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平常所取用水资源.除了来自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之外,另有相当一部分是地下。凿井汲水,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较干旱地区.地下重要性更为显著。绝大部分地下来自于天上降水.当雨、雪等降到地面,一部分成为地表水流,一部分蒸发,剩下部分则沿土壤或岩层空隙入渗至地下而成地下地下储存在含水层,其为透水、储水性能佳地层.如砂质层或砂岩层。地下源又分成靠近地表自由地下层——浅井水,以及在地层深处受压地下层——深井水。

  • 标签: 水危机 地下水源 地表水 水资源 含水层 浅井水
  • 简介:崔红是一个单位同事.认识十多年了.虽然在一个单位.但不在同一个部门.最初并不是很了解,而与她成为朋友是被她环保行动所感动.同时也向她学习了很多环保知识.养成了一些环保习惯。

  • 标签: 资源 地球 环保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肺重复癌影像诊断联合穿刺活检临床价值。方法6例乳腺癌患者发现肺部病变,先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肺部病变性质,再选取病灶最佳活检靶点行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术,并分析穿刺病理结果及临床价值。结果6例肺部病变影像学分析均考虑原发性肺癌。一次穿刺成功率100%。6例中穿刺明确诊断恶性病变5例,其中4例免疫组化标记符合肺原发性腺癌。结论乳腺肺重复癌影像学诊断联合肺部病变穿刺活检可以满足临床诊疗要求。

  • 标签: 乳腺癌 肺癌 重复癌 影像诊断 活组织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以IgHTCRγ基因重排为标志对NHL患者临床分期参考价值。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限制性酶谱分析患者骨髓淋巴结细胞DNAIgHTCRγ基因重排克隆性。结果:形态学无骨髓浸润23例NHL患者发现6例(26.1%)具单克隆基因重排。结论:IgHTCRγ基因重排作为分子标志对形态学检查不能确认骨髓浸润NHL患者分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 标签: Γ基因重排 NHL TCR 患者 骨髓浸润 参考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单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75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7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EA、CA153CA125水平,并分析上述3项指标在肺癌诊断中敏感度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3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均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敏感度高于单项标志物检测,其敏感度高达88%,特异性为76.2%。结论: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敏感度。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CEA CA153 CA125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彩超显像对贲门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彩超显像检查,并与消化道钡餐、纤维胃镜作比较。结果:彩超显像贲门癌肿块检出率为96.4%(54/56),消化道钡餐为76.8%(43/56),纤维胃镜为78.6%(11/14)。彩超显像贲门癌肿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后两者(P<0.01)。另外,彩超显像可以问接判断胃左动昧周围淋巴结转移程度及病变与周围脏器关系。结论:彩超显像检查贲门部病变具有后两者难以替代优点,三者结合则可提高贲门癌诊断及判断病期准确率,从而为贲门癌手术适应症/或手术方式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彩超 贲门癌 诊断价值 上消化道钡餐 癌肿 肿块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PET/CT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治疗选择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17日~2007年1月17日86例病理确诊NSCLC患者PET/CT资料并留取血清样本备用。比较PET/CT、胸部CT、支气管镜活检及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4种不同方法对NSCLC诊断敏感性;分析SUV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延迟相SUV对NSCLC诊断价值;比较PET/CT与常规检查TNM分期在淋巴结远处转移中检出率检出分布差异。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测定血清VEGF-C浓度辅助胸部CT评价N分期。结果:入组研究NSCLC患者86例,男性67例,女性19例;腺癌41例、鳞癌37例、混合型腺癌5例及大细胞癌3例。PET/CT胸部CT、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切割活检术对NSCLC患者肺部原发病变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0.89%(78/86)、76.47%(60/86)、80%(36/45)90%(45/50),PET/CT与胸部CT在诊断敏感性差异显著(P=0.02)。86例NSCLC患者PET/CT初始相SUV均值为8.27±4.90,其中46例患者延迟相SUV均值为8.35±5.29,高于其初始相SUV均值7.62±4.50(P=0.003)。PET/CT对N1、N2、N3分别检出10、24、26例,合计检出率为69.77%(60/86);胸部CT/VEGF-C分别检出9、29、6例,合计53.88%(46/86),PET/CT组与CT/VEGF-C组在阳性检出率淋巴结分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6P=0.004)。本组PET/CT诊断Ⅳ期肺癌38例,与常规检查组诊断29例,两组在阳性发现率无显著差异(P=0.211),在分布两组差异也不显著(P=0.712)。结论:PET/CT对NSCLC原发肿瘤诊断敏感性显著优于胸部CT,延迟相SUV值对SUV初始值诊断NSCLC有重要参考价值。PET/CT对NSCLCTNM分期比常规检查分期可能对治疗帮助更大。

