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髓膜结核系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脊髓膜所致,是少见的肺外器官结核。我院于2016年收治膜结核病人2例,现总结其临床资料,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 标签: 结核 脊髓病变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7例膜瘤患者在我院接受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30~66岁,平均46.5岁,病程1~3年,临床表现以局部放射痛、神经根性疼痛、感觉运动障碍为主,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防治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7例患者下肢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膜瘤患者术后予以早期的护理干预,尽早进行恢复性功能锻炼可为术后康复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脊膜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源性眩晕症患者行中医微创联合整调曲治疗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接收的72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给予中医微创联合整调曲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中医微创松解病变点,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中医临床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颈源性眩晕症患者,定向给予中医微创联合整调曲治疗方案,具有着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颈脊源性眩晕症 中医微创 整脊调曲治疗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脊髓膜膨出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院87例患儿的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等护理环节,83例患儿治愈,4例好转。结论脊髓膜膨出患儿在治疗中,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等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脊髓脊膜膨出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硬膜穿刺后头痛是公认的产科患者椎管内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它可发生在腰麻后,也可发生在硬膜外麻醉期间的硬膜意外刺穿;该类头痛会导致出院时间延长或者反复入院,而使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受影响。体位因素对头痛的影响有助于该类头痛和其他类型头痛的鉴别诊断。硬膜穿刺后头痛的诊断及管理对医生也是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椎管内麻醉后产妇头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与预防措施。产后头痛只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头痛症状可以明显缓解甚至消失。

  • 标签: 产科 硬脊膜穿刺 头痛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两组病人手术均使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研究组34例,于手术结束前30分钟通过硬膜外管接上PCA泵,对照组病人34例,术后即拨除硬膜外导管,由病房护士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小时内情况。结果PCA泵的使用,方法简便,有其利弊,两组镇痛效果对照P>0.05。结论运用PCA泵,重点放在生命体症的观察,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较高,不同程度地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需逐步完善。

  • 标签: 硬脊膜外麻醉镇痛 护理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颈性眩晕患者接受中医针灸与整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颈性眩晕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组别,Ⅰ组31例接受单纯整手法治疗,Ⅱ组31例接受针灸配合整方案治疗,对该两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眩晕症状评分等做评估。结果Ⅱ组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了96.77%的总有效率,相比Ⅰ组的总有效率(77.42%)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两组接受眩晕症状评测,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Ⅱ组的评测结果显著降低,优于Ⅰ组,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中医针灸配合整手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具有确切且安全的作用,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颈性眩晕 中医针灸 整脊手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骶部硬膜外间隙阻滞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以至于骶管阻滞目前被看作是骶部硬膜外间隙阻滞的主要替代方法。骶部硬膜外间隙阻滞的操作技术简单、安全。骶部硬膜外间隙阻滞在小儿应为首选的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因为与腰部(或者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相比较,其很少具有引发并发症的危险。

  • 标签: 骶部硬脊膜外间隙阻滞 麻醉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于硬膜周围预防术后硬膜外及神经根粘连的疗效。方法对随机抽取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其中实验组的41例髓核摘除后将地塞米松结合明胶海绵置于硬膜及神经根周围。术前和术后6h、ld、3d、7d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JOA评分,3个月后按Macnab疗效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随访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6h、1d、3d、7d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神经根性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月时实验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acnab疗效标准实验组优良率97.56%,对照组优良率80.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在神经根周围给予地塞米松明胶海绵可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神经根疼痛,及时手术疗效明显,对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也有较好的短-中期疗效。

  • 标签: 地塞米松 明胶海绵 硬脊膜 粘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疗法配合温针灸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60例胸椎后关节紊乱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整配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整疗法,均隔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1个月随访,对照组及治疗组复发人数分别为16人次及3人次,3个月后复发人次分别为24人次及10人次。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纯整疗法,整配合温针灸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椎后关节紊乱 胸椎错缝 整脊 温针灸 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肌萎缩症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调取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科室诊治的105例肌萎缩症儿童,分成儿童肌萎缩症观察组及对照组,监测患者体感诱发电位、肌电图与神经传导测定。结果观察组的儿童上肢远端肌肉肌电图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有此症状的患儿要高度怀疑为儿童肌萎缩症疾病,采用电生理肌电图检查能够对病情提供更加客观的诊断依据,在临床中能够大力实践、推广。

  • 标签: 儿童 脊肌萎缩症 临床 神经 电生理
  • 简介:摘要脊柱手术数量及复杂程度的增加导致更多硬膜损伤的发生,如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可能导致头痛、手术伤口不愈合、椎管内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发现硬膜损伤及脑脊液漏,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治疗关键。为了使我们更有效的去解决硬膜损伤和脑脊液漏,本文现就其诊疗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脊柱手术 硬脊膜损伤 脑脊液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推拿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方法从治疗手法、手法与针灸结合、手法与药物结合等方面着手,并根据近年来推拿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概述。结果采用推拿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具有疗效好、操作易、费用低等多种优点。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并对不同治疗手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推拿整脊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外硬膜内肿瘤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患有脊髓外硬膜内肿瘤患者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脊髓外硬膜对内肿瘤进行治疗,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且在手术后进行12-24个月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后,进行12-24个月的随访,在23例患者中,复发例数为2例,复发率为8.70%。结论对于脊髓外硬膜内肿瘤手术治疗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重建术在治疗髓外硬膜下肿瘤临床应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7月大竹县人民医院收治23例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均采取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椎板-棘突复合体,肿瘤切除后将回复并以微型钛合金异型接骨板固定,行椎管重建。术后卧床5~7天后带外固定支具下床活动。佩戴外固定支具3个月,并禁止手术节段脊柱的过伸或过屈运动。结果23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无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其中21例患者术后症状好转,6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有2例颈段患者术后出现单侧上肢肌力下降,术后6月随访肌力恢复至3级,康复率为91.3%。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行CT三维重建显示,手术段椎管结构完整。无椎管狭窄及畸形,无还纳复合体塌陷、移位,无固定系统脱落,移位等。结论椎管重建术治疗髓外硬膜下肿瘤,可使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达到最大化;恢复了脊柱后柱解剖结构,有效防止了术后脊柱不稳;重建了椎管内膜性及骨性结构,避免了硬膜外和椎管外软组织直接接触而形成局部瘢痕粘连及嵌入。该手术方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牢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管重建术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棘突-椎板复合体 脊柱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脊髓膜膨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1例脊髓膜膨出症患儿进行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1例患儿手术切口均为I期愈合,未出现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6~12个月的随访,19例患儿的感觉、双下肢障碍、大小便失禁均得到明显缓解,恢复良好,治疗有效率为90.48%。结论对新生儿脊髓膜膨出症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脊髓脊膜彭出症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膨出合并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从而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的康复。方法总结、整理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3例膜膨出合并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3名患儿,男2例,女1例,5个月-2岁。患儿经二期手术后,均恢复顺利。2例患儿下肢无力症状有所改善,1例双下肢合并足内翻的患儿下肢无力症状未缓解。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健康指导,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患儿的顺利康复。

  • 标签: 脊膜膨出 脑积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加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并用疗法治疗源性类冠心病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源性类冠心病针药并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