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护理干预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中耳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中耳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针对护理,评估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77.50%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更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P<0.05。结论针对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分泌中耳炎患者实施针对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症状尽快改善,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鼓膜穿刺术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能够让人的感觉运动产生障碍,这种疾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很多。在我国历史上,商朝的时候就对脑卒中疾病进行过研究;而西方在1600年的时候对脑卒中进行的研究。通过对脑卒中疾病的治理,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本文将对脑卒中康复治疗手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患者过上更加有质量的生活。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治疗 发展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脑膜炎(tuberculous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细胞动态观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TBM患者20例,对其应用CSF细胞检测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TBM的临床特点以及持续时间。结果TBM患者在临床经抗结核治疗前后CSF的中性粒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转移淋巴细胞以及淋巴样细胞所占比例具有统计意义(χ2=2.055、1.583、2.054、3.512、2.025、2.050,P<0.05)。细胞诊断结果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意义(χ2=2.157、3.145,P<0.05)。结论CSF细胞动态检测对判断患者的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与对照组(单纯常规护理)各38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5.2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χ2=8.54,7.69;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依次为(20.47±3.58)分、(21.54±3.89)分、(10.57±2.19)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意义(t=10.65,11.47,9.85;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折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促进病情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骨折 老年患者 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水痘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成人较少发病,但成人发病症状会明显比儿童严重。水痘患者以发热、皮肤出现周身红色斑丘疹、痂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并且以胸、腹、背部位为主要发生区域,较少出现在四肢部位。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且水痘患者作为传染源具有唯一,易感儿的发病率在95.0%以上,因此加强对输入水痘的控制和科学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即以某次输入水痘事件为例,就其流行病调查和消毒处置,发表几点看法。

  • 标签: 输入性水痘 流行病学调查 消毒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必要。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由于发热、贫血和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为危急值范围入院检查的100例患者资料,将其纳入分析组;将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对象,比较两组受试者平均红细胞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结果分析组患者平均红细胞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平均体积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对象,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90%,参照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异常发生率为1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检验价值突出,能够清晰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表现。方法对我院收集的25例布氏杆菌脊柱炎患者CT影像资料与30例脊椎结核临床影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炎性病灶分布范围、骨破坏类型以及病灶周边的影像表现方面,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椎结核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布氏杆菌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表现,从而区分鉴别这两种疾病,便于及时的对症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脊椎结核 临床影像学表现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人的体质是有差异的,体质不同,其养生方法也不同。而中医养生辩证观强调,养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时令、地域、人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变化,养生的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针对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等进行个体化的中医预防、养生调摄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起居、健身运动、心理调适、疾病预防及开展四时养生等。通过以上健康干预,可以改善人们的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养生学 健康干预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门诊2016年9月收治的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观察组在患儿输液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按常规输液,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输液配合度、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率、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1.2%、72.1%、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60.2%、83.7%,经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患儿静脉穿刺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率、静脉穿刺成功率,缓解患儿紧张情绪,使患儿家属满意,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儿科 心理护理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免疫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对59名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RF、ANA及抗SSA、抗SSB抗体进行测定。结果阴虚内热型患者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抗SSB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意义,四证型间RF、ANA、抗SSA抗体比较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抗SSB抗体间存在一定关系,与RF、ANA、抗SSA抗体间无相关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型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方法分析20例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20例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继发于高血压脑病、系统红斑狼疮、尿毒症、妊娠子痫。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物模糊和意识障碍。头颅CT或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对称的枕叶白质脑水肿,部分伴有顶额颞叶等病变。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头颅CT或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可逆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产生,影像主要表现为大脑后部白质血管源脑水肿改变,及时治疗后症状和影像特征迅速改善。

  • 标签: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脑水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血清性激素、血脂水平与围绝经期症状间的相关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及健康育龄妇女,以及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绝经早期女性共90例,分为育龄对照组(20例),围绝经期组(17例),绝经早期组(21例),绝经晚期组(22例)和激素补充治疗组(10例)。然后对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的高低、雄激素水平(T)、总的胆固醇(TC)的含量、甘油三酯(TG)的水平采取测定,然后对结果和KMI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结果和健康育龄组比较起来,围绝经期组、绝经早期组和绝经晚期组的E2、T水平得以下降,FSH水平得以升高(P<0.05);其余未治疗三组的KMI逐渐增加,比健康育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E2、T与KMI呈负相关,FSH与KMI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和健康育龄组对比起来,其余未治疗三组的TC、TG水平有了提高(P<0.05),TC、TG和KMI是正相关的。结论女性绝经后血清E2、T水平明显降低,FSH水平得以提高;KMI与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FSH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性激素 血脂水平 围绝经期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是学习医学所必须学习的一门科目,传统模式的解剖课教学枯燥、乏味,无法完全满足老师的目的与学生的需求。而将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融入进去,则有效解决了解剖课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增加了课堂趣味,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将翻转课堂模式引入人体解剖教学进行分析探究,进一步在可行与实践上得出结论,希望改变教学模式,提升解剖课的教学质量。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翻转课堂 分析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慢性萎缩胃炎血清PGⅠ、PGⅡ、G-17的浓度水平以及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AG患者为196例,将CAG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非CAG患者为104例。经统计检验,CAG组与非CAG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于清晨时患者空腹抽取3ml静脉血,以免疫放射方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PGⅠ、PGR(PGⅠ/PGⅡ)、G-17水平,并分析CAG组与非CAG组的结果。治疗组采取益气清热活血方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CAG组患者的PGⅠ、PGR、G-17均明显低于非CAG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833,P=0.0002)。结论可用检测PG和G-17的方法对CAG进行筛查,且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CAG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PGⅠ PGⅡ G-17 益气清热活血法
  • 简介:摘要比较影像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系,提高肿瘤影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为其今后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比较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的生物标志物发现技术已经发展了广阔的前景,因此蛋白质表达可作为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的病理生理学指标。使用质谱分析,根据体液中蛋白质的鉴定,例如脑脊液、血清或血液,就有可能识别出精神分裂症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确诊前,体液中应存在理想的生物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现好。该综述讨论了全面的蛋白质组方法,阐明了其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现、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适用。尽管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努力,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精神分裂症知之甚少。蛋白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液中的蛋白质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分子机制。它们也可能表明最有可能发生病理改变的细胞的类型和位置。蛋白质组方法的研究已经为死后脑组织、外周组织和体液中的定量和定性蛋白质模式提供了大量信息。如二维电泳,2-DDIGE,SELDI-TOF不同蛋白质组技术、蛋白质组和基于标记(ICAT),无标记(MS(E))量化已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蛋白质组方法作为一种常规诊断工具在精神分裂症临床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蛋白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CT影像之间的相关。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根据腰痛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分析研究不同程度患者的CT影像特征。结果本次114例患者中31例患者为轻度,56例患者为中度,27例患者为重度。CT影像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的髓核密度、髓核情况、水平面髓核突出程度、硬膜囊方式以及神经受压程度等情况均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不同程度之间患者CT影像特征差异(P<0.05);随着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越严重,患者的硬膜囊后越大,矢状径越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CT影像特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可以根据患者的CT影像特征判断患者疾病发展情况,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检查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检验中行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必要。方法择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进行资料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细胞形态检查,观察并对比血细胞形态异常患者与同期选取80例健康人群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以及红细胞体积(MCV)指标之间的差异等。结果对出现发热、贫血以及处于危险范围内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72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90.00%。与健康人群各项指标相比,血细胞形态异常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健康人群。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而言有意义。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不仅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准确的实验室依据,还能够真实反应出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检查手段已经被临床认可和广泛使用。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 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