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生态旅游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球的流行,本文揭示了生态旅游得以产生的生态动机背景,从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家园的回归、是“集体潜意识”的留存、是对“道法自然”的理想追求、是人的身心生态平衡的需要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人类的终极价值观应是人类与社会自然界的共同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倡导包括人在内的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谐。

  • 标签: 生态旅游 深层生态动机 身心生态平衡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4例,采用单纯随机法11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孟普司特钠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的42.1%;同时联合治疗组的退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各种辅助检查等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针对,对于确诊为该病的患儿要及时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改善预后以及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诊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手足口病广泛流行于5岁以下的幼儿群体中,幼儿也成为了手足口病的易染群体和主要传播场所。为了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在幼儿流行,本文主要分析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的原因,并根据流行原因完善各项预防措施,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幼儿预防手足口病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 标签: 幼儿园 流行原因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和规范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规范我区托幼机构消毒方式,提高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质量,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预防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根据DB32/776-2005《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及《江苏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区58家幼儿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结果全区58家幼儿,每年监测样品638份,2013年合格513份,合格率80.41%;2014年合格574份,合格率89.97%;2015年合格602份,合格率94.36%。结论近三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区幼儿消毒质量总体呈逐年提高趋势,教室空气合格率相对较低。

  • 标签: 幼儿园 消毒质量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牙周正常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口腔细菌培养,经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结果观察组正畸后球菌、杆菌、螺旋体、梭状菌、弯曲菌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正畸后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会影响患者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临床应重视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牙龈炎病变。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入前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气质类型及维度特点,为肥胖儿童在家庭及幼儿的生活行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入前体检中确诊的7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参加入前体检的253例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运用“12~36个月婴幼儿气质问卷”、“3~7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气质测定及分析。结果①观察组中间偏难养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高于对照组,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儿童在活动水平、趋避性、适应性、情绪本质和坚持性等5个气质维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在气质类型上具有相对消极的特点,在气质维度上也与正常体重的健康儿童有一定的差别。肥胖儿童的干预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特点制定。

  • 标签: 儿童 单纯性肥胖 气质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社区某幼儿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幼儿所有在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测量,视力检测,牙齿、常规内外科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463名受检儿童,身体完全正常的共264名,占57.02%。2岁以上儿童疾病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是龋齿(11.23%)、贫血(6.05%)、肥胖(4.97%)、超重(4.54%)、营养不良(1.08%)。另外,179名5岁以上儿童视力不良过半,检出率达到60.89%。结论该幼儿儿童健康状况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及早筛查,尽早矫正和治疗。同时龋齿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放松,应联合家长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 标签: 儿童 健康状况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对于学生而言,进行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生态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构建“生态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构建“生态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生态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我院新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方法对2009-2010年,接种基础乙肝疫苗全程的213例3-5岁儿童采用乙肝5项进行检验。结果213例儿童全程接种有209例,接种率为98%。其中有122例抗-HBs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7%。结论我院2009年-2010年新入儿童乙肝全程接种率较高,但抗-HBs阳转率不高,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阳转率逐年下降,建议家长在儿童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定期进行抗体浓度测定,及时进行补种。

  • 标签: 入园儿童 免疫效果 阳转率
  • 简介:本研究釆取随机抽样法对10个小、中、大班共258名幼儿违纪行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违纪行为在性质上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男性儿童在中班违纪行为检出率比小班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幼儿家长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是影响幼儿违纪行为的首要因素,幼儿的违纪行为与别人对他的否定态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违纪行为 班级 幼儿园 教育知识 中班 大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幼儿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为有效防控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幼儿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填写统一的调查表格,实时监测每日新发病例,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此次疫情共发病7例,罹患率为3.57%,均为轻型。该疫情主要集中在中1班,患儿年龄在4-5岁之间,提示4~5岁年龄段的儿童可能为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实验室检查2例患儿肛拭培养EV71型、CVA16型及肠道病毒通用核酸检测,结果2例均为阴性。结论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内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及幼托机构消毒和检查制度,综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 聚集性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普及的效果,以便对健康教育今后的工作起到更好地引导作用。方法以苏州市所有6个非县级市区县(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吴江区)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研究区域年龄在7~18岁的各中小学学生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参观教育前后健康素养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健康素养知识的知晓率在参观前为55.24%,参观后为74.18%,提高了18.94个百分点,参观前后的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0.72,P<0.001)。结论健康教育的建设使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知识的知晓情况高于干预前,对提高健康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园 健康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医院是居民就医的主要场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高度与医疗服务安全性。但是,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却产生了巨大的能耗,从而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污染。为此,将绿色计算理念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中还存在以下不利于生态系统构建的问题第一,当前很多医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较为老化;第二,医院领导缺乏对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的支持;第三,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的作用缺乏了解。为此,应当从加大绿色环保IT设备的采购,加强专业维护队伍建设,加大医院绿色生态信息化建设的宣传等角度进行改进。

  • 标签: 绿色计算 医院信息化建设 生态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腹泻患儿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蒙脱石散、饮食护理、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就两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相近,P>0.05;干预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高,可改善血清学指标,改善排便情况,促使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恢复正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腹泻患儿 治疗价值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幼儿儿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及问题解决对策。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期间幼儿体检的儿童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儿童的体检资料。结果男童的肥胖情况比女童多,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贫血、超重、轻度消瘦、中重度消瘦,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童与女童的视力减弱、龋齿情况相比,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幼儿儿童的体检结果大多比较严重,比如视力差、龋齿等,随着年龄增大情况更加严重,应改变儿童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 标签: 幼儿园 健康体检 问题解决 对策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对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针对肠道菌群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中的消化球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肠杆菌及双歧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对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显著,有效降低患者肠道内各种菌群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参考。方法选取24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结构方程建模将以上患者分为健康组与问题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无任何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健康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出现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问题组。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发现问题组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评分中六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有问题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 标签: 家庭生态系统 影响 体格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及年龄分布。方法选取500例临床诊断为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组,50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患者均采集宫颈分泌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Uu、Ct。结果观察组Uu阳性281例(56.2%),Ct阳性41例(8.2%),Uu+Ct阳性18例(3.6%)。观察组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岁的女性感染率高。结论Uu、Ct感染是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给予积极治疗,应特别注意对年轻女性进行Uu、Ct的筛查,这对降低盆腔炎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盆腔炎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疫苗接种对托幼所和中小学校水痘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兰州市城关区2010年—2016年托幼所、中小学校中确诊患水痘的患儿1000例为研究对象,以此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分析总结分布特征。结果469例患儿无水痘疫苗接种史,531例患儿有水痘疫苗接种史,其接种时间距发病时间30天~1年的患儿18例、1~3年的患儿97例、3~5年的患儿102例、5~10年的患儿181例;无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有水痘疫苗接种史患儿6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结论疫苗接种可有效推迟水痘发病高峰年龄,更有效缓解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尽管有免疫策略,仍无法防止水痘于托幼所、中小学中传播。

  • 标签: 水痘 疫苗接种 托幼园所 中小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针对性心理护理运用在耳鼻喉部手术患者中对其术后疼痛程度减轻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8年5月本院耳鼻喉部手术患者74例,遵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7例,前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后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无疼痛与重度疼痛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鼻喉部手术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疼痛,改善不良情绪,临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疼痛程度 心理护理 耳鼻喉部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