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筛查苍白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新模式及对梅毒进行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需做梅毒筛查试验的标本1360份,对这个1360份标本分别使用化学发光法(CLIA)和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其中任一方法阳性标本再使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滴度检测。结果CLIA阳性48份标本,阳性率为3.6%,TPPA阳性为47份标本,阳性率为3.5%,两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意义,符合率达99.9%(Kappa=0.995),48份阳性标本中,TRUST检出阳性为29份,阳性检出率为60.4%,低于CLIA的100.0%及TPPA的97.9%,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使用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做确证试验,阳性再做TRUST及滴度检测的新模式是可行的,提高了敏感性,降低了假阳性,优于目前使用的传统梅毒筛查模式。

  • 标签: 梅毒血清学 化学发光 苍白密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检测25903例孕中期(15周-20+6周)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结合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自愿选择行产前诊断,于孕18-24周左右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培养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25903例孕妇中,唐氏综合症筛查高分险574例,占筛查总数的2.2%,18-三体综合征44例,占筛查总数的0.16%,神经管缺陷80例,占筛查总数的0.3%。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4例,18-三体综合征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7例。结论孕中期应用母血清三联生化指标进行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率是有效的,同时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可提高产前筛查效果。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血清指标进行分析。方法我们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8例,其中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30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34例,不稳定心绞痛44例。根据蛋白水平分为低蛋白水平组和正常蛋白水平组,各自患者分别为65例和43例。对患者入院前后的血清蛋白值水平进行分析,观察,比较。结果患者发病前后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C反应蛋白和脑尿钠肽水平升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低蛋白水平组里表现明显,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的血清指标的有效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白蛋白(ALB) C反应蛋白质(CRP) 脑尿钠肽(BNP)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的血清表型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血清方法对献血者进行RhD阴性筛选、确认及血清表型的检测分析。结果在78579份标本中共确认RhD阴性214例,检出DU型6例,RhD阴性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82例(38.3%),B型43例(20.1%),O性73例(34.1%),AB性16例(7.5)。结论通过这次的筛选了解绵阳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的血清表型分布的初步状况,并掌握绵阳市RhD阴性血型频率,DU型及血清表型分布情况。

  • 标签: RhD阴性筛选及确认 血清学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唐氏筛查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47例孕妇早期(11—13周)血清标记物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同时结合B超测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以及胎儿头臀的长度(CRL)。结果1247例孕妇中唐氏筛查高风险61例,占筛查总数的4.9%。40例筛查高风险孕妇接受了产前诊断,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未作产前诊断及低风险孕妇追踪随访未发现唐氏综合征患儿漏诊。结论孕早期血清唐氏筛查对预防新生儿唐氏综合征及新生儿出生缺陷起到较好的作用,并且对孕妇早期产前诊断或终止妊娠的伤害降到最低。

  • 标签: 孕早期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胰腺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外发病率居高不下,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其诊断手段之一,具有简便、经济、快速、无创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一些标志物在组织器官发生形态变化之前就有表达,因此,肿瘤标志物对肝癌的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笔者就近几年来发现和检测到的组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在胰腺癌诊治中的研究和应用从多方位做一综述,企能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组织 血清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桂林市五城区1岁~6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预防接种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本市五城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的750名儿童,调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现状。结果HBsAg阳性1人,阳性率0.133%,抗-HB阳性565人,阳性率75.33%。结论桂林市近年来通过加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进一步提高了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预防效果显著。

