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威伐光治疗颈椎间盘射频后椎间隙炎的疗效。方法4例继发性椎间隙炎患者采用威伐光治疗,每天2次,口服止痛药物1月后,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磁共振的影像学改变。结果4名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影像学信号接近正常。结论威伐光治疗椎间隙感染效果优越,是治疗椎间隙炎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肛周多间隙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肛周多间隙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以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周多间隙脓肿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指标,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肛周多间隙脓肿 一次性根治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为FICB组、PCEA组和PCIA组。记录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48h静态VAS评分,及术前、术后24h、48h动态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后静态VAS评分和动态VAS评分各观察点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FICB组术后静态VAS评分和动态VAS评分在术后各时间点均显低于PCIA组,P<0.05。FICB组床上活动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小,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FICB组术后低血压、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术后镇痛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实验组(n=41)予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参照组(n=41)予以常规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肿块均彻底切除。实验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瘢痕VSS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为2.44%,低于参照组的17.07%,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为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术后美观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下缘切口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连续踝关节筋膜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的形式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组(RD组),在各种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这两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以及术后的髂筋膜进行连续神经阻滞镇痛。然后将术后患者不同时间内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肌力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无显着差异(P>0.05)。在每个时间点静息时VAS和肌力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在运动状态下,RD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低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度均为术后48小时,状态VA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R组术后接受帕瑞考昔钠和PONV的患者数量多于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和嗜睡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以增强连续骼筋膜阻滞的镇痛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 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输液流程的优化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选取的医院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前后患者病例各240例进行研究,对比医院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前后患者的等待时间和护士的工作效率,重点对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医院急诊输液流程优化具有明显的意义和效果,优化后患者的等待时间更短、护士的工作效率更高、患者的满意度也更好,且与优化前相比各方面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输液流程的优化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医院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 输液流程 优化 患者满意度 护士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了优化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优化网络课程平台教学内容;分层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QQ或微信提高网络课程平台的利用率。实践表明,上述举措可激发学生对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平台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 标签: 医学遗传学 网络课程平台 优化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留置针固定方法在留置时间、脱管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采用优化留置针固定方法,对我科住院期间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留置针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针间明显延长,脱管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优化留置针固定方法可以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脱管及静脉炎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优化 固定方法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及优化管理对其的免疫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稳定期患者,观察组优化管理2个月(健康教育、吸烟管理、用药指导、肺康复锻炼);对照组出院时健康宣教,常规回访。实验前后抽取患者血液SemiBio细胞免疫芯片检测CD4+、CD8+计数。结果优化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CD4+、CD8+、CD4+/CD8+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优化管理后观察组、对照组CD4+、CD8+、CD4+/CD8+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定期COPD优化管理可升高血CD4+,降低血CD8+,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COPD患者健康状态。

  • 标签: COPD稳定期 优化管理 CD4+ CD8+ CD4+/CD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黄芪多糖工艺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浓度5.5%,酶解时间3.5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黄芪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8.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黄芪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黄芪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酶法优化提取地黄多糖工艺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设计,以地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以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pH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为试验因素,优选地黄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浓度4.5%,酶解时间2.0h,酶解pH6.0。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地黄多糖含量占原药材的7.58%。结论复合酶法提取地黄多糖工艺操作简便、快捷,重复性、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复合酶法 地黄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优化管理策略。方法从2015年5月—2017每年5月,在开展儿科抗菌药物优化管理前后随机抽选860张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处方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430张,实验组430张,比较两组的处方使用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用药频次不当、适应症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物遴选不当等几个环节差异显著。结论对儿科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明显降低不规范用药情况的出现,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优化管理
  • 简介:摘要在国内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房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持续性优化,有效提高了产房管理的安全性,但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及产房管理实践经验,国内产房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为此,本次研究从我国产房管理存在问题入手,制定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产房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急诊输液护理发展现状,基于急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具体解决方法与措施,并对急诊输液护理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与展望。

  • 标签: 急诊输液 护理现状 优化措施 发展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优化前后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急诊收治的76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参考组和实验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采取优化后的急诊流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进出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参考组短,在抢救之后的30min、1h、2h、3h等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参考组,综合有效率高达94.73%,高于参考组的73.68%;实验组死亡率为2.63%,参考组死亡率为15.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程优化以后的急诊流程有效的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疗效,进出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较短,VAS评分低,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胸痛患者 优化急诊流程 诊治疗效
  • 简介: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们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加之医疗保险等相关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使医院内部病案信息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严重影响了病案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文章将医院病案信息管理作为重要研究内容,阐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面优化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 标签: 医院病案信息管理 问题 优化方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护理咨询在特需门诊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收治的需要接受特需门诊服务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结合护理服务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化护理服务形式,护理结束后对效果分析。结果乙组的用药掌握程度、科学饮食、心理自我调整数据指标明显高于甲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析,乙组满意率91.4%,甲组满意率为71.4%,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结论对需要接受特需门诊服务的患者给予优化护理咨询,能提升患者对专科知识的掌握,提升整体满意率。

  • 标签: 优化护理咨询 特需门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措施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34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化抢救措施进行抢救治疗,34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抢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抢救措施进行治疗后,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改善了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优化对策。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抢救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化急诊抢救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效果,分析其优化对策临床应用前景。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化急诊抢救对策治疗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血压水平,控制病情恶化,降低致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危象 老年 优化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显效22例、显效率73.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例、6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例、显效率3.3%,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例、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愈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急诊急救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