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镶黄旗5年来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对镶黄旗2005~2010年结核病季报、年报相关工作报表进行分析。结果至2010年底,全旗为DOTS覆盖率达100%,新发涂阳肺结核发现率达51.6/10万,结核病患病率132.3/10万。结论镶黄旗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促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进一步扩展,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工作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预防为主,对于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全方位配合治疗。结果与结论需要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结核病预防工作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降低患病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6月15日—2017年5月12日收治慢性胃炎患者4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合理饮食95.00%、有氧运动90.00%、按时服药100.00%、诱发因素95.0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并且还能改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胃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对心电学研究也更加深入,千变万化心电图中包含着丰富心电信息,新研究方法手段涌现,为心电学家解释各种疾病状态下心电图表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心电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揭示心电波形形成机制、冠状动脉显影与心电图对照揭示心肌缺血心电特征、基因与心电图对比揭示遗传性心律失常心电特征、心电动态监测揭示心电现象联系与发生时机,从而推动我国心电学研究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心电学 心律失常 研究方向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护理中舒适护理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86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模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3)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43)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结果(1)研究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是93.02%,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舒适度74.43%相比较高(P<0.05);(2)研究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是(23.16±5.11)h,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41.38±6.92)h相比较短(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护理中舒适护理临床价值显著,可显著提升患者护理舒适度,并快速止血,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 舒适度 止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对宫外孕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12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腹部B超检查,比较阴道超声检查、腹部B超检查二者联合诊断准确性。结果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准确率为72.5%(87/120),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外孕准确率为83.3%(100/120),二者联合诊断宫外孕准确率为94.2%(113/120)。二者联合诊断宫外孕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查方法,阴道超声检查宫外孕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B超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腹部B超检查应用于宫外孕诊断有较高准确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诊断依据。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宫外孕产妇122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抽签法将122例产妇分为观察组(n=61)对照组(n=61)。对照组产妇采用腹部B超检测,观察组产妇采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检测,比较两组产妇准确准确率漏误诊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诊断出58例,诊断准确率为95.08%,漏诊率为3例,误诊率为4.92%;经过腹部B超检测,对照组产妇诊断出43例,诊断准确率为70.49%,漏诊率为18例,误诊率为29.51%;观察组产妇诊断效果优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超声与腹部B超联合检查,可以提升宫外孕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收集我院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β-HCG孕酮联合检测对诊断宫外孕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6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我院正常早孕妇女,共计60例。对比(1)研究组对照组两天β-HCG增长率及孕酮水平。(2)β-HCG、孕酮及两者联合对诊断宫外孕敏感度特异性。结果(1)研究组对照组两天β-HCG增长率及孕酮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2)β-HCG、孕酮及两者联合对诊断宫外孕敏感度特异性比较有差异(P<0.05),以β-HCG孕酮联合时敏感度特异性最高。结论β-HCG孕酮联合检测时能够提供对宫外孕诊断敏感度特异性,为临床医生提供丰富信息。

  • 标签: &beta -HCG 孕酮 宫外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B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独立与联合检查应用效果。结果腹部B超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与腹部B超的确诊率;腹部B超联合阴道超声在盆腔积液、胎芽胎心、卵黄囊以及附件区包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与腹部B超。结论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B超 宫外孕 诊断
  • 简介:摘要通过走访市、县、区三级医院,对各医院护理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四个大方面分层阐述了护士价值,提出了护士在国民生活中所发挥难于用数字计算,无法用金钱衡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重作用。

  • 标签: 护士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治疗价值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腹泻患儿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蒙脱石散、饮食护理、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就两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相近,P>0.05;干预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治疗价值高,可改善血清学指标,改善排便情况,促使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恢复正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腹泻患儿 治疗价值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EACa199对肺部疾病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把2012年7月~2015年6月到院诊治120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借助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患者血清Ca199CE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分析120例患者CEA、Ca199阳性情况以及各种疾病健康体检者CEA、Ca199浓度。结果各肺部疾病CEA检测阳性率高,健康正常者相比,患肺部疾病患者CEA、Ca199浓度均比较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肺部疾病患者CEA、Ca199浓度都较高,尤其是肺癌患者,对此,在肺部疾病临床诊断中经CEACa199检测可对肺部疾病进行合理鉴别诊断,建议联合检测,以获得更为准确结果。

  • 标签: 肺部疾病 价值 CEA Ca199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肠系膜动脉病变与相关病变使用螺旋CT血管成像(64排)技术诊断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66例来我院进行肠道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疾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疾病具体情况,结合检查结果总结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66例患者全部确诊,未有误漏诊情况发生,诊断准确率为100.00%,成像图中病灶表现清晰直观。结论临床进行肠系膜病变、相关病变诊断时,需要选用影像图分辨率高、病灶定位准确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法。

  • 标签: 螺旋CT 血管成像 肠系膜上动脉病变 相关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螺旋CT与MRI诊断原发性肝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螺旋CT及MRI检查诊断,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查不同大小肿瘤检出情况,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准确率。结果MRI检查肿瘤大小<1cm、1~3cm检出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P<0.05),而在大于3cm肿瘤检出上,螺旋CT检查与MRI检查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符合率为95.35%,明显高于螺旋CT诊断79.07%符合率(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肿瘤疾病,使用MRI检查要优于螺旋CT,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MRI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在内脏脂肪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性,同时在不同机制作用下,会参与肿瘤病变,因此近年来多数学者开始介入到visfatin研究当中,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visfatin有望成为一种肿瘤标记物,同时其在肿瘤中究竟起到怎样作用机制,通过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有望成为治疗肿瘤新起点站。

  • 标签: 肿瘤 visfatin 脂肪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蛋白(a)胆红素联合检验诊断冠心病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冠心病患者40为研究组,选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观察两组患者脂蛋白(a)与胆红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脂蛋白(a)水平要高于健康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研究组要低于健康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脂蛋白(a)与胆红素联合检验,能够提高检验诊断准确度,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给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 标签: 脂蛋白(a) 胆红素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MRI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2例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方式来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方式来进行检查,两组患者在完成检查后对患者的确诊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后确诊率高于采用CT检查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早期诊断中,采用MRI方式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辅助诊断,帮助医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准确早期诊断,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急性脑梗塞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CTMRI对早期鼻咽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收集2005年至2015年经病理活检证实并同时具备CTMRI影像学资料早期鼻咽癌患者,对其CT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比占位征象及伴发中耳积液征象。结果在显示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及肿块,CT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鼻咽癌伴发中耳积液诊断,MRI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诊于县市级医院可疑早期鼻咽癌患者,MRI检查能够更好诊断出。

  • 标签: 早期鼻咽癌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肺结核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X线诊断,试验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诊断结果,包括疾病各病灶检出率及肺结核征象检出情况。结果(1)试验组检出率(93.00%),参照组检出率(7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肺结核征象检出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明显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准确检出患者肺结核征灶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结核 诊断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急性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性评估针对性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危险性评估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前后GBS评分变化以及两组半年内再出血率、病死率等。结果观察组再出血率6.25%(2/32)与对照组18.75%(6/32)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而观察组病死率3.13%(1/32)与对照组6.25%(2/32)相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观察组护理后GBS评分与该组护理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应用危险性评估后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减少再出血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性评估 针对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