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视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视单眼弱视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92.4±20.4)um,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80.3±14.2)um,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单眼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比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要厚,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测量,对各类弱视的外周机制研究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远视性单眼弱视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儿童弱视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基础之上进行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临床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弱视治疗方法基础之上,采用复合弱视治疗仪方法治疗患者弱视起效快,能够明显增加治愈率,减少无效率,并且疗程缩短,所以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儿童 复合弱视治疗仪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儿童屈光不正弱视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9月间到我院就诊治疗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141名(共268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散瞳验光结果等给予不同的治疗,跟踪其治疗效果,评价其影响因素。结果141例患儿(268眼)经一年的治疗后,基本痊愈105例(207眼),进步22例(36眼),无效14例(25眼),治疗有效率为90.07%(按眼数计算为90.67%)。年龄越小、采用综合疗法、依从好、近远视屈光不正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弱视早期即采用综合疗法对近远视屈光不正弱视患儿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家长等应该耐心指导患儿完成训练,提高治疗依从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性弱视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弱势儿童在治疗中的依从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3月—2017年4月时期,入我院治疗的弱势儿童1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自由的分为A、B两组,每组65例。给予A组患者传统健康教育,给予B组患者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对医治的依从及其家长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儿对医治的依从远高于A组患儿,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达100%,P<0.05。结论在治疗弱势儿童的过程中,采用规范化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患儿的依从

  • 标签: 健康教育 弱势儿童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眼吧3D视觉健康训练系统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微眼吧3D视觉健康训练系统进行治疗的弱视患儿26例47眼,按照弱视类型分别设置训练方案和内容进行训练,定期检查并对比视力及视功能变化。结果使用微眼吧治疗儿童弱视视力进步明显,有效提高双眼视功能。结论微眼吧3D视觉健康训练系统对儿童弱视矫治效果明显,显著提高双眼视功能,为弱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便携途径。

  • 标签: 弱视 治疗 微眼吧 双眼视功能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导致儿童出现弱视的重要原因为屈光不正。在传统的治疗中,对儿童弱视主要采用戴镜以及遮盖等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存在严重屈光参差因此无法耐受角膜接触镜的患儿,存在面部发育异常以及神经行为出现异常的患儿,其使用戴镜和遮盖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差。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屈光手术在多次的研究以及设备的更新中得到不断的改革,逐渐成为较常使用的眼科手术。本文对屈光手术在儿童弱视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屈光手术 儿童弱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遮盖与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400例(485眼)弱视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249眼)采用传统遮盖法治疗,观察组(236眼)采用多媒体训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视觉诱发电位和视力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训练治疗儿童弱视效果优胜于传统遮盖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多媒体训练 儿童弱视 传统遮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多媒体训练治疗与传统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弱视儿童,选取研究对象6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名),研究组患者使用多媒体训练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遮盖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儿童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使用多媒体训练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弱视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弱视儿童 多媒体训练 遮盖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弱视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23例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经过及时的诊断与精心治疗后,23例患者中,痊愈21例,基本痊愈1例,进步1例,无1例无效。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尽快恢复视觉功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弱视 护理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弱视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弱视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随机分配患儿42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治疗组患儿予以常规配戴眼镜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综合治疗组患儿予以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分组治疗与评价观察后发现,综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弱视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对保障患儿的眼部视力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 标签: 小儿 弱视 综合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在屈光参差弱视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屈光参差弱视患者30例(51只患眼)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25只),观察组15例(26只),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屈光不正矫正检查、配镜,并同时展开健眼的遮盖治疗,完成3D多媒体视觉训练系统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依据患者视力功能检查表现,增加双眼的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视力进步时间(13.65±5.79)d,治愈时间(33.79±13.52)d明显短于对照组(32.97±12.85)d、(59.13±16.15)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调节等量同步训练应用于屈光参差弱视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眼的治疗效率,缩短视力及患眼的恢复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双眼调节 等量同步训练 屈光参差性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遮盖法与阿托品疗法治疗屈光不正弱视的效果和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屈光不正弱视患儿106例作为资料,依据手术分组各5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遮盖法、阿托品疗法,评价两组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4%和立体视重建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对照组69.81%,66.04%,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与遮盖法治疗屈光不正弱视效果比较,采用阿托品疗效可提高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遮盖法 阿托品疗法 屈光不正性弱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对近视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行近视弱视治疗的患儿70例(118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60眼)和观察组(35例,58眼),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给予视知觉学习疗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近视屈光度变化及弱视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屈光度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弱视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重度弱视患眼屈光度增长率显著高于轻、中度弱视眼(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对于改善弱视症状疗效显著,且对轻度弱视眼屈光度的影响较小,是一种治疗近视弱视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运用。