  • 标签: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ROC曲线评价CEA、CA19-9AFP三种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10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血清CEA、CA19-9AFP检测,并与100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指标,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除AFP外,大肠癌患者CA19-9CEA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UCCEA〉AUCCA19-9〉AUCAFP.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为:Y=1/[1+EXP(3.250-0.224X1-0.057X2)],新变量YAUC高于三种单一肿瘤标记物AUC.结论联合检测CEACA19-9可提高大肠癌诊断率,运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综合分析可提高大肠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大肠癌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CA19-9 ROC曲线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肿瘤防治康复需要整合治疗,而运动是整合治疗重要内容。当前大量基础临床研究表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可以让肿瘤患者获益。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强调这一不容忽视领域需要引起医师、患者及患者家属切实重视。

  • 标签: 整合医学 运动 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食管癌是十分常见恶性肿瘤,它死亡率在我国占所有恶性肿瘤23.5%。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治疗分为根治切除及姑息性切除手术,还有一些病人仅能做开胸探查术。食管癌能否做到根治性切除取决于病变局部外侵、病变部位以及远处转移等情况。

  • 标签: 食管癌术 术前 影像学检查 恶性肿瘤 手术治疗 根治
  • 简介:目的探讨鼻咽镜MRJ检查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价值。方法对185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例鼻咽癌患者中有131例出现颈部肿块,占70.81%。颈部肿块位于单侧102例,占55.13%,双侧20例,占15.68%,电子鼻咽镜及MRI检查鼻咽灶分布咽旁间隙受累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双侧咽旁间隙受累比单侧咽旁间隙受累其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5。以颈部淋巴结影像学分区为标准:Ⅰ-Ⅵ区咽后区转移率分别为2.4%、95.42%、51.15%、11.45%、19.84%、0%75.57%。结论鼻咽癌患者大多数会出现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灶分布与颈淋巴结转移率、大小及在颈部分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性,鼻咽镜检查及MRI在鼻咽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鼻咽镜 MRI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充气造影检查对食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食管疾病患者,均行MSCT充气造影检查,将扫描后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及后处理,对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100例食管疾病患者中,经消化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平滑肌瘤62例,食管癌8例,食管憩室6例,食管囊肿8例,隆突下增大淋巴结结核2例,食管血管瘤4例,正常食管1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充气造影检查,食管管腔扩张良好。经Kappa检验,MSCT充气造影结果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值=0.898,P﹤0.001)。MSCT充气造影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6.8%、78.9%、90.0%,诊断食管癌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均为100%。结论MSCT充气造影检查作为一种诊断食管疾病新方法,有利于提高食管疾病检出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食管疾病 MSCT 气体 阴性对比剂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筛查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共120例。按患者意愿,60例行宫腔镜检查及活检,60例行诊刮术,对比分析两组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宫腔镜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0.0%(54/60),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78.3%(47/60),两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4)。宫腔镜检查特异度高于诊断性刮宫(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筛查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癌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总结腮腺肿块超声图像特征。结果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总检出率为100%,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2%、68.4%,其中腮腺囊肿诊断符合率为100%。二维超声检查中腮腺良、恶性肿块在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块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82.1%、94.7%。以收缩期峰值流速≥23.8cm/s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标准,脉冲多普勒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7%71.8%;以阻力指数≥0.68(除混合瘤外)作为诊断腮腺恶性肿块阈值标准,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3%85.0%。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均较高,对腮腺肿块定性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腮腺肿块 高频彩超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诊断
  • 简介:《癌症康复》杂志在2006年与北京肿瘤医院运营办合作开办了《健康大讲堂》栏目.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肿瘤诊断、治疗、护理等领域新技术.新药物、新疗法进展快速现状.今年我刊又与北京肿瘤医院合作开办了《医护大讲堂》新栏目.旨在把国内肿瘤界知名专家与国际接轨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通过这个栏目.奉献给基层及非肿瘤专业医护人员,使医护人员及患者都能够从中受益。

