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待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应用缩宫素引产的6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产妇在生产时负性情绪,减少产程时间,减少剖宫产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初产妇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临产后体位护理的方法及其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妇,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体位护理,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的体位指导,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产妇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临产后通过体位护理能够极大的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产妇临产 体位护理 产程进展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进展和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抽取的初产妇70例,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依据麻醉方法差异性将所有产妇均分两组。活跃期实施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35例产妇为参照组,潜伏期实施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35例产妇为研究组,最后比对麻醉效果。结果比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研究组(97.2%)较比参照组(74.3%)更高,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潜伏期实施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不会影响到产妇产程进展和新生儿结局,同时可以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椎管内阻滞麻醉分娩镇痛 产妇产程进展 母儿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分娩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住院分娩初产妇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分娩服务模式,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比较两组第一、二产程耗时、统计新生儿(1min及5min)Apgar评分及产妇围产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及5min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的围生期并发症,如产褥感染、产后大出血及软产道损伤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分娩计划对缩短产程,提高新生儿安全性,减少产妇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个体化分娩 护理模式 初产妇 产程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在缩短产程中的效果,并总结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6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采用镇痛泵持续泵入止痛药,试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加以静脉滴注缩宫素。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①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无痛分娩明显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而且可以有效的缩短产程进展,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麻醉、穿刺及生命体征的护理,保证分娩的安全进行。

  • 标签: 缩宫素 无痛分娩 产程进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给予其中参照组6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60例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围产期各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55.00%(33/60),剖宫产率45.00%(27/60),参照组分别为31.67%(19/60)、66.67%(4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增加产妇顺产率,减少产程时间,提高临床分娩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妇分娩过程中宫颈水肿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判断及处理。方法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宫颈水肿的发生、判断、处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宫颈水肿与骨盆形状、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胎头高直位、前不均倾位有着显著关系。结论分娩过程中对宫颈水肿的原因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对减少母婴围产期并发症、产妇及胎儿安全极为重要。

  • 标签: 宫颈水肿判断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苯三酚在协调性顽固性宫缩乏力中促进产程进展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0例协调性顽固性宫缩乏力的产妇,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Bishop宫颈成熟评分法评价产妇的宫颈软硬程度,低于2分者,静脉滴注160mg间苯三酚软化宫颈。结果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结果表明,间苯三酚对于促进协调性顽固性宫缩乏力产程有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产科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间苯三酚 宫缩乏力
  • 简介:摘要临产(inlabor)开始的标志是有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有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扩张和胎先露下降。规律宫缩一般以每次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为准。第二产程(secondstageoflabor)又称胎儿娩出期。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一段时间。初产妇约需l~2小时,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在30分钟即可完成,不超过l小时。

  • 标签: 分娩期 产妇 第二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于产程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1日—2018年5月31日期间,我院阴道分娩量643人,其中行分娩镇痛217人,常规护理426人。随机选取阴道分娩常规护理的217例产妇和行分娩镇痛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分娩镇痛)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650.29±24.82)min>(471.64±17.65)min相对更长(P<0.05),而第二、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之相仿(P>0.05),产后的疼痛VAS评分(3.91±0.65)分<(5.05±1.42)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分娩镇痛,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并不会影响其产程和分娩结局,进而说明分娩镇痛是一种良好的助产护理方法。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程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优质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6月份16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为产程常规护理组和产程优质护理纽,每组各80例。产程常规护理组给予产前基本护理,产程优质护理组进行全面评估,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优质护理组80例产妇中自然分娩75例,剖宫产5例,常规护理组中自然分娩68例,剖宫产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产程优质护理 降低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剖宫产后产妇的阴道分娩可行性以及产程进行了观察。方法就本院在2014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阴道分娩的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并均是自愿选择阴道分娩模式。就全部20例产妇的产程产后进行观察。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0例瘢痕子宫中18例产妇进行了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其中1例阴道分娩之后行子宫修补术,剩下1例在分娩过程中因为产程进展不佳等原因转用剖宫产进行分娩。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而言,在进行了阴道分娩指标的严格控制下,应用阴道分娩具备有一定的安全性跟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剖宫产后 产妇 阴道分娩 产程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产程标准下的分娩情况,评价新旧产程标准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90例产妇和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前者为对照组(旧产程标准),后者为研究组(新产程标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相对更长(P<0.05),自然分娩率相对更高(P<0.05),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相仿(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的应用,对于提高分娩安全和保障母婴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产程标准 分娩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单胎头位活跃期停滞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活跃期停滞的157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单胎头位产程正常的157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①观察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和头位位置与对照组比较,相差较大,有比较价值。②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平均潜伏期及母婴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比较价值。结论在骨盆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体重、胎方位、产妇的心理因素及潜伏期长短都与活跃期停滞密切相关,而活跃期停滞又会导致手术产率的增高以及严重的母婴并发症。

  • 标签: 活跃期停滞 原因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阴道分娩产程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6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行全面护理干预及产程观察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阴道分娩产妇38例,34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4例<7分,仅1例术后大出血,平均住院天数3.6(d),平均住院总费用(2281.56)元,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妇23例,16例新生儿Apgar评分≥7分,7例<7分,产后感染者9例,平均住院天数7.8(d),平均住院总费用(4979.83)元,新生儿窒息10例。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及严密观察,能有效提高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成功率,减少母婴产后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等,值得研究和借鉴。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理护理对于初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3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接受的是常规化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产程中的心理护理,并对两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初产妇分娩方式更加理想。

  • 标签: 分娩护理 心理护理 新生儿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顺产产程中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对产程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在产程中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顺产的基本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在接受上述不同护理的方式后,观察组顺产的基本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是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顺产产程中应用干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产程的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生产的时间,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 标签: 顺产 产程 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妇产科产程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妇产科分娩的孕妇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由导乐师音乐全程陪伴,同时分娩时根据孕妇不同需求采用自由体位;与此对比对照组没有导乐陪伴,分娩时主要采用平躺体位。比较两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以及产程中用药和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00例患者中有10例采用剖宫产,对照组中有18例采用剖宫产。实验组自然分娩的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另外用药也明显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导乐陪伴和自由体位的联合运用在妇产科孕妇分娩过程中对于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以及缩短分娩时间和减少用药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导乐陪伴 自由体位 剖宫产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对初产产妇生产过程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入院的即将要分娩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这组孕妇不进行产前的教育,产科护士对观察组进行有效的产前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满意度、分娩方式以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有效的产前教育,观察组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要比对照组的产程短,对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有利于缩短产妇的产程,并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几率,使母婴的身体素质均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优化。

  • 标签: 初产妇 分娩 产前教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