  • 标签: 视知觉学习 近视性弱视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弱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小儿弱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这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人,观察组60人,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有效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弱视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小儿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弱视 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弱视为常见眼病,患病率为5%,对患者的视功能及其学习,工作和心理的影响是长期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且正确的方法,而左旋多巴及胞二磷胆碱已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成人弱视,为弱视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而视频显示治疗方法已有很多种尝试设计一种刺激物来加强或者代替一些年龄较大弱视病例的遮盖治疗。

  • 标签: 成年人 弱视
  • 简介:摘要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4~6岁儿童游戏到底是什么呢?他是如何发展?4~6岁儿童游戏有什么特征呢?他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又有何种关呢?带我们小组针对PZ学院30名教职工以及他们的子女开展了调查。本研究的工具采用了巴尼特的《儿童游戏量表》(后经李国景改编适合中国孩子)和4~6岁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量表。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文献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1)4~6岁儿童年龄与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儿童年龄与儿童母亲依恋关系是有关联的。(2)4~6岁儿童儿童游戏与母子之间的依恋类型相关不显著,说明游戏与母子依恋关系之间存在可研究的方向。(3)根据对30名被试的研究,发现此30名被试与母亲依恋类型主要是以下三种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其中大部分为安全型。

  • 标签: 4~6岁儿童 游戏性 母亲 依恋关系
  • 简介:摘要狼疮肾炎(LN)是系统红斑狼疮(SLE)严重合并症之一,起病2年内90%都会有肾脏损害,在青春期儿童中存在发病高峰。以往,WHO分类Ⅳ型狼疮肾炎(弥漫增生型)的5年生存率不到20%,是预后极差的继发性肾炎,而近些年其5年生存率已近80%,这不仅与治疗方法的进步有关,而且也得益于专业的护理。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护理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症状、治疗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接诊的118例小儿药物中毒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儿童药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为(1)儿童误服中毒54例(45.8%);(2)家长无知给予服用45例(21.2%);(3)医源性中毒20例(17.0%)。结论儿童药物中毒的危险因素以儿童误服、家长喂服和医源性为主,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健康教育,普及安全用药常识,加强对家庭药物的管理,同时医务人员应规范行医。

  • 标签: 儿童 药物中毒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伤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28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外伤癫痫与颅脑损伤类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损伤部位的关系。结果428例脑外伤病人中继发外伤癫痫49例,占外伤病人总数的11.45%,其中癫痫即刻发作占67.35%(33/49),早发性癫痫占28.57%(14/49),晚发性癫痫占4.08%(2/49)。闭合颅脑损伤及开放颅脑损伤继发外伤癫痫发生率分别为6.23%(19/305)、24.39%(30/123)。脑挫裂伤、弥漫轴索损伤及凹陷颅骨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23.73%(28/118)、25.71%(9/35)和26.67%(8/30),明显高于CT发现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的24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1.6397%(4/245)(P<0.05)。结论(1)儿童外伤癫痫发作形式以即刻发作及早发性为主。(2)开放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弥漫轴索损伤、凹陷颅骨骨折可能是外伤癫痫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儿童 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弱视患者在实施疾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分析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弱视患儿106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弱视患儿凭借抽签分组;对照组综合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弱视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弱视患儿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弱视患儿的基本表现加以了解,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展开综合治疗,在此过程中积极配合开展系统化护理干预,最终可以将患儿的视力显著改善,凸显系统化护理方法在弱视综合治疗过程中的开展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弱视 综合治疗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