  • 标签: 综合治疗 放射增敏 化疗药物 协同作用 肿瘤诊断 医护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淋巴结比率对于评价胃癌患者预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09年期间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8例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计算淋巴结比率LNR(阳性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总数)截点值并分组,分析LNR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其与清扫淋巴结总数、转移淋巴结数之间相关性。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年龄(P=0.03)、肿瘤直径(P〈O.001)、肿瘤分化程度(P=0.013)、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01),转移淋巴结(N分期)(P〈O.001)TNM分期(P〈0.001)与LNR有显著相关性nLNR与阳性淋巴结数有显著相关性(r=O.88,P〈0.001),与清扫淋巴结总数无相关性(r=0.08,P=0.4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TNM分期、LNR影响胃癌患者预后,Cox回归模型提示,肿瘤大小、TNM分期、LNR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LNR可用来评价胃癌患者预后,其与清扫淋巴结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比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高频彩超声像图表现及肿瘤内部、肿瘤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乳腺癌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恶性肿瘤高频彩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肿块大小乳腺恶性肿瘤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血流参数。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边缘呈锯齿状,内部以低回声为主且分布不均匀,多数病灶内有微小钙化点,多数后方回声衰减,肿块纵横径比〉1,肿块内部及肿块边缘与周围腺体组织之间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多表现为丰富血流,RI≥0.7,并且这些参数与肿块大小有密切关系。结论乳腺肿瘤内部及肿瘤与周围腺体组织0.5cm范围内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正确率,并且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其结合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彩色多普勒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CT技术在诊断原发性气管肿瘤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气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20例患者中气管下段肿瘤9例,中段肿瘤5例,上段肿瘤6例;2例气管良性肿瘤均较小,18例气管恶性肿瘤大小不一。恶性肿瘤形状各异,其中乳头状者4例,息肉状者4例,分叶状者6例,扁平附壁状生长者2例,沿管壁环状浸润者2例。肿瘤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结论CT能够显示气管肿瘤位置、大小、形状、密度,肿瘤向气管腔内外生长情况及气管狭窄程度,气管肿瘤沿气管壁纵向、环状浸润范围,肿瘤浸润周围器官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案制订。

  • 标签: 气管肿瘤 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胃癌特异染色剂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方法用经20例预试验筛选而最终确定自配核染色剂进行活体模拟染色试验。标本采自经胃镜及病理确诊195例胃癌患者。结果胃癌组织均在15%~20%浓度染色剂中短时间(≤30s)内着色,而癌周胃黏膜组织60s及以后才开始着色,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在不同浓度染色剂下显色时间有所不同。结论自配核染色剂在特定浓度、短时间内可使胃癌组织特异染色,使肉眼可区别癌周黏膜组织,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胃癌特异染色剂,用于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 标签: 特异染色剂 色素内镜 早期胃癌
  • 简介:目的评价cT导向肺穿刺标本检测临床应用新价值。方法65例肺占位病例穿刺前未接受任何治疗,影像学诊断均不能排除肺癌。采用单排螺旋CT导向作病灶活检,所有标本均作病理学检查。结果52例病理诊断为肺癌,其中26例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10例突变,其中腺癌8例,鳞癌1例,未分化癌1例。结论肺穿刺标本检测不仅能明确诊断肺癌,结合EGFR基因突变检测也为治疗提供了新选择,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

  • 标签: 肺癌 活检标本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个体化