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动态血糖监测脱落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工具对预防动态血糖监测脱落管理。通过加强医护沟通、仪器交接观察、操作步骤、固定手法等培训,制定内分泌动态血糖管理办法、动态血糖安置流程、动态血糖知情告知书等制度流程。结果通过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应用到动态血糖丢失的管理中,2018年2月-8月354名患者发生动态血糖脱落0台。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办法运用到动态血糖监测中,医护人员从医患有效沟通、仪器安置及固定、患者依从性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改善,大大减少动态监测的脱落,提高了数据的连续性、有效性、从而为医生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诊断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2009年卫生部的三个行业《标准》规范要求,我院消毒供应室对植入性手术器械、外租手术器械实施快速生物监测。目的加强对植入性、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监测及手术质量追溯记录。方法按照规范要求在植入性手术、外租手术器械灭菌时,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菌片进行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快速生物监测在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中可操作性强,效果好,解决了检测结果滞后,是目前较理想的、科学的、的一种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

  • 标签: 快速生物监测 灭菌效果 应用
  • 简介:摘要1975年Stern首先报道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LDF)监测皮肤血流,1986年LDF技术由Gazeliusetal首次在牙科文学中描述,认为该方法可高效的评估健康和创伤牙齿的牙髓活力。随着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法已基本成熟,成为一种客观、连续、实时、敏感、非侵入性、无风险的组织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本文重点就LDF的操作方法、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情况等作一综述。

