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止泻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其中人参、黄连和诃子肉进行了鉴别,并采用HPLC法对黄连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制定了止泻保颗粒中人参、黄连和诃子肉的TLC方法,并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进行了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在0.04656~0.232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348.2X+0.13(γ=0.99995),平均回收率为96.82%,RSD=1.55%。结论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回收率良好,可有效控制止泻保颗粒的质量。

  • 标签: 止泻保童颗粒 TLC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急救、密切观察、常规、心理、健教等方面的针对性护理,6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满意。结果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止泻保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和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率为评价标准,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例、加水量、包合时间、包合温度进行了考察,以确定止泻保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确定了以确定止泻保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即每1份的挥发油用5份β-环糊精,9份纯化水,60℃搅拌2小时;包合物稳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结论以最佳制备工艺制备止泻保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率达到84.3%,工艺稳定,合理可靠,能够增加挥发油的稳定性。

  • 标签: 止泻保童颗粒 挥发油&beta -环糊精包合物 制备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脂肪肝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应用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为实验组,以及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常规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实验组肝功以及血清学共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各组间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结论与常人相比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均有明显升高,因此可见应用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颈前路钛植骨融合术后钛发生沉陷的原因,并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采用颈前路钛植骨融合术的各类颈椎疾病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沉陷的相关因素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110例中有75例患者术后发生钛沉陷,发生率为68.18,其中有轻度沉陷38例,重度沉陷30例;双节段切除融合术较单节段切除融合术更容易发生严重的钛沉陷;颈椎凸曲度丢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间的神经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钛植骨融合术后发生钛沉陷较为常见,主要是多节段切除造成的,术中尽量选择自体骨植骨,多保留相邻终板,以防止术后钛沉陷。

  • 标签: 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 钛网沉陷 相关因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患者,其中小儿细菌性肺炎有58例、病毒性肺炎有42例和支原体肺炎56例,并选取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仪和试剂盒对这些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病毒性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细菌性肺炎组和支原体肺炎组超敏C反应蛋白康复期比急性期明显降低(P<0.05),而病毒性肺炎组无明显变化(P>0.05)。病毒性肺炎组阳性率和健康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肺炎 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网塞修补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近4年对134例成人腹股沟疝采用Millikan塞修补,对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全组采用Millikan塞修补术后,无慢性疼痛,切口一期愈合,切口下血肿1例,睾丸鞘膜积液2例,随访1-48个月无疝复发。

