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妇顺产之后阴道血肿的原因进行探讨,寻找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通过对40位顺产产妇进行分析,其中发生阴道血肿的患者12例,对其在临床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由于在顺产过程中,过度用力的保护会阴,导致阴道擦伤,血管破裂,引起阴道血肿。结论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重视妊娠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接生技术,才能从根源上降低产妇顺产之后的阴道血肿问题。

  • 标签: 顺产 阴道壁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B超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间收治的32例患者,对其进行B超诊断,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就诊断方法与效果予以评估。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测出的最大病灶为21mm、最小为3.5mm,平均值(10.1±0.7);其次,经过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B超检测与病检结果显示,符合率为85.7%。结论经B超诊断可以对患者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而且为手术提供了可靠依据,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胆囊壁隆起 病变 B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间妊娠治疗方法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1例子宫肌间妊娠患者进行了药物保守治疗(甲氨蝶呤即MTX深部肌肉注射)和手术了解子宫内外及病灶情况,并最终安全清除病灶。结果经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护理后,病灶清除,病情好转出院,HCG值逐渐下降直至正常。结论因子宫肌间妊娠潜在危险大,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用药前充分了解药物的机制与不良反应,做好用药前的健康教育,用药中加强巡视,确保用药安全;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及术后病情观察;由于鉴别诊断困难,诊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家属良好沟通等来增加患者信息积极配合治疗。

  • 标签: 子宫肌壁间妊娠 误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乳腺癌手术后并发胸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62例2015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再手术治疗的有54例,其中1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手术,10例患者行肺锲形切除手术,29例患者行胸全层切除手术。结果患者胸转移生存期自转移诊断日期计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2.0±5.0)个月,而且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胸转移的一年生存率高达100.0%,患者两年的生存率为85.0%,而五年的生存率则为38.0%,到最后一次随访时,无转移生存的患者有4例。通过单因素分析乳腺癌患者的疾病特征,结果发现,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激素受体表达、TNM分期以及HER-2受体的表达等和乳腺癌患者胸转移后的生存期存在直接相关性,且差异性较为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单因素分析原发肿瘤临床治疗方式、从肿瘤原发到胸转移的时间,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实施靶向治疗、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等和乳腺癌术后胸转移病患的实际生存期存在直接相关性,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乳腺癌手术后出现胸转移,将他处转移排除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手术治疗,有望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乳腺癌 胸壁转移 临床治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宫疤痕缺损与异常子宫出血之间的临床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40例进行分析,其中有70例产妇接受剖宫产后出现宫疤痕缺损,记为观察组,有70例产妇接受剖宫产后正常。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出血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两组剖宫产疤痕位置,分析剖宫产疤痕位置对剖宫产宫疤痕缺损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究剖宫产宫疤痕缺损与异常子宫出血之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后位例数比对照组多,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的月经持续时间、月经期间出血量、贫血等症状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切口疤痕与宫颈之间的距离更近(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切口的位置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宫疤痕缺损情况与子宫出血量具有密切联系。结论剖宫产宫疤痕缺损会导致产妇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月经期间出血量多、下腹疼痛和贫血。导致剖宫产宫疤痕缺损产生的主要因素在于剖宫产切口位置低。

  • 标签: 宫壁疤痕缺损 剖宫产 异常子宫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内突型间子宫肌瘤治疗中超声联合宫腔镜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内突型间子宫肌瘤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行传统开腹术治疗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超声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犯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发热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月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肌层均完全愈合,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时子宫肌层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间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 标签: 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 宫腔镜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频胸振荡排痰仪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当中选取其中的6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与分析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普通振动排痰机进行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采用高频胸振荡排痰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三天总排痰量为(141.24±32.41)ml,对照组患者的前三天总排痰量为(108.26±33.02)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指尖血氧饱和度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8.74±1.05),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94.58±1.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频胸振荡排痰仪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前三天的排痰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与普通振动排痰机相比疗效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 老年肺部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经乳晕、前胸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到我院进行经乳晕、前胸径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减轻疼痛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乳晕 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间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超声检查鉴别的特征与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6例的子宫肌间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学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206例子宫肌间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与病理结果比较,子宫肌间肌瘤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78.6%,子宫腺肌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3.4%,两种患者与病理的符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对鉴别子宫肌间肌瘤与子宫腺肌瘤有着良好的鉴别功能,在临床治疗子宫肌间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肌壁间肌瘤 子宫腺肌瘤 超声检查 鉴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新活素治疗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时间内来我院治疗的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与新活素组(40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常规治疗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抗凝、抗血小板、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医师对新活素组患者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新活素进行治疗。结果新活素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急性左心衰发生率、24h尿量、NTpro-BNP、BP、LVEDD以及LVEF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卡方/t值=1.3212,2.6613,3.5123,2.6212,3.1325,4.6023,P<0.05)。结论新活素治疗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新活素 急诊PCI术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节段性室运动异常应用心脏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查,分析心脏B超对冠心病节段性室运动异常的诊断效果。结果采用心脏B超对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其中67例检出节段性室运动异常,灵敏度为83.3%。结论心脏B超用于检查冠心病节段性室运动异常灵敏度较高,可作为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比较急性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后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30例确诊为急性下心肌梗死的患者,20例接受急诊PCI治疗,分别于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及PCI术后7天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长轴、心尖二腔及心尖四腔切面的高帧二维图像,用应变成像软件获取左室18节段心肌纵向应变值。结果急性下心肌梗死的患者左心室下、前室间隔、下室间隔、前侧壁及下侧壁各节段应变值均减低(P均<0.05),PCI术后7天,受累节段应变值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估急性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且早期PCI可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

  • 标签: 斑点追踪 下壁心肌梗死 PCI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引产方式在瘢痕子宫合并前臂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4例瘢痕子宫合并前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其中,A组应用依沙丫啶引产方式,B组在A组基础上加以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相较于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不良反应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在瘢痕子宫合并前胎盘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中应用依沙吖淀联合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引产,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前臂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评价胆囊局部息肉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超声图像特征分析对临床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5月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选择病变大小>1.0cm的患者纳入研究。研究使用西门子S2000超声高频线阵探头图像,对病变图像由5年以上工作经验超声科医师双盲分析,评估并记录观察指标,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病例进行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统计分析两组间差异,评价超声诊断价值。统计方法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纳入本研究的病例110人。良性组与恶性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统计。两组间年龄、息肉样病变形态、大小、基底部宽度、局部胆囊结构中断、内部血流情况,动脉频谱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病变不规则形态、大小、宽基底、局部胆囊结构中断、内部多分支低阻动脉血流具有诊断恶性息肉样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5.5%,特异性为89.3%,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96%,诊断符合率85%。结论对于大小>1.0c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高频线阵探头能够提供胆囊息肉样病变形态及其内动脉血流情况,对鉴别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胆囊息肉 胆囊癌 超声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的心电图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2例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电图的改变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资料。结果相比于ST段抬高程度0.05~0.1mV,ST段抬高程度>0.1mV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变化(P>0.05),但阳性预测值的价值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ST段抬高程度与患者的多支冠脉病变有关,对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测多支冠脉病变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电图 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多支冠脉病变 预测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