  • 标签: 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 牙龈血流 牙髓血流 牙髓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应用于隐匿性高血压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53例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本组患者诊室血压与24h监测血压情况。结果本组患者诊室血压与24h监测血压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有效诊断隐匿性高血压症状,对临床治疗与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隐匿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仪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深度监测监测下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老年患者,全部患者在术中均行全身麻醉,手术麻醉中均将患者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在0.6MAC(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1.0MAC与1.3MAC时进行15min的稳定维持,同时通过麻醉深度监测对患者的BIS(脑电双频指数)、体温、动脉血压、SpO2(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手术后,将患者麻醉前后的BIS、体温、动脉血压指标进行对比,0.6MAC、1.0MAC及1.3MAC时均低于麻醉前(P<0.05),而不同麻醉浓度对比,0.6MAC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手术麻醉中,通过麻醉深度监测能够对患者的体征变化及麻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老年麻醉 七氟醚 不同浓度 麻醉深度监测仪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新型、先进的监测设备被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移动生命体征监测便是产物之一,它方便、快捷、准确、操作性和实用性强,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本文就移动生命体征检测的主要功能、在护理工作的应用及意义、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生命体征监测仪 信息系统 数据录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不同抗凝剂对床旁检测(POCT)血糖监测血糖的影响。方法抽取15份或20份无抗凝剂血、肝素抗凝血、EDTA-K2氟化钠抗凝血、EDTA-K2抗凝血分别用美国强生的稳步、稳豪倍优型血糖立即及检测葡萄糖,10分内分离血清或血浆用生化分析测定血糖。结果稳步血糖测定的EDTA-K2、EDTA-K2氟化钠抗凝血结果与无抗凝剂血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稳豪倍优型血糖肝素抗凝血、EDTA-K2抗凝血结果低于含氟化钠抗凝血结果,P<0.01;稳豪倍优型血糖肝素抗凝血、EDTA-K2抗凝血结果与生化检测结果偏移大于非抗凝全血、EDTA-K2氟化钠抗凝血测定结果。结论抗凝剂对不同型号的血糖影响不同,适用于生化血糖检测的标本不一定适用于POCT血糖;使用抗凝血建立POCT室间质控程序前应对选择何种抗凝血进行评估,应选择对检测结果无影响或影响小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剂 POCT 葡萄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远程睡眠呼吸监测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200例子患者采用远程睡眠呼吸监测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可以将普通患者按照就业就诊时间的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包括心率测试组和睡眠测试组。任何信息均是人工核实,符合医学研究数据,同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做对比。由于病人挂号求诊的不可预知性,数据具有随机性和普遍性。结果200例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64例。睡眠测试组共计82例,男性54例,女性28例;心率测试组共计118例,男性82例,女性36例。试验组中睡眠测试组平均年龄是(30.4±12.5)岁,心率测试组平均年龄为(34.4±9.5)岁。睡眠试验组中的觉醒时间、总睡眠时间和心率测试组中心率点、心率异常总次数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试验中的远程睡眠呼吸检测可以用于监测睡眠中的心率、呼吸、打鼾等体征,且所得结果与专业多导睡眠得出的数据之间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可以作为睡眠检测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36例,在麻醉诱导前对下左侧桡动脉局部麻醉,对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其置入动脉导管从而进行有创血压监测(IBP),右侧手臂连接连续无创血压监测(NIBP),等到系统稳定后,同时对两侧进行有创血压监测连续无创血压监测值,时隔5min后记录有创血压监测值以及相应时点的连续无创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两种血压监测和术后监测不良反应以及一些并发症。结果两种监测方法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的差值分别是(0.084±8.36)、(3.23±7.14)、(2.62±6.87)mmHg(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肢体坏死、缺血等并发症。结论与有创血压相比,无创血压监测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应用广泛,能够为患者提供无创、连续、安全准确的血压监测,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 标签: 连续性 无创血压监测 全身麻醉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8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血糖监测血糖及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χ2=4.713,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血糖能针对性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该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仪 糖尿病 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CO监测技术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9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实验组经股动脉置放PICCO动脉导管,参照组给予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死亡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48h心率、体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以及氧和指数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重症患者机中械通气治疗中应用PICCO监测技术效果显著,可准确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 重症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指导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PICCO体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复苏6h和24h液体入量和患者入住ICU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液体复苏6h液体入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液体复苏24h液体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助于促进患者血液容量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高容量血液滤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血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在排除其他因素下进行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进行血糖监测,其中快速血糖测定标本采用静脉血、末梢血,常规生化测定标本为血清、血浆标本。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检验结果。结果常规生化测得血清葡萄糖为7.27±3.12mmol/L,血浆葡萄糖为6.92±3.07mmol/L。快速血糖测得毛细血管血糖浓度为7.74±3.29mmol/L,静脉血为7.88±3.47mol/L,快速血糖测得血糖值高于常规生化,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在检验血糖方面有不同的差异,其中快速血糖使用较为简便和快速且经济,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负担,有利于帮助医生及时确诊和快速制定救治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糖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总结临床血糖检验中使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反应仪器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门诊2012年6月~2015年6月进行健康体检人员2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研究组使用快速血糖检测血糖,对照组使用常规生化检测血糖。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血糖结果和检测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检测血糖结果均值与对照组检测血糖结果均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检测血糖时间2.3±1.5min,对照组检测血糖时间20.2±5.1min,研究组血糖监测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快速血糖检测结果可靠,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可以在临床急救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生化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单层与连续套锁缝合剖宫产术子宫切口的效果。方法根据缝合方式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的125例剖宫产妇分为单层组(62例)和套锁组(63例),分别接受连续单层缝合或连续套锁缝合子宫切口,分析两组的时间指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套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恶露时间均高于单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锁组的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的发生率分别为12.70%(8/63)和38.10%(24/63),均高于单层组的3.23%(2/62)和24.19%(1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月经复潮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的操作简单,子宫切口愈合及复旧较好,可降低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可在剖宫产切口缝合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连续单层缝合 连续套锁缝合 剖宫产术 子宫切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与全自动生化分析相同检测项目结果的差异。方法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简称GEM3000)与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简称日立AU5800)分别检测我院137例住院病人动脉血标本血钾、血钠、葡萄糖、乳酸的浓度,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AU5800测定的血钾、血钠高于GEM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测定的血糖、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M3000血气分析可替代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做血糖和乳酸检测,但血钾、血钠结果有一定偏差。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酒精回收塔的设计与实践,总结出酒精回收塔的设计工艺流程,得到预热器、塔体、再沸器、冷却器、稳压器、冷凝器等为酒精回收塔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而通过合理的计算得出所要的回收塔的各项参数。

  • 标签: 预热器 塔体 再沸器 冷却器 稳压器 冷凝器 酒精回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