 劳拉西泮 右佐匹克隆片 慢性原发性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百洛特(草酸艾司西肽普兰),右佐匹克隆联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及对病人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量表(SRSS)、生活质量指数(QLI)进行评定,筛选脑卒中抑郁伴睡眠障碍124例作为治疗组,并与同期对照组118例病人进行比较,两组均脑卒中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用百洛特治疗,治疗组加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疗程6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DM量表、SRSS量表评分均明显减低,QLI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洛特联用右佐匹克隆口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睡眠障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情况,而且可以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十分有利于早期康复措施的介入,从而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生活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睡眠障碍 百洛特 右佐匹克隆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方法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患者中,抽取68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右佐匹克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与对照组(右佐匹克隆片治疗),每组各34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片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提升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右佐匹克隆片 黛力新 脑卒中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来就诊的78例患有老年睡眠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艾司唑仑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服药后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采取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夜间睡眠的效率,从而充分发挥治疗的效果,值得被推广。

  • 标签: 右佐匹克隆 艾司唑仑 老年睡眠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单克隆抗体对ALL细胞株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ALL细胞株Jurkat及Reh为研究对象,用浓度分别为0和lμg/ml的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ab16890)及胰岛素(10-8mol/L)共培养两种细胞株各48h,收集两组细胞,以70%乙醇2ml4℃固定24h,上机检测两组的细胞周期。结果以1μg/ml的ab16890及胰岛素共同作用于Jurkat及Reh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P值均小于0.05),说明加药后使两种细胞株均阻滞在G0/G1期。结论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ab16890)可诱导两种ALL细胞株凋亡并使细胞阻滞在G0/G1期。

  • 标签: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抗IGF-ⅠR单克隆抗体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与青年肺炎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15例肺炎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与青年组,均采用青霉素加头孢噻肟钠治疗。结果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经数据表明,青年组的痊愈率高于老年组,而青年组的好转率低于老年组。结论采用抗生素治疗肺炎能有效抑制病菌滋生,其临床疗效因青年的身体机能优于老年,抵抗力强,治疗周期短,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人 青年人 肺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老年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B细胞淋巴瘤28例分为两组,一组为R-CHOP组15例,另一组为对照组CHOP组,4-6个疗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RCHOP方案组总缓解率为73.3.%,对照组CHOP方案治疗总缓解率为46.2%,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明显增加。结论抗CD20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治疗老年B细胞淋巴瘤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老年人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 联合化疗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而管不住嘴的“无肉不欢、三高(高油高盐高糖)饮食”,迈不开腿的“以车代步、上班电脑扫描仪、回家沙发土豆”等因素正是胖子和正在成为胖子的必经之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状况的改善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国人寿命迅速增长,因此老人需行手术者亦增加。动物试验及临床资料均表明,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系统功能及对麻醉的耐受性均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危险性均增高。因此进一步熟悉老年人生理、病理及药理学改变,掌握有关麻醉处理问题.已成为麻醉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

  • 标签: 老年人麻醉危险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老年肺炎和青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选择2014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215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患者为老年,107例患者为青年,108例老年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107例青年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炎特点以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肺炎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肺炎治疗手段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肺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老年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比青年肺炎患者高,死亡率较高,因此加强对两种肺炎患者临床特点的观察与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人肺炎 青年人肺炎 并发症 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睡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8年7月—2019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57例。参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奥氮平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PC睡眠检测结果,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总睡眠时间、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深睡眠的时间均增长,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睡醒的时间显著缩短,且观察组的缩短时间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②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χ2=9.5000,P=0.0020)。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右佐匹克隆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右佐匹克隆片 奥氮平 心肺耦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