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异体肝移植术中维持体温的护理对策及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0月行异体肝移植手术患者20例,给予保温措施,记录患者入室后、无肝期前期、无肝期、新肝期早期、术毕五个时间节点的肛温、血温、鼻温,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麻醉后体温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无肝期快速下降,新肝期早期最低,但实施保温措施后,体温仍在35℃以上,在新肝期后期迅速恢复患者体温。结论在异体肝移植术中实施保温措施,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避免低温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体肝移植 术中保温 低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初期腹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肝脏移植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腔是否出血,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肝脏移植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发生腹腔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为腹腔出血患者,在术前的MELD评分对比上,明显比对照组的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上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出血量以及输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对腹腔出血者实施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度。

  • 标签: 肝脏移植术 早期腹腔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进行护理总结,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肝移植术后使用激素不良反应的严密观察,及时发现肠穿孔,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7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患者均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其中5例康复出院,其中1例因肺部严重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另1例因严重腹腔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肝移植患者因大剂量激素的作用下,发生肠穿孔时机体早期应激反应性下降,使临床体征和症状多不明显,容易误诊和漏诊,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肠穿孔,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可提高肝移植术后并发肠穿孔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移植 肠穿孔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17例儿童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17例儿童肝移植患儿中发生肺部感染16例,感染率94.1%。结论因肝移植患儿年龄尚年幼,不会主动咳痰或咳痰不力,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成人高,加强术前的健康宣教及术后2周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加强病房的消毒管理工作,加强术后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的指导,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可有效降低儿童肝移植术后的肺部感染。

  • 标签: 肝移植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教育对肝移植病人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中心行肝移植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术前宣教分为两组I组(41例)进行常规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护理,II组(54例)采用全面针对性进行术前宣教,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术前教育,两组焦虑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术前教育沟通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配合程度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行术后2小时及术后1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I组患者在术后早期下床、早期进食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II组(P<0.05)。结论术前教育对肝移植病人术后快速康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移植 术前教育 术后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变化和护理对策。本文对肝脏移植术围手术期28例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针对患者每个阶段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找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度过围手术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肝移植患者在围手术期多出现程度不等的心理异常,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是肝移植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肝脏移植术 心理状态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大型肝移植输血时因多种不规则抗体存在采用特殊输血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ABO血型、Rh血型鉴定,盐水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做抗体筛查、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患者血型为正定A型,Rh表型为ccDEE,血清含有抗-C、抗-e和抗-M不规则抗体;筛查医院和血液中心库存A型、O型红细胞,累计配合A型15.5U,O型20U。患者肝移植术中术后输注红细胞合计A型13.5U+O型3.5U+O型机洗9U。输血过程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因不规则抗体存在导致配血困难的大型手术,在同型血液无法满足时,可筛选O型配合红细胞输注。另外建议大型手术患者提前进行抗体筛查以防不规则抗体存在。

  • 标签: 肝移植 不规则抗体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移植患者液体管理期间开展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肝移植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案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容量相关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的液体管理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肝移植术 液体管理 负平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针对肝移植术后应用西罗莫司导致口腔溃疡的有效护理方法,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我移植中心44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应用西罗莫司引起口腔溃疡的护理过程,观察肝移植患者口腔溃疡的病变程度,加强口腔护理和指导正确用药,另外加强心理辅导、健康指导及饮食调理。结果44例患者经过1-3周的护理,口腔溃疡全部愈合。结论对于西罗莫司导致的口腔溃疡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是治愈口腔溃疡的关键。

  • 标签: 肝移植术后 西罗莫司 口腔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肝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的必要性探讨。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观察组高,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合健康宣教措施,有助于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得到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肝移植 心理护理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肝脏移植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方案的不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为传统免疫抑制方案应用时期。第二阶段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为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应用时期。结果第二阶段良性疾病及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同第一阶段的生存率相比呈上升趋势。第二阶段各组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与第一阶段相比无差异,第二阶段各组感染的发生率、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第一阶段的发生率。结论针对不同病情患者,采用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肝脏移植 免疫抑制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肝移植作为一种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技术已发展日趋成熟,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而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的再感染和复发是影响肝移植预后的主要因素,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最经济也最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相关性肝病 肝移植 乙肝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与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之间的相关性,从血液学角度寻求抗癌治疗新靶点。方法1.将大白兔随机分为肝移植瘤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30只;2.建立VX2兔肝模型;3.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时间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表达水平。结果1、肝移植瘤组瘤株种植后外周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水平随着病程进展逐渐上升;2、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在不同的检测时间外周血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水平变化不大;3、瘤株种植后1w、2w后肿瘤均有转移,转移组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结论兔VX2肝移植瘤组血液中的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其活化标志物水平增加,活化的血小板可能参与了肿瘤的转移,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的检测可作为肝癌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 标签: VX2兔移植瘤血小板活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预防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接受预防肝移植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4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口腔感染发生率和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19%,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为23.81%,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4.76%,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0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在肝移植手术后的护理中,能够有效起到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移植术 肺部感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右单肺移植治疗双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病人的临床护理,回顾患者术后的治疗、护理经过,分析其临床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护理要点包括ECMO护理、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呼吸系统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功能锻炼、血糖控制及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肺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再次移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对于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抗宿主病(GVHD)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干细胞移植后出项口腔GVHD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口腔GVHD的的严重程度。结果使用地塞米松联合卵磷脂治疗口腔GVHD,口腔黏膜炎的评分等级明显降低。结论联合干预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地塞米松 卵磷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5例DGF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发现问题。结论在肾移植围手术期注意防止低血容量和低血压,早期进行血液透析、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防止感染发生、加强心理护理足提高移植肾DGF治愈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肾移植术后 肾功能延迟恢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