  • 标签: 网塞修补 成人 腹股沟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相关结果。方法对2012-2014年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免疫学检验工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自从本实验室在2012年参加省免疫学质量评价以来,其工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其精准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血清的检验准确性从2012年的85%提升到2014年的100%。结论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院内实验室检验质量水平加以提高,应该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院方也要为提高自身检验质量水平做出努力,在根本上体现出临床检验工作的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标志物 免疫学检验 室间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价流式细胞仪在网织红细胞计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9例恶性肿瘤患者,抽取静脉血1ml,选取同期贫血患者32例,健康志愿者30例,抽取静脉血1ml,加入噻唑橙(TO)染色液,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红细胞,对其中的织红细胞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与手工法的计数效果,观察其稳定性、重复性及相关性。结果计数结果显示,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织红细胞数与手工法计数结果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批内CV(变异系数)在3.23%以下,批间CV(变异系数)在4.86%以上。结论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织红细胞的计数,具有更准确、更快速、重复性好、更客观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织红细胞常规检测中推广。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网织红细胞 计数方法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别的织红细胞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对溶血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作用。方法从本院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间,58例患溶血性疾病的原始病历资料作为分析依据,采用分类汇总分析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在这58例病例中,根据病理情况的不同分为了三个组别分别为A组患有缺铁性贫血的病人20例;B组患有溶血性贫血的病人25例;C组患有地中海贫血的病人13例。此外,随机选择健康献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组)。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组别的患者进行血液采样,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织红细胞,并对其多个参数,包括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绝对数(RET#)及未成熟织红细胞指数(IRF),在不同类型溶血性疾病中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A组的RET%及IRF均低于正常组,有明显变化(P<0.01),B组RET%及IRF与正常组对比数值显著增多(P<0.05)。C组RET%及IRF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对织红细胞的分类,为溶血性疾病患者的鉴别和诊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网织红细胞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溶血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合成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应用合成片治疗的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55例。其中行全盆底重建术(proliftTM)22例,前盆底重建术(proliftA)18例,前盆底重建术+会阴修补术12例,尿道无张力吊带术(Tension-freeVaginalTapeobturatortechnique,TVT-O)15例;保留子宫9例,阴式子宫切除26例,宫颈截除5例。采用POP-Q分期评分、SUI分度和随访结果作为合成片在FDFP患者中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结果5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91.24±42.46)min,片放置时间(15.92±5.45)min,术中出血(110.1±49.33)ml,术后最高体温36.2℃~38.1℃,尿管放置时间4~6天,平均住院(7.04±1.93)天。1例出现术后切口处红肿,2例患者术后15个月、18个月发生片侵蚀,1例发生片感染;15例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性生活,2例因片侵蚀伴性交有异物感并有性交疼痛。结论应用合成片在治疗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中,操作简单、过程安全、出血量较少、效果显著,但伴有一定的并发症,在治疗该病时应做好术前沟通、术中常规和术后定期随访,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合成网片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 TVT-O
  • 简介:摘要药房每月盘存需要做大量的人力准备,耗工耗时,目的为了提高药房每月盘存效率,减少盘存时间,节约人力物力,方法将Excel电子表格中的制表、数据引用和数据处理功能与医院瑞得结合,通过一次投入,获得“一劳永逸”的药房盘存方法。

  • 标签: 电子表格 瑞得网 药房盘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U)及织红细胞(Ret)参数的变化,以确定肿瘤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在放化疗过程中受抑制情况及化疗后的早期恢复指标。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20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织红细胞百分数(Ret%)、织红细胞未成熟分数(IRF)进行动态检测。结果IRF于化疗后第5天出现明显下降,而WBC和NEU从化疗后第9天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Ret从化疗后第19天出现回升,而IRF从化疗后13天开始回升,与化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F可作为肿瘤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恢复的早期较敏感指标。

  • 标签: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未成熟分数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肿瘤 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钛颅骨成形术的远近期效果。方法对本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11年11月间施行的100例钛颅骨成形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钛颅骨成形术塑形满意,术后皮下积液2例、颅内感染1例、局灶性皮肤缺血1例。全部100例颅骨成形术后随访超过1年以上,无感染、修补物外露、修补物松动等远近期并发症。结论覆盖式钛颅骨成形术效果满意、安全、并发症少。

  • 标签: 颅骨成形术 钛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凝集对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影响及纠正方法。方法筛选2例冷凝集标本,分别在标本处理前,37℃水浴30分钟后,CBC+DIFF+RET模式下各检测一次,观察血常规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织通道可纠正冷凝集标本的RBC。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冷凝集标本获取正确结果的最佳快速处理方案是运用Sysmex血球仪织通道检测得出RBC-O,用RBC-O以及未受明显影响的HGB、MCV即可计算出HCT、MCH、MCHC。

  • 标签: 冷凝集 血常规 网织通道
  • 简介:摘要报道61例老年女性盆底脏器脱垂患者,使用片治疗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术后随访60例均以治愈,只有1例阴道侵蚀,经对症治疗后1个月痊愈,目前无复发病例。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盆底脏器脱垂 网片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电子文献检索的相关概念,介绍了国内重要的电子期刊数据库资源。并结合工作实际,重点介绍了在疗养院局域环境下实现电子文献检索的具体实施方法。

  • 标签: 电子文献 检索 局域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片植入实施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我院38例盆底重建术患者实施护理、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结果随访1~6个月,38例患者中37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患者有片侵蚀阴道壁黏膜,行片修剪后随访病人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后观察、正确的专业照顾是盆底重建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重建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