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探讨结核病科护士心理压力及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通过分析结核科护士心理压力情况,得出结核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与该科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减少护士心理压力的对策,提升护士心理健康。

  • 标签: 结核科 护士 心理压力 相关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压力伤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力伤的预防和护理最主要是要做到勤翻身以及增加营养,积极治疗原发病。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爱心,使压力伤的高危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压力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心理弹性这个概念简单的来说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减轻或者抵抗应激、危机或者其他外在条件产生的不利影响,能够让人们在压力的环境之下,更好的适应环境,并且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然而,对于心理弹性是如何对个体产生影响,并且与压力困扰和适应之间的关系却存在着一些不确切的地方,研究的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从我国的心理学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强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搞清楚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和适应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 标签: 心理弹性 压力困扰 压力适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例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bans-obturatortensionfreevaginaltape,TVT-0)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例SUI患者行改良TVT-0术治疗,观察护理效果,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加强盆底肌及肛提肌锻炼、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自主排尿的观察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改良TVT-0术治疗SUI效果满意,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改良TVT-0术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临床护士68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68例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为无的护士为0,工作压力为轻度的护士为5.3%,工作压力为中度的护士为48.5%,工作压力为重度的护士为46.2%。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个人方面及社会支持方面等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易出现工作倦怠。管理者只有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机制,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够缓解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理人员在实践中所要面临的压力,分析这些压力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有助于提升儿科护理工作的整体效果。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多方面压力源,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在内的解决儿科护理工作压力的对策,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

  • 标签: 儿科护理 工作压力源 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知识的培养,这就导致了我国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逐步的提高。而对于专业技术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员工,由于企业赋予他们的期望太高,也就构成了他们工作的额外压力。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高素质员工的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为企业做出贡献,已成为大部分企业的工作重点。

  • 标签: 知识型员工压力 组织支持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来源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方法我院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儿科工作的护理及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调查,应用现今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比较,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明显比其他科室护士高,儿科护士各项得分均高于其他科室护士,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年龄、职称以及文化程度因素之间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护士的工作年限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但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同时还与护理人员的工作科室及工作地点先骨干。儿科护理人员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需要依据压力源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儿科护理工作顺利实施。

  • 标签: 儿科护理 工作压力源 因素分析 制定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50名精神科轮班护士进行评定。结果精神科护士突出的心理问题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等(P<0.01),其他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低,良好的应对方式,包括医院方面及护士本身两方面的应对,有助于减缓工作压力,保持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压力源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我院自制心理压力源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疾病压力源对患者心理影响最大,其次是经济压力源,然后是家庭压力源,最后是工作压力源。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容易有抑郁倾向,必须对其开展针对性治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压力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梯度压力泵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科1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7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梯度压力泵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实验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效果很明显。结论梯度压力泵对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效果明显。

  • 标签: 梯度压力泵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染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5家自愿传染病房护士268例,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传染病房护干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个体化干预的方法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评价干预疗效。结果样本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敌对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评分(p<0.05)。实施个体化干预后,护士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症状较实施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染病房护士压力较大,加强个体化干预有利减缓护士的心理压力

  • 标签: 传染病房护士 心理压力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肿瘤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来源,并总结其相应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本院6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访谈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因素的相关调查分析,并由此总结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在全部60例护理人员中,有16例(26.67%)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是担心化疗药物的长期伤害,有18例(30.00%)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健康教育难以开展,有12例(20.00%)护士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各项技术操作水平要求高,有5例(8.33%)护士其主要的压力来源是对治疗护理期望值过高,另外有9例(15.00%)护士其压力的主要来源是与患者及家属关系容易产生摩擦。结论在基层医院肿瘤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主要有来自技术层面,以及心理层面和家属层面等,有效的应对策略要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及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等方面着手。

  • 标签: 基层医院 肿瘤科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 调查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术中CO2气腹压力分为高、中、低气腹组。比较患者术后6h血清D-乳酸水平,观察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3组患者腹腔镜术后血清D-乳酸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血清D-乳酸水平(13.28±3.98)mmol/L比(9.57±1.26)mmol/L比(5.81±1.59)mmol/L,F=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32.87±5.37)h比(22.57±4.51)h比(10.94±3.28)h,F=3.286,肛门排气时间(36.81±5.83)h比(25.62±4.78)h比(13.86±3.49)h,F=3.542逐渐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气腹压力对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存在影响,在保证术中视野清晰情况下,降低术中气腹压力有助于减少胃肠功能损伤。

  • 标签: 腹腔镜 气腹 妇科手术 老年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在医疗机构的组成结构在合理调整中,其中,非编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促进医院更长远发展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医院非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医院非编人员薪酬管理体系建设应采取的策略,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标签: 医院 非编人员 薪酬管理体系 建设报告
  • 简介:摘要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模式下偏重于财务衡量指标的经济分配方式和单一的薪酬内容,已经无法体现医疗人员的劳动价值,也无法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笔者以所在的三甲医院为例,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薪酬体系的构建进行有效探索,并提出了薪酬管理的基本思路。

  • 标签: 新形势 公立医院 薪酬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