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构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复习文献资料回顾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45构瘤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45术前均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CT检查、22术前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22行患肾切除、11行肾部分切除、12行肿瘤剜除术。结论超声、CT、IVU对该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瘤体大于4cm、肿瘤短期内体积增大症状明显、不能排外肾癌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强调其有恶变的可能,应进行长期随诊。

  • 标签: 肾错构瘤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牙列颌畸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58牙列颌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年龄、性别、矫治前模型PAR指数等配对的42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后PAR指数和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两组前牙排列、中线、覆盖、覆颌、咬合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牙排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R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矫治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可简化操作,提高后牙排列整齐度,缩短矫治时间,是颌畸形患者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 标签: 直丝弓 牙列错颌 矫治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于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实现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与防范治疗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宫缩乏力与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且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患者。结论加强对于产妇的产前宣传教育以及孕期保健,通过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筛查与妊娠管理,合理提升剖宫产指标,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能够降低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原因 高危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颌的临床疗效,以尽量避免患者成年后进行外科正畸。方法90上前牙反颌伴上颌发育不足(ANB角<0。),利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上颌颌垫式活动矫治器配合口外前牵引矫治器,每侧300—450g(逐渐增至)每天戴用12小时以上。结果90患者中85前牙反颌解除,Ⅲ类面型改善,5未解除反HE。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器对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器 替牙期 骨性Ⅲ类
  • 简介:摘要骶髂关节缝症是指骶髂关节因慢性劳损,关节韧带张力失衡,骶髂关节齿状关节缝发生错位,导致骶髂关节及腰胯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本病属西医学骶髂关节综合征范畴。各年龄阶段均有发病,多因外伤或生产有关,老年发病者均有明确的腰骶部闪挫伤病史。本病治疗多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但老年病人骨质疏松,给手法复位留下了无可评估的风险。本文作者采用“火针点刺阿是穴”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以共各位同道分享。

  • 标签: 火针 点刺法 老年骶髂关节错缝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67,均采取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修复治疗效果。结果67患者经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后,牙齿排列整齐,咬合度良好,牙齿未松动、移位、美观性高,患者满意,治疗优良率98.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牙列功能恢复。

  • 标签: 口腔正畸 错牙列缺损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肝间叶构瘤病理、免疫组化、影像学特征,总结诊断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6年3月,医院共诊治儿童肝间叶构瘤6,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肿瘤标志物以及影像学检查作为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5腹手术肿瘤切除术,1进行腹腔镜下肝次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所有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2出现贫血,体格检查质硬的不同大小的肿块,影像学检查X线、B超声、CT均发现病灶,占位效应明显,挤压周围正常脏器,腹部CT监测,1见散在的点状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网状强化,B超声与CT血管造影显示,相应部位肝血管受压,术中见表面光滑,肿瘤明显占位,未见肿瘤侵袭,分界较清楚,表面深红色、剖面灰黄色,包膜完整,1中央表现为多囊性,1局部出血,病理见纤维组织增生,2穿插在肝组织,4见增生的血管、淋巴管、不同发育程度胆小管,2来源于间质细胞性,4免疫组化分析AFP、HCG阴性,2上皮CK19(+),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儿童肝间叶构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灶,定位病灶并不困难,病灶往往较大,需要与其他先天性肝良性肿瘤相鉴别。

  • 标签: 儿童肝间叶错构瘤 病理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颈椎小关节缝应用中医针灸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6老年颈椎小关节缝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3患者。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68%)>(76.74%),(P<0.05)。结论临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老年颈椎小关节缝,疗效显著,可加快患者症状的改善,且方案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老年颈椎 小关节错缝 中医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性三类颌畸形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患者在术前的心理状态调节。方法选取了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骨性三类颌畸形的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采取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而且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的性别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等分值中,男性患者要比女性患者的得分要高一些,所以男性患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更加的敏感一些,而未婚的患者在躯体化和偏执中的得分要比已婚的患者要高有些。结论经过此次调查中显示,总体说患者的心理状况较良好,对于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在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将J钩治疗用于安氏Ⅱ1牙合畸形拔牙矫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安氏Ⅱ1牙合患者20,对患者采取矫正治疗,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J钩帽口向外牵引,同时关闭拔牙间隙,并且拉尖牙到远中的适当位置。结果所有20患者通过治疗后面型均取得显著改善,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且后牙建立了良好的磨合关系。结论将J钩治疗用于安氏Ⅱ1畸形拔牙矫治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面型,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J钩 安氏Ⅱ1 拔牙矫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凉山州宁南县汉族彝族小学生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和正畸治疗意识。方法随机抽取1030名凉山州宁南县小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整理相关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凉山州宁南县小学生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7.6%,其中安氏I类43.4%,安氏Ⅱ类32.2%,安氏Ⅲ类24.4%。牙合畸形常见的表现有牙列拥挤,深覆牙合,深覆盖,发病率较高,分别为51.6%,32.3%,14.1%。有正畸意愿的患者仅71名,占牙合人数的10.2%。结论凉山州宁南县小学生牙合畸形患病率较高,正畸意识不强,需进一步加强口腔正畸知识宣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矫治。

  • 标签: 错牙合畸形 患病率 正畸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合并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牙周病合并颌畸形的患者,于入院后给予牙周组织的全面检查,明确牙周炎症和牙齿移位等损伤情况,并在常规治疗牙周病的基础上辅助采取正畸治疗10~24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恢复情况并对正畸治疗的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正畸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患者正畸治疗前后牙周炎症和牙周袋深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显著。结论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合并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牙周病及颌畸形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治疗 成人牙周病 错颌畸形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口腔科诊治的牙齿颌成人患者140人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正畸疗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固定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程度等临床疗效。结果相较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固定功能及美观程度等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齿错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50牙合畸形患儿,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对50患儿实施早期矫治,对患儿的矫治情况以及预后效果进行记录、观察和分析。结果50患儿治疗显示有25患儿治愈,有21患儿改善,总有效率为92%。患儿治疗后X线投影测量指标相比治疗前改善显著,其中SNA、SNB、ANB、UI-NA显著下降,LI-NB、NP-FH以及ANS-Me显著上升,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错牙合畸形患儿早期实施矫治,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预防严重牙合畸形,对患儿健康发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儿童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在合伴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口腔外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91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正畸治疗组(31)、修复治疗组(27)以及结合治疗组(33),正畸治疗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修复治疗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结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1)结合治疗组中,非常满意17,较满意13,不满意3,总满意度为90.91%;结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美观性与治疗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 标签: 牙列缺损 口腔修复 正畸治疗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activator肌激动器治疗安Ⅱ2合的疗效。方法对11替牙期安Ⅱ2合患者,以activator肌激动器进行矫治。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拍摄x线头侧定位片,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SNB、U1-SN、U6-PP距及L6-MP距明显增加(P<0.05),ANB、U1-L1和OB则分别减小2.07o、3.94o和1.61m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H-MP角较治疗前增加1.95o(P<0.05),SN-MP角和Y轴角的变化虽然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增大的趋势。结论应用Activator矫治器治疗安Ⅱ2合,能前移下颌并诱导后牙萌出,在改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同时,还能使下颌向后下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从而达到纠正深覆合、改善上、下颌骨的垂直关系和恢复正常面型的目的。

  • 标签: 替牙期 安Ⅱ2 错合 activator 头影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预防措施。结果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膜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178均治愈出院。结论重视预防,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