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常容易被忽视的疾病,其发生往往影响人们的生活。外科血运重建曾经是唯一可行的策略,但在近些年随着医疗的发展,腔内治疗因其恢复时间短和低死亡率而盛行。但腔内手术也有限制因素,如高再狭窄率,远期通畅率低。同时病变常跨越关节,使支架使用也有局限。因此药物涂层囊(DCB)已被引入治疗PAD以提高血管内通畅率,由于其方便使用和不留痕迹的概念,它们在血管专科医生中很受欢迎。

  • 标签: 药涂球囊 外周动脉疾病 股腘动脉 膝下动脉 支架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临时性颈动脉囊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单侧临时性颈动脉囊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单侧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3—10月在我院足月妊娠孕妇,观察组45例使用宫颈扩张囊引产,对照组45例使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前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及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促宫颈成熟后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阴道分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囊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较缩宫素更好,阴道分娩率比缩宫素高,而且未增加感染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促宫颈成熟 足月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分娩期间用分娩配合自由体位待产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取了分娩配合自由体位来辅助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总产程的时间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少,产妇疼痛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时用分娩球运动配合自由体位待产能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减轻分娩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临时性颈动脉囊阻断实验(temporaryballoonocclusion,TBO)监测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和总结22例接受单侧临时性颈动脉囊阻断实验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22例单侧TBO病人中阴性16例,阳性6例。在阻断实验中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心理疏导护理,术中默契配合,并严密观察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经体征,术后宣教与监护,对TBO顺利完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颈动脉 临时性球囊阻断实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国产载药微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乏血供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肝脏增强CT及DSA造影诊断为乏血供肝癌并应用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经介入栓塞的患者,分析介入手术之前以及随访的所有相关检查资料。结果30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随访2月,介入后2月的疾病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0%和85%。与介入前相比,介入后甲胎蛋白指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多为恶心呕吐、低热、腹部胀痛等栓塞综合征。结论国产载药微经TACE治疗乏血供肝癌是一种安全的以及短期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国产载药微球 TACE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宫腔囊压迫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68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止血法,实验组30例采用宫腔囊压迫法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止血率与下床活动时间等。结果两组止血率均为100%。实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采用宫腔囊压迫止血,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子宫正常生理功能,且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短,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宫腔球囊压迫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髂总动脉囊置管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6月收治的28例术前行髂总动脉囊置管,剖宫产术后加强监护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收集资料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双侧髂总动脉囊闭塞断流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予以积极护理配合,可预防术后血栓、及时发现术后出血等。结论髂总动脉囊置入术是近些年新兴的介入手术,对于出血凶猛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予以术前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予以积极护理配合,将有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髂总动脉球囊封堵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拘禁囊技术(JBT)用来治疗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接受我院介入治疗的60例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病人。通过随机方式划分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与病史等基线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具备可比性。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每例研究对象均患真性分叉病变,两者病人的主支均接受单支架置入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分支导丝保护技术(JWT),观察组则采用JBT。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参数、术中并发症、术后半年病变血管狭窄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术后半年病变血管狭窄状况方面,两组研究对象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介入治疗参数、术后半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术中并发症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通过介入法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方面,JBT操作更为简单,且病人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概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推行于临床领域。

  • 标签: 拘禁球囊技术 非左主干分叉病变 血管开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82例心血管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均分为两组(n=41),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给予主动脉囊反搏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氧饱和度要高于对照组,心率则慢于对照组,组间对比依次为t=3.688,t=14.726,t=3.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主动脉囊反搏术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左室射血状态,提高其血氧饱和度,减缓患者心率,应用疗效确切。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血管重症 左室射血分数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儿科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方法选择在2017年9月—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儿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将46例儿童患者随机进行分配,其中对照组(n=23例)、研究组(n=23例),对照组中的儿童仅纯粹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则再此基础上施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比对两组患者家属对此次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儿童患者进行比对后发现,施以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研究组儿童家属的满意程度高于施以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施以人性化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的护理质量而且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临床护理 人性化服务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82例心血管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均分为两组(n=41),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组给予主动脉囊反搏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和血氧饱和度要高于对照组,心率则慢于对照组,组间对比依次为t=3.688,t=14.726,t=3.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主动脉囊反搏术应用于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左室射血状态,提高其血氧饱和度,减缓患者心率,应用疗效确切。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血管重症 左室射血分数 血氧饱和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时使用鼻内镜上颌窦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0月来我院就诊的112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采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对照组和鼻内镜上颌窦囊扩张术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56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64%)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92.86%)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窦口鼻道复合体黏膜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79%)低于对照组(12.50%),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开放术、鼻内镜上颌窦囊扩张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均可获得显著效果,但后者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应用。

  • 标签: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 鼻内镜上颌窦球囊扩张术 真菌性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扩张囊对促进足月妊娠产妇的宫颈成熟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足月妊娠产妇,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5月,分别使用宫颈扩张囊技术干预(观察组,100例)与静脉滴注缩宫素干预(对照组,100例)。结果观察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经自然分娩者多于对照组,剖宫产者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促进足月妊娠产妇宫颈成熟度和改善分娩结局的过程中应用宫颈扩张囊效果显著,Bishop评分得以提高,分娩情况有所改善,值得应用。

  • 标签: 宫颈扩张球囊 足月妊娠 宫颈成熟度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所致脊柱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例研究对象,患者均为老年骨质疏松脊压缩骨折,确认患者无手术禁忌症后,给予患者行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对患者随访3个月,评估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中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Cobb角明显比治疗前小,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3个月间患者出现骨水泥外漏及肋骨骨折各1例,经对症处理背后并发症改善,预后良好。结论针对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获得良好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应用在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治疗中,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中枢性性早熟确诊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是否采用国产醋酸亮丙瑞林微治疗进行分组,将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的2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使用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治疗的25例患儿纳入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的生长速率、卵巢体积、促卵泡素测定值、黄体生成素测定值差异,并计算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统计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12个月的生长速率、卵巢体积、促卵泡素测定值、黄体生成素测定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统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可以有效抑制或减缓患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较优临床疗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中枢性性早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囊的使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为宫腔囊,研究组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两组产后恶露消退时间。结果两组手术后1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比较有差异,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恶露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囊,可以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恶露时间。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宫腔球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为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术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术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改善疼痛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醋酸亮丙瑞林微注射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的复苏周期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中心复苏周期中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其中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周期患者206例。以未使用GnRHa降调的子宫腺肌症患者206例为对照。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子宫体积大小、痛经评分和临床妊娠率。结果醋酸亮丙瑞林微注射组子宫体积大小和痛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醋酸亮丙瑞林微注射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复苏周期实施醋酸亮丙瑞林微注射可获得较好效果,可缓解痛经,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 标签: 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注射 子宫腺肌症合并不孕 临床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为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例患者术后疼痛基本缓解,术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术后随访无疼痛再发,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好的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但其改善疼痛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