  • 标签: 乙肝血清学 1岁~6岁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touchtissuequantification,VTQ)值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VTQ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名健康志愿者及100名慢性肝病患者分别检测VTQ值和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肝病组的VTQ值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且VTQ值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具有统计意义。结论VTQ技术可以量化反应肝组织的硬度,间接评估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脏 声触诊组织量化 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孕酮测定对于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观察组)与50例宫内妊娠安胎成功的孕妇(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期入院,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值。结果通过对异位妊娠病人及宫内妊娠安胎成功者血清孕酮值的比较,异位妊娠病人血清孕酮含量平均结果为(5.23±4.01)ng/mL,血清孕酮含量<11ng/mL共45例,≥11ng/mL共5例,明显低于宫内妊娠安胎成功者血清孕酮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孕酮测定快捷、准确、可靠,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血清孕酮测定 异位妊娠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p53抗体对肺癌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60例正常健康人和120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结果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恶性疾病的诊断

  • 标签: 肺肿瘤 血清p53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及其相关指标f∕tPSA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价值。方法200例患者分成单纯BPH值(83例)和伴LUTS的BPH组(117例),分别检测tPSA和fPSA,并与f∕tPSA值进行比较。结果BPH伴LUTS组中,tPSA在4-10ug∕l与﹥10ug/l患者为41.02%,远高于单纯组BPH组。BPH伴LDTS组患者组中tPSA、fPSA显著高于单纯BPH组,f∕tPSA值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检测tPSA和fPSA,并计算f∕tPSA值对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和有无下尿路症状LUTS有一定帮助,并对治疗提供一些指导。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抗原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尿路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断教学医师优质教学的培养及提高是提升临床实践技能效果的较好方法。方法采用对照实验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采用优质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结果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实验组的优质教学促使临床实践技能明显提高,是较好的教学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与胸水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其比值对胸腔积液性质鉴别诊断。方法检测两组别血清与胸水CEA水平,选取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75例。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与胸水的CEA水平及其比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与胸水的CEA对胸腔积液的性质鉴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早期诊断重症肺炎的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治疗的68例重症肺炎的患者,与入院后的第1、3、5天分别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计数(WBC)检测,根据其预后情况将本组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患者的PCT和WBC的检测结果。结果死亡12例,存活56例;死亡组第3、5天及死亡前PCT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病情好转时,PCT水平下降;病情恶化时PCT明显升高。第1、3天对照WBC,无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死亡组第5天及死亡或者转出前的WBC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PCT的水平,还可以协助判断重症肺炎的预后。

  • 标签: 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阑尾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中急性阑尾炎所占的比例最多。临床上在诊断阑尾炎时,一般先采取临床病症判断,但也存在阑尾位置变异,并且疑似阑尾炎的患者,特别是发生在儿童、孕妇及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病理上的诊断就变得较为困难。对此,借助影像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具体包含超声(US)、MRI、CT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等。本文将从阑尾炎影像的一些重要的诊断研究做一分析。

  • 标签: 阑尾炎 儿童患者 影像学诊断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上皮尿液细胞诊断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尿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近2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癌,并做尿细胞检查的50份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与留尿方法、次数的关系。结果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为70%(35/50)。此分析表明尿路细胞癌细胞阳性率与尿路细胞癌组织学分级、查尿次数及留尿方法有关。连续查尿4次后,阳性率不再升高。结论尿液细胞阳性率与查尿次数、病理组织学分级及留尿方法有关。正确有效的留尿方法可以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炎型肺癌影像诊断及临床表现,探讨及其诊断特点。结果12例肺炎型肺癌中9例患者多有咳嗽,以白色泡沫痰为主,痰量较多。发热8例。3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肿瘤大小约1.1-4.2cm。肺周边10例,肺门部2例。病理显示支气管肺泡癌8例,腺癌2例,腺鳞癌1例,小细胞癌1例。结论肺炎型肺癌多位于肺周边,首诊易误诊为肺炎,尤其是肺间质性肺炎。以支气管肺泡癌多见,抗炎或抗结核无效,需病理确诊,以手术治疗为主。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检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与来我院体检的56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血脂及相关肾功能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UA)、尿素(Urea)、肌酐(Cr)、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尿酸水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检测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尿酸 老年冠心病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住院病人中选择96例感染性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病毒等非细菌感染组。结论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鉴别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病毒等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性疾病 非细菌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