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自高考年龄放宽限制后,大龄本科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高等院校。他们由于年龄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适应或心理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治疗,关注抑郁、焦虑或恐惧等心理问题,虽然过分关注学生的消极心理特质,但却未能抑制心理问题的滋长。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一门关于潜能与美德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积极的公众品质[1]。

  • 标签: 高等院校 大龄 新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管化治疗后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0例曾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的冠心病血管化的患者,根据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将其分为抑郁组和正常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血管化治疗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抑郁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抑郁组患者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术前抑郁病史、既往心肌梗死以及麻醉时间等因素与正常组患者存在显著区别(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术前抑郁病史是患者术后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患者、术前患有抑郁病或者存在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冠心病血管化治疗后易发生抑郁。

  • 标签: 冠心病 再血管化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大鼠肠缺血/灌注肺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肠缺血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月龄3~3.5月,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灌注组(I/R),舒芬太尼组(M组),纳洛酮组(N组)。S组暴露肠系膜上动脉(SMA),观察3小时;I/R组暴露SMA,动脉夹夹闭1小时,灌注2小时;M组缺血前15分钟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3μg/㎏,其他同I/R组;N组输注舒芬太尼前10分钟给予纳洛酮3㎎∕㎏,其他同M组。(2)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NF-α的含量.结果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NF-α的含量与I/R组比较,M组血浆中TNF-α的含量明显减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灌注导致的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参与介导,减少血浆TNF-α激活有关。

  • 标签: 舒芬太尼 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TNF-&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卵管阻塞介入通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行输卵管阻塞介入通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行输卵管阻塞介入通手术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满意度及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且两组行输卵管阻塞介入通手术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输卵管阻塞介入通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手术效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介入再通手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羟二十万四烯酸(20-HETE)诱导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加重心肌缺血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选取Wistar成年雄性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前灌流20min平衡,行30min全心缺血,再经15min灌注。将浓度30mM的20-HETE加入KH液内,查看其给大鼠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对照组KH液内仅加入对应浓度乙醇。测定两组ROS、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组织Nox2mRNA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IR对照组(P<0.05),经统计,20-HETE(30nM)荧光强度相较于对照组上升21%;观察组蛋白质羟基化产物水平比对照组升高(20.0±3.1)%,NOX2亚基mRNA表达比对照组升高(76.3±2.6)%。结论20-HETE导致心肌缺血灌注损伤加重可能和激活Nox2氧化酶,致使其衍生ROS水平增加有关。

  • 标签: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羟二十万四烯酸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及比较不同阶段冠心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ICM)、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1年内住院率。方法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析,对133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ESR、BNP、CRP水平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同时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1年后,观察不同阶段冠心病患者住院率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CM组、AMI组、UAP组患者血浆中ESR、BNP、CRP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ICM组与AMI组升高更明显(P<0.001);而SAP组患者血浆中BNP、CRP水平较正常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ES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ICM组、AMI组血浆中ESR、BNP、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s患者(P<0.01),ICM组升高更显著,且较AMI组升高(P<0.05)。除此之外,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情况下,冠心病患者1年内住院率病情发展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ESR、BNP、CRP贯穿整个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指标;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情况下,冠心病患者体内炎症反应越严重,冠心病病情发展越严重,其1年内住院率越高。

  • 标签: 冠心病 缺血性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 血浆沉降率 脑利钠肽 C-反应蛋白 再住院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